目录 1
前言 1
第一篇 基本认识 1
第一章 创造性思维的理论 1
第一节 概述 1
第二节 各学派的观点 4
一、格式塔学派的整体关系说 4
二、联想主义的组合观念说 6
三、精神分析派的升华作用说 7
四、人本主义的自我实现化说 9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的理智解释 10
第四节 协调现实化创造说 12
一、创造者的人格 12
二、创造设计的对象 14
三、创造的过程 15
四、创造的成果 16
五、环境的气氛 17
本章小结 18
第二章 创造性思维研究史略 20
第一节 研究的播种时期 20
第二节 研究的转折时期 21
一、创造性测验初编 22
二、传记中名人成就分析 22
第三节 研究的进展时期 23
一、关于创造性著作的出版 24
二、创造性思维基本问题的研究 24
三、培养人才的措施 32
本章小结 33
第三章 现行创造性思维研究 35
第一节 创造过程的分析 35
一、准备阶段 36
二、酝酿阶段 36
四、证验阶段 38
三、明朗阶段 38
第二节 发现问题与艺术才能的相关研究 39
一、呈现问题与发现问题 39
二、发现问题与绘画设计 41
第三节 加速学习效率的检验 43
一、学术上的成就 44
二、大学的选择 46
三、课外活动 46
四、人格特性 47
五、研究的启示 47
本章小结 50
第二篇 创造性思维的能源 53
第四章 思维 53
第一节 思维能源的作用 53
一、创造性思维指向目标 54
二、想象能力的创始作用 54
四、推理能力的促进作用 55
三、联想能力的引导作用 55
五、概括能力的关联作用 56
六、记忆能力的转化作用 57
第二节 思维表现的方式 58
一、具体思维 58
二、抽象思维 58
三、批判思维 59
四、求同与求异思维 59
五、辩证思维 62
第三节 思维与假设证验 64
一、假设的重要性 64
二、假设拟定的原则 65
第四节 促进思维发展的策略 66
一、发声的思想 67
二、文字的效应 68
三、意象的作用 69
四、具体化的结构 70
五、信息的处理 70
本章小结 72
第五章 概念 74
第一节 概念的意义 74
第二节 概念的形成 75
一、形成概念的作用 76
二、概念形成的步骤 78
三、概念的外延与内涵 79
第三节 概念的分解 80
一、概念的类别 80
二、分解的体系 83
三、概念问的关系 85
第四节 关于概念的研究 89
一、概念分类与教育程度的关系 90
二、人格因素的影响 91
三、指导语的效力 91
本章小结 93
第六章 推理 95
一、三段论法 96
第一节 演绎推理 96
二、三段论法的结构与规则 97
第二节 归纳推理 100
一、归纳推理的凭藉 100
二、归纳推理的类别 102
第三节 他种方式的推理 104
一、因果关系 104
二、类比推理 109
第四节 推理的心理学研究 110
一、推理应用于研究中 111
二、推理谬误的来源 111
三、条件性推理 113
本章小结 114
第七章 问题解决 116
第一节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117
一、进行的趋势一致 117
三、求异与转化的倾向 119
二、高度的志向水平 119
第二节 问题解决的因素分析 120
一、积极因素的作用 120
二、消极因素的影响 125
第三节 问题解决的研究 130
一、寻求解决的过程 130
二、分析的对象 131
本章小结 133
一、智能为能力的表现 135
第一节 智能的性质 135
第八章 智能 135
二、智能的分析 137
第二节 智能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142
一、二者相关研究的发现 142
二、智能与思维促进的难易 144
第三节 智能与创造能对比研究 145
第四节 智能测验的得失 149
二、测验的消极影响 150
一、测验的积极作用 150
三、关于测验内容的建议 151
本章小结 152
第三篇 创造性思维的教学 155
第九章 启发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原则 155
第一节 教育启发创造性思维的肯定 155
第二节 教学中有关创造性问题的研讨 157
一、数量孕育质量问题 158
二、小组与个人的思维作用 159
三、求同与求异思维的比重 160
四、创造特性的表现 161
五、基本能力的培养 162
第三节 学习效率的实验研究 165
一、原理原则的普遍应用价值 165
二、具体练习与抽象理解的比较 166
三、志趣对于学习效率的影响 168
第四节 教学的基本原则 169
本章小结 176
第十章 教育目标分类与学习层级理论 180
第一节 教育目标分类的理论 180
一、分类的原则 181
二、教育目标的类别 182
三、课堂的教学 184
第二节 学习层级的理论 188
一、学习的类别与层级 188
二、学习的内在过程 191
三、教学理论 194
本章小结 197
第十一章 接受与发现的学习理论 200
第一节 接受式的学习 200
一、意义学习的先决条件 201
二、认知结构的形成 202
三、学习的方式 203
第二节 发现式的学习 205
一、主动参加学习的重要性 207
二、教学的重要原则 208
三、发现式的实验研究 209
第三节 影响发现学习的因素 214
一、学生的思维能力 215
二、教材的内容 217
三、教师的指导 218
四、发现式与接受式的比较 220
本章小结 222
第十二章 联合启发式教学 224
第一节 联合启发式的根源 224
第二节 启发思维的各种方式 226
一、问答式开导思维 227
二、讨论式集思广益 228
三、发现式的广义解释 232
四、实验式让学生动手 235
五、问题解决式为科研奠基础 236
第三节 联合启发式教学的优越性 238
本章小结 241
第十三章 各科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启发 244
第一节 语文教学 245
一、阅读中启发创造性思维 245
二、作文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250
第二节 数学教学 253
一、在数学中锻炼求异思维 253
二、新旧知识的类化 256
三、一问多解 256
四、多问一解 259
第三节 理化科教学 262
一、学生主动地学习 262
二、问答中指导发现 263
三、从原理原则中启发思维 265
四、教学中启发思维的实验 268
本章小结 269
第十四章 教学技术 272
一、指导发现的技术 273
第一节 发现式的教学技术 273
二、讲演的技术 276
三、直观教学的技术 278
第二节 发问的技术 280
一、发问之目的 280
二、问题的类型 282
三、发问的要求 284
第三节 指导讨论的技术 286
四、学生的问题处理 286
一、讨论的方式 287
二、教师的指导 289
第四节 问题解决的教学技术 290
一、解决问题锻炼思维 291
二、问题解决的指导原则 294
本章小结 295
第一节 设立教学目标 298
第十五章 教学策略 298
一、目的与手段的区分 299
二、当前目标与遥远目标的连续 300
一、课业设计的根据 301
第二节 激发思考的指导 304
二、激发思考的措施 306
第三节 记忆中的转化 308
一、记忆的需要与限制 309
二、记忆与信息处理的关系 309
三、转化的运用 312
第四节 激励、反馈与评定 314
一、促进学习的激励 314
二、教学中的反馈 318
三、学习成绩的评定 321
本章小结 322
第十六章 课外指导 325
第一节 课外指导纲领 325
一、柏尔杜三阶段模式 326
二、学习丰富的三类型 327
三、创造性学习模式 328
第二节 鼓励寻找机会思考 330
一、建设性的想象 330
二、思考问题的设计 332
三、一问多解与多问一解变通运用 334
第三节 课外学习各展所长 336
一、利用暇时计划学习 336
二、激发求知欲 337
三、因材施教 338
本章小结 341
第四篇 修德 343
第十七章 道德发展的理论 343
第一节 孔子的道德观 343
一、教学以道德为基础 344
二、接近社会主义思想 345
三、具有国际主义精神 347
第二节 皮亚杰的道德判断说 349
一、道德判断的年龄差异 349
二、行为判断的标准 350
三、他治与自治 351
四、尊敬心与责任感 352
五、意志在道德感中的作用 353
第三节 柯尔柏格的道德发展论 354
一、道德发展的三大级别 354
二、道德级的再分化 355
第四节 道德问题研究与评价 359
一、两难问题的抉择 359
二、学潮表现的道德思想 360
三、道德研究的技术问题 361
四、道义与责任感问题 362
本章小结 363
第一节 思维的创造特性 365
第十八章 教师的修养 365
一、知识广博专精一科 366
二、独特思想系统的形成 367
三、知识的来源与思维的作用 368
第二节 班级的主导任务 370
一、指导学生的责任感 370
二、课堂的民主气氛 372
第三节 教书育人的职责 374
一、教师特性的影响 375
二、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 377
三、希望下代比当代更进步 378
第四节 身教的师德 379
一、德育的重要性 379
二、身教代替言教 380
三、职业道德中的责任感 381
四、道德的社会涵义 381
本章小结 383
重要参考书刊 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