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65.3%引起的思考 1
--县域领导工作与领导学问 1
第一节 是发文,还是走下去? 2
--县域领导工作的特点 2
一、领导与领导科学 2
二、县域领导工作的特点 4
第二节 既当“脚掌”又当“首长” 7
--县域领导科学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7
一、县域领导科学的性质 8
二、学习县域领导科学的意义 9
三、县域领导科学的基本内容 12
四、县域领导科学的学习方法 14
第二章 对群众有利就乐意 16
--县域领导者的服务 16
第一节 打通“路子”找“票子” 17
--服务与权、责 17
一、社会主义领导者的本质 17
二、服务与权力 20
三、服务与责任 24
第二节 要抓住一个“实”字做文章 27
--县域领导者服务的原则和方式 27
一、服务的原则 27
二、服务的方式 31
第三章 一个年轻班子霉变的启示 37
--县域领导者的素质 37
第一节 应把板子打在自己身上 38
--素质是有效领导的主观条件 38
一、素质的含义 38
二、素质的类型 40
三、素质的作用 41
第二节 “看不见”的本事 43
--观念素质 43
一、领导观念及新、旧观念 44
二、改革观念 47
三、商品经济观念 50
第三节 要有“精神和肉体双方的食粮” 53
--政治、思想素质 53
一、政治素质 54
二、思想素质 60
第四节 光“凑数”是过不了关的 63
--能力和身体素质 63
一、能力素质 64
二、身体素质 67
第四章 不坐等“红头文件” 69
--县域调研与决策 69
第一节 既“沉”得下又“浮”得起 70
--领导者的调查研究 70
一、调查研究的作用 71
二、县域调查研究的主要方法 71
三、县域调查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81
第二节 中药材=烧火柴 85
--县域决策的程序和要求 85
一、决策的原则 86
二、经验决策与现代决策 88
三、县域决策的特点和现代决策的条件 90
四、县域决策的日常程序和标准程序 94
第三节 新官上任头把火 99
--县级总体规划 99
一、县级总体规划的地位及特征 99
二、制定总体规划的前提 102
三、总体规划的制定方法 104
第五章 “上、让、下、撤”和“走活棋” 111
--县域用人与协调 111
第一节 跳出伯乐的神秘圈 112
--县域人才的识选 112
一、农村人才的特色 112
二、人才的重要性 113
三、县域识别人才的方法 114
四、县域选拔人才的基本标准 117
第二节 领导要作“交通警” 120
--县域用人与育人 120
一、对人才个体和群体的使用 120
二、人才的培养 126
第三节 “关系”之中有学问 130
--县域人际协调 130
一、人际协调的意义 130
二、人际协调的准则 132
三、县域上下协调 135
四、县级左右协调 138
第四节 在共同点上统一矛盾 141
--县域班子的内部协调 141
一、班子内部协调的内容 141
二、班子内耗的类型和原因 144
三、解决班子内耗问题的基本对策 149
第六章 “当和尚撞钟”已混不下去 152
--县域政绩考核 152
第一节 考“官”要考实在的 153
--政绩考核的意义和原则 153
一、效能与政绩 153
二、政绩考核的必要性 154
三、政绩考核的原则性 156
第二节 不要“一窝蜂”地“瞎评” 160
--政绩考核的步骤及目标考核 160
一、政绩考核的步骤 160
二、政绩的目标考核 164
三、政绩的民主评议 167
四、政绩中的效率 169
第三节 从数据看“乌纱” 170
--定量考核及自我考核 170
一、定量考核的作用 171
二、定量考核的“量表” 172
三、“模糊”考核和效率测量 175
四、县域政绩定量考核的几个关系 182
五、领导的自我考核 185
第七章 不要“种了别人的田” 187
--县级领导体制 187
第一节 “父”“母”都为“官” 189
--党政分开的涵义和意义 189
一、党政分开的涵义 189
二、党政分开的意义 191
第二节 不是“失落”而是“有着落” 192
--县级党政分开 192
一、县级党政分开的作用和难度 193
二、变“痛失”感为“实在”感 196
三、党政分开中几种关系的处理 201
四、行政权力的下放 207
第三节 拆“庙”搬“菩萨” 209
--县级机构改革 209
一、机构的含义和分类 209
二、机构有效运转的条件 210
三、县级机构改革的必要性及问题 212
四、县级机构改革的基本思路 214
第八章 为什么难题难解决? 221
--领导方法 221
第一节 过河需要“桥”和“船” 222
--领导方法的地位及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222
一、领导方法在领导工作中的地位 222
二、运用领导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225
第二节 老百姓与县官共“点灯” 229
--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 229
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230
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31
三、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与系统整体性原理 234
四、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与反馈调控原理 237
五、意志的结合和利益的结合 240
第三节 不能光是坐在上面“喊” 242
--一般和个别相结合的方法 242
一、一般和个别相结合的内涵 242
二、一般和个别相结合的重要性 243
三、一般和个别相结合的程序 244
四、关于个别?一般的双向互补问题 247
五、反对一般化、一刀切 248
第四节 相加之和<和 250
--系统方法 250
一、系统方法的位置及基本点 250
二、系统分析和环节把握 252
三、系统方法在县域的运用 255
第五节 一睁眼睛就要用它 259
--县域常用工作方法 259
一、抓中心带一般的方法 259
二、分类指导法 262
三、蹲点和包干的方法 264
四、抛弃几种错误的工作态度和方法 265
第九章 县委副书记的“三部曲” 268
--领导艺术 268
第一节 后来居上的奥妙 269
--领导艺术的特征及提高途径 269
一、领导艺术的特征 271
二、提高领导艺术的途径 273
第二节 敦煌壁画上的“琵琶女” 276
--“反弹琵琶”的领导艺术 276
一、多角位“反弹” 276
二、逆向反成的“反弹” 278
三、以“目”促“纲”的“反弹” 280
四、修正、突破的“反弹” 282
第三节 不可粗心大意的“生命” 283
--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艺术 283
一、政策及其地位 283
二、制定政策的艺术 285
三、执行政策的艺术 289
第四节 头发能牵来大象 292
--领导者语言表达的艺术 292
一、领导工作离不开语言表达艺术 293
二、语言表达艺术的基本要求 293
三、交谈的艺术 297
四、作报告的艺术 301
第五节 减少“会海”的一剂良药 303
--开会的艺术 303
一、会议的原则 303
二、主持会议的技巧 306
后记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