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第一篇企业管理原理与组织 1
第一章工业企业 1
1.工业企业 1
2.现代工业企业的生产技术特征 1
3.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 3
4.资金密集型工业企业 3
6.知识密集型工业企业 4
5.技术密集型工业企业 4
7.大、中、小型工业企业 5
8.资本主义工业企业 5
9.社会主义工业企业 7
10.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的任务 9
11.中央工业企业与地方工业企业 9
12.乡镇工业企业 10
13.工业公司 10
15.企业管理的二重性 13
第二章工业企业管理 13
14.工业企业管理 13
16.企业管理二重性原理的现实意义 14
17.企业管理二重性原理的要点 15
18.企业管理的职能 16
19.企业管理职能的种种提法 17
20.我国企业管理的现代化 19
21.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内容 20
22.生产型管理 22
23.生产经营型管理 22
24.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同国家的关系 24
25.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25
第三章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发展 27
26.资本主义企业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27
27.科学管理 29
28.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29
29.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31
30.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33
31.甘特理论 34
32.吉尔布雷思夫妇理论 35
33.福特理论 36
34.行为科学 36
35.梅奥理论 37
36.马斯洛理论 38
37.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 39
38.莫尔斯和洛希的超Y理论 42
39.布来克和莫顿的方格理论 43
40.管理科学 45
41.西蒙的决策理论 46
42.孔茨的管理职能理论 47
43.日本企业管理的发展 48
44.日本式现代管理的特点 49
45.我国企业管理发展的简况 50
第四章我国企业管理的发展 50
46.我国官僚资本企业管理 52
47.我国民族资本企业管理 53
48.我国革命根据地公营企业管理 55
49.赵占魁运动 56
50.鞍钢宪法 57
51.两参一改三结合 59
52.工业七十条 60
53.五定和五保 61
54.工业学大庆 62
55.王进喜 63
56.三老四严和四个一样 65
57.工业三十条 66
58.三项建设和六好要求 66
59.企业素质 67
60.企业竞争 68
62.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 71
61.工业企业领导制度的演变 71
第五章工业企业的领导制度 71
63.企业领导制度的完善 72
64.企业的党组织 73
65.企业的行政组织 74
66.企业的工会组织 74
67.厂长负责制 75
68.厂长的责任 75
69.厂长的职权 76
70.厂长的人选 77
71.职工民主管理 77
72.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 78
73.企业党组织的职权 79
74.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 79
第六章工业企业的组织机构与人事 81
75.企业组织机构建立的原则 81
77.直线制 83
166.市场预测的方法 83
76.影响企业组织机构形式的因素 83
78.职能制 84
79.直线-职能制 85
80.事业部制 87
81.模拟分散管理制 89
82.矩阵结构 89
83.企业领导班子结构的合理化 91
84.企业领导班子的革命化 92
85.企业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 92
86.企业领导班子的知识结构 93
87.企业领导班子的专业结构 94
88.厂长的任期制 94
89.干部的聘任制 96
90.企业用工的形式 97
91.企业工人的考核 99
92.企业工人的培训 100
93.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意义 103
第七章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和按劳分配 103
94.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内容 104
95.实行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原则 105
96.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承包形式 107
97.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分配形式 108
98.工人等级工资制 110
99.职务等级工资制 112
100.结构工资 113
101.完善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条件 114
103.标准化工作 117
第八章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 117
102.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内容 117
104.定额工作 118
105.计量工作 119
106.信息工作 120
107.规章制度 120
109.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特点 122
108.职工教育工作 122
110.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作用 123
第二篇经营管理 124
第一章经营思想和经营目标 124
111.经营管理的含义 124
112.经营思想 124
113.经营目标 126
114.经营目标值 127
115.制定经营目标的原则 128
116.目标体系 129
117.经营目标的作用 130
第二章经营决策 131
118.决策的分类 131
119.经营决策 135
120.经营决策的基本过程 135
121.经营决策的基本原则 137
122.决策者的政治素质 137
123.决策者的工作能力 138
124.经营决策的方法分类 138
125.确定型决策 139
126.风险型决策 140
127.决策矩阵 141
128.决策树 142
129.决策树举例 143
130.非确定型决策 145
131.最大最小收益值法 146
132.最大最大收益值法 147
133.平均最大收益值法 148
134.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149
135.经营安全率 150
136.最本利分析法 151
第三章市场调查 155
137.市场 155
138.市场的一般特征 155
139.市场的性质 156
140.社会主义市场的作用 157
141.卖方市场与买方市场 158
142.市场分类 159
143.消费品市场的特点 159
144.消费品的分类 160
145.消费者的购买动机 161
146.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162
147.生产资料购买的特点 164
148.生产资料购买的决策过程 164
149.市场细分化 166
150.市场细分化的作用 167
151.消费品市场细分的标准 168
152.消费品市场细分因素组合举例 170
153.工业品市场细分的标准 171
154.市场细分化策略 173
156.市场信息的来源 174
155.市场信息的内容 174
157.评价市场信息的标准 175
158.市场调查的内容 176
159.市场调查的步骤 177
160.市场调查的方法 178
第四章市场预测 180
161.市场预测 180
162.市场预测的原则 180
163.市场预测的分类 181
164.市场预测的程序 182
165.市场预测的内容 182
167.厂长(经理)评判法 184
168.销售人员的估计法 185
169.专家意见法 185
170.德尔菲法 185
171.简单平均法 186
172.移动平均法 187
173.加权移动平均法 187
174.指数平滑法 188
175.平滑系数(α)的选择 189
176.领先指标法 189
177.回归模型法 189
178.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法举例 190
179.马尔可夫链预测法 192
180.预测方法优劣的判断基准 195
第五章产品寿命周期和产品决策 196
181.产品寿命周期 196
182.产品寿命周期四个阶段的特点 197
183.产品寿命周期曲线 198
184.产品寿命周期的延长方法 201
185.掌握产品寿命周期的意义 202
188.多品种生产的优缺点 204
189.原有产品的决策 204
187.单品种生产的优缺点 204
186.产品决策 204
190.新产品开发的决策 206
191.产品组合决策 208
192.四象限评价法 209
193.三维分析法 210
194.商标决策 213
195.包装决策 213
196.新产品采用者的类型 214
第六章定价决策 216
197.马克思主义的价格理论 216
198.西方资产阶级的价格理论 217
199.需求弹性理论 218
200.价格形式 221
201.定价的逻辑公式 222
202.成本加成定价法 223
203.保本点定价法 223
204.差别价格法 224
206.目标收益率定价法 225
205.按质论价法 225
207.最大利润定价法 226
208.竞争定价法 227
209.心理定价法 227
210.高额定价法 227
211.低额定价法 228
212.中间定价法 229
214.促销的作用 230
第七章促销决策与销售渠道决策 230
213.促销 230
215.消费品寿命各阶段的促销方式 231
216.企业信誉 232
217.广告 232
218.广告的设计原则 233
219.广告媒介 234
221.人员推销的程序 235
220.人员推销 235
222.推销人员的选择与培训 236
223.推销人员数量的确定方法 237
224.推销人员分派方式 238
225.推销人员报酬形式 239
226.销售技术服务 240
227.销售渠道 241
228.销售渠道的选择因素 241
229.销售渠道最佳选择 243
230.产品的储运 244
231.销售计划 244
第八章经营计划 247
232.经营计划 247
233.生产技术财务计划 248
234.全面计划管理 249
235.经营计划的种类 249
236.长期计划的组成 250
237.长期计划的编制过程 251
238.年(季)度计划 253
239.年(季)度计划的编制资料 254
240.年(季)度计划的编制步骤 254
241.滚动式计划法 255
242.计划的执行 257
243.计划的控制 257
第三篇生产管理 259
第一章生产管理概论 259
244.生产管理 259
245.生产管理的内容 259
246.生产管理的指导原则 260
247.生产管理的任务 260
248.生产控制重点 261
第二章生产过程组织 263
249.生产过程 263
251.化工-冶炼性生产过程 264
252.加工-装配性生产过程 264
250.采掘性生产过程 264
253.生产过程组织 265
254.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265
255.生产过程的协调性(比例性) 266
256.生产过程的均衡性(节奏性) 266
257.生产过程的平行性 267
258.生产过程的直线性 268
259.生产单位的设置原则 268
260.流水生产(流水作业) 270
261.节拍与节奏的计算 271
262.组织流水生产线的条件 271
263.流水生产线分类 272
264.工序同步化 274
265.流水线的设计步骤 275
266.生产线 277
267.自动线 278
269.劳动定额的作用 280
第三章劳动定额和劳动组织 280
268.劳动定额 280
270.工时消耗 281
271.定额时间 281
272.作业时间 282
273.非定额时间 283
274.工时消耗表 283
275.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 283
276.经验估工法 284
277.统计分析法 285
278.类推比较法 286
279.技术测定法 287
280.劳动定额水平及其平衡 287
281.劳动定额的管理 288
282.定员 290
283.定员的方法 290
284.定员的管理 292
285.劳动的组织 293
286.劳动力配备 294
287.劳动分工与协作 295
288.生产班组 295
289.轮班制 297
290.工作地组织 298
291.多机管理 299
292.劳动生产率 300
294.生产计划与其他计划 303
第四章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 303
293.生产计划 303
295.生产能力 304
296.生产能力的分类 304
297.生产能力的计算方法 305
298.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的平衡 307
299.生产任务与劳动力的平衡 308
301.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 309
300.生产任务与物资供应的平衡 309
302.商品产值 310
303.总产值 311
304.净产值 311
305.生产作业计划 312
306.生产作业计划工作的作用 312
307.生产作业计划的要求 313
308.生产作业计划工作的内容 313
309.期量标准 313
310.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方法 314
311.生产周期 317
312.批量与生产间隔期 318
313.最小批量法 319
314.经济批量法 319
315.以期定量法 321
316.生产控制 322
317.生产控制的方法 323
318.生产进度控制 324
319.工时控制 325
320.在制品流通控制 325
321.数量控制 327
322.生产月报表管理 328
323.半成品管理 328
324.看板管理 329
325.加工路线单 330
326.生产调度 331
第五章网络计划技术 332
327.网络计划技术 332
328.网络图 332
329.网络图的绘制规则 334
330.网络图的绘制方法 335
331.网络时间的计算 336
332.时差与关键线路 339
333.网络计划的优化 340
第六章物资管理 342
334.物资 342
335.物资管理的主要任务 342
336.ABC分类控制法 343
337.物资消耗定额 344
338.物资消耗的构成和定额 345
339.物资储备定额 346
340.物资供应计划 348
341.仓库管理 350
342.库存控制 351
343.订货点法 352
344.经济订货批量法 353
第七章设备管理 355
345.设备管理 355
346.全面设备管理 355
347.设备选择要求 356
348.设备评价 357
349.设备使用 359
350.设备保养 360
351.设备寿命 361
352.设备的故障停机率和维修费用率 362
353.设备修理 362
354.设备修理复杂系数 363
355.设备修理计划 364
356.设备更新 365
357.设备综合工程学 366
第八章质量管理 368
358.质量 368
359.工程质量 368
360.质量管理 369
361.全面质量管理 370
362.质最保证体系 371
363.质量管理点 373
365.排列图 374
364.质量管理小组 374
366.分层法 377
367.直方图 378
368.直方图的做法 379
369.直方图的分析 380
370.因果图 382
371.相关图 383
第九章科学技术管理 385
372.科学技术管理的任务 385
373.科学技术管理的内容 385
374.科学研究 386
375.企业的开发研究 387
376.技术引进 387
377.技术引进的原则 388
378.技术引进的方式 388
379.技术引进的项目建议书 389
380.技术引进的可行性报告 389
382.标准化 390
381.科技档案 390
383.企业的标准化工作 391
384.主产技术准备 392
385.设计准备 392
386.技术任务书 393
387.技术设计 394
388.工作图设计 395
389.产品试制 395
390.产品鉴定 396
391.工艺准备 397
392.工艺装备 398
393.工艺装备系数 398
394.工艺规程 399
396.国家拨入资金 402
395.工业企业资金来源 402
第四篇财务管理 402
第一章筹措资金 402
397.银行借入资金 404
398.企业自筹资金 406
399.更新改造基金 406
400.大修理基金 407
401.职工福利基金 407
402.新产品试制基金 408
404.奖励基金 409
403.生产发展基金 409
405.结算中吸收资金 410
406.国外引进资会 411
407.资金筹措的原则 412
408.资金的时间价值 412
409.资金的风险价值 414
第二章资金管理 418
410.工业企业资金的运用 418
412.流动资金 419
411.固定资金 419
413.专项资金 420
414.固定资金的特点 420
415.固定资金的管理 421
416.固定资产的分类 422
417.固定资产的计价 425
418.固定资产折旧与折旧基金 427
419.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 427
420.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 429
421.固定资产大修理基金的预提办法 430
422.提高固定资金使用效果的途径 431
423.流动资金的特点和管理要求 431
424.流动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432
425.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 433
426.流动资金的分类 435
427.核定流动资金定额的方法 437
428.加速流动资金周转的途径 438
429.流动资金的分口分级管理 439
430.专项资金的管理 441
第三章成本管理 444
431.产品的成本 444
432.成本开支范围 445
433.生产费用的分类 446
434.产品成本核算的品种法 449
435.成本核算的分批法 450
436.成本核算的分步法 450
437.成本核算的定额法 451
438.成本核算的分类法 452
439.成本管理的内容 453
440.成本管理的作用 454
441.目标成本的估算 455
442.预测目标成本的回归分析法 457
443.成本计划的编制 459
444.成本计划的内容 459
445.成本计划的编制步骤 461
446.成本控制 464
447.成本控制的程序 465
448.成本控制的方法 465
449.成本的分级分口管理 466
450.成本分析的方法 468
451.降低产品成本的途径 470
第四章和润管理 472
452.企业纯收入 472
453.利改税第二步改革方案的要点 473
454.利润总额 475
455.利润率指标 476
456.企业利润管理的内容 477
457.企业利润管理的要求 478
458.目标利润规划 479
459.实现目标利润的量本利分析法 479
460.实现目标利润的可行性分析 482
461.利润计划的编制 483
462.产品销售利润计划 483
463.可比产品销售利润的计算 484
464.不可比产品销售利润的计算 486
465.计划年初结存产品销售利润的计算 487
466.其它销售利润计划 488
467.营业外收支计划 488
468.利润分析的方法 489
469.企业增加利润的重要途径 490
470.企业投资的种类 492
471.企业投资的作用 492
第五章投资决策 492
472.企业投资决策的类型 493
473.企业投资决策的原则 494
474.投资方案经济评价的贴现法 494
475.投资方案经济评价的非贴现法 497
476.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498
477.风险性决策的收益期望值法 499
478.风险性决策的决策树法 503
480.物流和信息流的关系 505
479.物流和信息流 505
第五篇企业的信息和管理 505
第一章信息和管理 505
481.信息流的双向性 506
482.信息流的时间滞后性 507
483.信息的收集和选择 508
484.信息的分类 509
485.信息的数据检验和加工处理 510
486.信息的传输和存贮 511
487.信息的检索和输出 512
488.信息处理的要求 513
第二章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515
489.电子计算机发展简史 515
490.电子计算机的性能特点 516
491.电子计算机的分类 517
492.电子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517
493.电子计算机的使用 520
494.计算机程序和软件 522
495.指令、指令系统和程序 523
496.计算机语言 524
497.计算机的软件 526
498.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528
499.计算机应用于企业管理的经济效果 529
500.企业管理应用计算机的条件 530
第三章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532
501.计算机用于企业管理的特点 532
502.企业管理系统的分类 533
503.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533
504.一般系统理论 534
505.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 534
506.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537
507.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541
508.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 542
509.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阶段 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