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总特征 21
第一章 以“人”为中心 24
第一节 总思路:社会——自然——社会 24
第二节 政治原则:“治人”为本,“治物”为末(哲学并非“在物理学之后”) 40
第三节 伦理原则:道德为本,智慧为末(哲学并不是“爱智慧”) 56
第四节 尊祖原则:前人为本,后人为末(哲学是重视历史联系的“人学”) 84
第五节 无神论倾向:敬人为本,敬神为末(世界三大宗教无一产生于中国) 108
第二章 辩证思维精神 139
第一节 崇尚辩证逻辑 139
第二节 联系的观念:重“合”不重“分” 151
第三节 运动的观念:以“生生”为核心 178
第四节 矛盾的观念:人本主义的“阴阳”论 202
第五节 和谐的原理:重“和”轻“争”的矛盾论 222
第六节 对中国传统的辩证思维方式的反思 245
第三章 非逻辑化的表述特征 261
第一节 简约性:既重视文字,又轻视文字 261
第二节 模糊性:既研究形式逻辑,又贬抑形式逻辑 270
第三节 形象性:不仅仅是为了可读性 279
第四节 经学传统:有过,亦有功 304
中编 五行思维与八卦思维 319
第四章 五行思维:以社会为对象的唯物论 322
第一节 五行的起源:概括社会的物质生活 322
第二节 对“五”的理解及其升华 333
第三节 五行说的广泛影响 338
第五章 八卦思维:以人事为核心的辩证法 350
第一节 八卦的起源:试图预知命运 350
第二节 八卦体系的建构原则:“一分为二” 357
第三节 八卦思维的表述特征:取象性 371
第四节 八卦思维的结晶:阴阳 384
第六章 五行与八卦的自发结合 395
第一节 结合的基础 395
第二节 结合的概况 400
第三节 结合的小成果:阴阳五行学派 413
第四节 结合的大成果:阴阳五行律 418
第五节 结合的局限性:模式化与神秘化 432
下编 儒·道·法 443
第七章 儒家:教化的哲学 446
第一节 孔子:失败的政治家与成功的思想家 446
第二节 孔子的三大观念:礼、仁、中庸 463
第三节 孟子:从仁到性善论 522
第四节 荀子:从礼到性恶论 559
第五节 孔、孟、荀异同 579
第八章 道家:反思的哲学 615
第一节 道家的起源:寻求解脱 615
第二节 杨朱:发现自己 620
第三节 老子:人生至道 631
第四节 庄子:超越理性 663
第九章 儒道互补 701
第一节 儒道之异 701
第二节 儒道之同 710
第三节 儒道互补是中国辩证人本主义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 717
第十章 法家:法哲学 730
第一节 法家源流及韩非 730
第二节 道与儒的奇特融合 740
第三节 彻底的性恶论 748
第四节 强权论:法、术、势 764
第五节 “道”与“理” 790
第六节 法家学说的内在矛盾 801
结语 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