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人格理论概述 3
第一章 人格的多种定义 3
第一节 人格一词的词源和早期历史 4
第二节 中世纪教会神职所采用的意义 6
第三节 历史上的哲学的意义 7
第四节 法律学的意义 10
第五节 社会学的意义 11
第六节 生物社会的意义 13
第七节 心理学的意义 15
第八节 现代的定义及我们自己的看法 21
第二章 东方古老的理想人格 26
第一节 儒家的人格理论 27
第二节 道家的人格理论 43
第三节 关于气质分类的学说 52
第三章 国外人格理论 58
第一节 人格特质论 58
第二节 人格的心理动力学理论 66
第三节 人格的人本主义理论 80
第四节 人格的学习理论 83
第五节 人格的认知理论 87
第二篇 人格的境界 91
第一章 人格基本要素与境界 91
第一节 人格的基本要素 91
第二节 人格的三重境界 95
第三节 人格境界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02
第二章 自觉人格 104
第一节 人格的双重规定:个体性与社会性 104
第二节 人格的本质规定在于其社会性 110
第三节 自觉人格的利益观与价值观 118
第四节 自觉人格的一般界定:“集体我” 124
第三章 道德人格 132
第一节 道德人格的认识 132
第二节 道德人格的实践 156
第四章 审美人格 183
第一节 审美人格的认知 183
第二节 审美人格与“审美我” 205
第三节 审美人格的理想与实现 227
第三篇 健康人格 265
第一章 健康人格的类型 265
第一节 “此时此地”型 266
第二节 成熟型 271
第三节 自我实现型 275
第四节 机能充分发挥型 283
第五节 新人型 286
第二章 青少年的人格健康 290
第一节 健康人格的标准 290
第二节 青少年的人格特点 292
第三节 青少年的人格问题剖析 296
第四节 青少年人格特点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310
第三章 克服人格障碍,培养健康人格 312
第一节 克服神经衰弱 312
第二节 克服抑郁症 326
第三节 克服恐惧症 334
第四节 克服强迫症 339
第五节 克服疑病症 344
第六节 克服嫉妒 350
第七节 克服自卑 356
第八节 克服羞怯 366
第四篇 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培养 375
第一章 人格形成的条件 375
第一节 人格形成的生物学基础 375
第二节 家庭环境与人格的形成 376
第三节 学校教育与人格的形成 380
第四节 社会生活环境、社会实践与人格的形成 383
第二章 人格的早期发展 385
第一节 人格发展的一般问题 385
第二节 婴幼儿时期 388
第三节 后期的发展 394
第三章 人格完善的四个方面 399
第一节 个人智力和认识能力的持续发展 399
第二节 个人感情的稳定展示和丰富 404
第三节 支配自己命运的决心 410
第四节 寻求自己与世界的统一 413
第四章 学生人格培养与辅导 416
第一节 健康人格的培养 416
第二节 人格辅导 417
第三节 学生人格障碍的排除 429
第五章 学生人格差异的表现与教育 435
第一节 学生性格、气质、兴趣的差异 435
第二节 学生性格、气质、兴趣等关系的差异 443
第三节 人格差异的鉴别与教育中的个别对待 446
第六章 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458
第一节 创造性人格的一般概念 458
第二节 不同实践领域创造性人物的人格 461
第三节 创造性人格的特征 466
第四节 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473
第七章 学校独生子女人格教育观 485
第一节 世上没有坏孩子 485
第二节 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486
第三节 学生干部实行轮换制 487
第四节 教师的魅力在于吸引学生热爱学习 488
第五节 把分数看作学生的隐私 490
第六节 鼓励孩子相信自己的眼睛 491
第七节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492
第八节 有时候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 493
第九节 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通行证 494
第十节 人才:从资格概念到能力概念 496
第十一节 不会合作的人不是现代人 497
第十二节 自主而全面的发展才能造就真正的人 498
第十三节 带领孩子亲近大自然 499
第十四节 勇于探索是现代教师的天职 500
第八章 家庭独生子女人格教育观 502
第一节 向孩子学习 502
第二节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504
第三节 尊重孩子的权利 505
第四节 没有信任就没有教育 506
第五节 赏识导致成功 抱怨导致失败 507
第六节 “听话”儿童是问题儿童 509
第七节 让孩子依赖自己 510
第八节 让孩子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511
第九节 以群治独 512
第十节 莫给孩子“吃偏饭” 513
第十一节 教子应有平常心 515
第十二节 为确保小学生10小时睡眠而奋斗 516
第十三节 给孩子一个劳动岗位 517
第十四节 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 518
第九章 学生人格的自我完善 520
第一节 人格再塑 520
第二节 人格自我完善 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