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前言 1
绪言 1
第一章 虾类生物学 9
第一节 对虾的形态、分类及资源 9
一、对虾的形态构造 9
二、对虾的分类概况 18
三、我国的虾类资源及养殖种类的选择 22
第二节 对虾的生活习性 30
一、对虾的生活史与洄游 30
二、对虾与环境 32
三、对虾的食性与营养需要 42
四、对虾的繁殖习性 49
五、对虾的生长 56
第二章 养虾场的建造 68
第一节 养虾场场址的条件 68
一、地形与底质 68
二、水文条件 71
三、生物环境 75
四、社会和经济条件 76
第二节 育苗场的设计与建造 76
一、工厂化育苗场的设计 77
二、其它育苗法的主要设施 91
一、养虾池的类型 92
第三节 养成场的设计 92
二、养虾池的设计要点 95
三、水闸的设计 97
四、坝、沟、滩的设计 108
五、提水设备 110
六、排洪设施 111
七、养殖场建设程序 112
第三章 虾苗生产 112
第一节 虾苗生产及方法 112
第二节 人工育苗 116
一、对虾育苗前之准备工作 117
二、育苗用水的处理 118
三、亲虾的采捕、运输与培养 121
四、产卵与孵化 129
五、幼体的放养密度 131
六、水质控制 132
七、水温控制 135
八、饵料 136
九、充气 144
十、防病 144
十一、光照 150
十二、仔虾的培育 150
十三、虾苗的运输 154
一、对虾苗的活动习性 155
第三节 天然虾苗之利用 155
二、捕苗方法 157
三、虾苗的鉴别与除害 159
第四章 对虾的养成 161
第一节 养成的基本方式 161
第二节 虾苗暂养 165
第三节 清池与除害 167
一、清淤 167
二、杂藻的清除 167
三、有害动物的防除 169
四、酸性池的改造 173
第四节 培养饵料生物 175
一、褐苔的培养 176
二、绿苔的培养 177
三、浮游生物的繁殖 178
四、底栖动物的培养 179
第五节 放养 182
一、虾苗对环境条件的适应力 182
二、放养方法 185
三、虾苗的计数方法 185
四、放养密度 186
二、透明度测定 189
三、盐度测定 189
一、水温测定 189
第六节 日常观测工作 189
四、溶解氧测定 190
五、pH值的测定 190
六、化学耗氧量和生化耗氧量 190
七、氨氮及其它营养盐的测定 190
八、底质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 190
九、池内生物环境的测定 191
十、对虾生长情况的测定 191
十一、池塘中虾数的估计 192
十二、对虾胃饱满度的检查 193
十三、安全检查、杜绝事故 193
一、对虾的食物 195
第七节 对虾的食性与给饵技术 195
二、对虾的食量与给饵方法 202
三、饲料系数与饲料效率 211
第八节 水质控制 215
一、含氮化合物的控制 215
二、硫化氢的毒性与控制 217
三、溶解氧的控制 218
第九节 除害防害 226
第十节 盐度调节及防洪 227
第十一节 防病 228
第十二节 收虾 231
第十三节 对虾的保鲜与活运 235
第十四节 养殖对虾的成活率及产量 236
后记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