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绪论 1
第一编 总论 11
第一章 蔬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11
第一节 蔬菜的种类和分类 11
第二节 我国蔬菜的地理分布 19
第三节 华东地区蔬菜的分布及其经济意义 21
第四节 蔬菜作物的起源和生物学特性的形成 23
第五节 蔬菜作物的生长与发育 27
第六节 蔬菜植物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34
第二章 蔬菜生产的栽培学基础 46
第一节 “八字宪法”是蔬菜栽培的基础 46
第二节 菜地的土壤耕作 49
第三节 蔬菜的种子和播种 54
第四节 蔬菜的育苗与栽植 68
第五节 密植 77
第六节 土壤营养与施肥 83
第七节 水分条件和灌溉 91
第八节 田间管理 98
第九节 采收 107
第十节 蔬菜作物的栽培制度 109
第三章 保护地栽培的一般条件 115
第一节 保护地栽培在蔬菜生产上和供应上的作用 115
第二节 保护地场所的选择和配置 117
第三节 风障、冷床(阳畦)的结构和利用 118
第四节 温床的结构和利用 122
第五节 温室的结构和利用 129
第四章 蔬菜的周年均衡供应和生产规划 138
第一节 蔬菜周年均衡供应的意义和形成“淡、旺季”的原因 138
第二节 蔬菜周年均衡供应的具体措施 140
第三节 蔬菜的商品性生产 147
第四节 自给性蔬菜生产的特点 149
第五节 蔬菜生产规划的制订 150
第二编 各论 157
第五章 根菜类 157
第一节 根菜类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157
第二节 植物学特征 158
第三节 生物学特性 161
第四节 萝卜的栽培 164
第五节 胡萝卜的栽培 174
第六节 大头菜的栽培 179
第七节 芜菁甘蓝及芜菁的栽培 182
第六章 白菜类……………………………………… 186
第一节 白菜类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186
第二节 白菜类的形态和分类 188
第三节 白菜类的生物学特性 189
第四节 白菜的栽培 194
第五节 结球白菜的栽培 204
第六节 芥菜的栽培 216
第七节 甘蓝类的栽培 224
第七章 绿叶蔬菜 241
第一节 绿叶蔬菜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241
第二节 绿叶蔬菜栽培上的通性 242
第三节 菠菜的栽培 244
第四节 芹菜的栽培 252
第五节 莴苣的栽培 258
第六节 其他绿叶蔬菜的栽培 264
第八章 葱蒜类蔬菜 270
第一节 葱蒜类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270
第二节 葱蒜类的植物学特征 271
第三节 葱蒜类的生物学特性 272
第四节 栽培上的通性 274
第五节 洋葱的栽培 274
第六节 大蒜的栽培 282
第七节 葱的栽培 289
第八节 韮菜的栽培 293
第九节 荞头的栽培 299
第九章 茄果类 300
第一节 茄果类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及栽培通性 300
第二节 茄果类的生物学特性 301
第三节 番茄的栽培 303
第四节 茄子的栽培 321
第五节 辣椒的栽培 331
第十章 瓜类 338
第一节 瓜类的生物学通性及经济上的意义 338
第二节 植物学的特征与种类 341
第三节 栽培上的通性 343
第四节 南瓜的栽培 344
第五节 冬瓜的栽培 355
第六节 黄瓜的栽培 360
第七节 瓠瓜的栽培 371
第八节 丝瓜的栽培 374
第九节 西瓜的栽培 377
第十节 甜瓜的栽培 387
第十一节 苦瓜及佛手瓜栽培的特点 393
第十一章 豆类 395
第一节 豆类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395
第二节 豆类蔬菜的通性 395
第三节 豇豆的栽培 398
第四节 菜豆的栽培 403
第五节 毛豆的栽培 411
第六节 豌豆的栽培 418
第七节 其他豆类的栽培 422
第八节 豆芽菜的栽培 426
第十二章 薯芋类 431
第一节 薯芋类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及栽培通性 431
第二节 马铃薯的栽培 433
第三节 芋的栽培 450
第四节 姜的栽培 456
第五节 山药的栽培 460
第六节 豆薯的栽培 464
第七节 菊芋和草石蚕的栽培 467
第十三章 水生蔬菜 470
第一节 水生蔬菜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470
第二节 栽培上的通性 471
第三节 莲藕的栽培 472
第四节 茭白的栽培 478
第五节 菱的栽培 482
第六节 荸荠的栽培 488
第七节 水芹的栽培 491
第八节 慈菇的栽培 495
第十四章 多年生蔬菜 499
第一节 多年生蔬菜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499
第二节 竹笋的栽培 500
第三节 金针菜的栽培 507
第四节 百合 511
第十五章 食用菌的栽培 515
第一节 食用菌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515
第二节 蘑菇和草菇的植物学性状 515
第三节 蘑菇的栽培 517
第四节 草菇的栽培 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