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
目录第一篇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第一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指导方针 2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3
西方垄断资本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战略 4
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5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战略方针 5
第二章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 5
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战略地位 6
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基本平衡 6
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基础产业 7
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 7
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经济的方针 7
第三章对外开放 8
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8
对外经济关系 8
外贸体制改革 9
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9
沿海开放城市和地区 10
经济特区 10
经济开发区 11
第四章改革经济体制和所有制结构 11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1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征 12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规律 12
经济体制改革 13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14
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经济成分 14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 15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 15
公有制经济的其他形式 16
个体经济 16
私营经济 17
第五章完善分配制度 17
按劳分配 17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按劳分配 18
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 18
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 19
防止和纠正社会分配不公的倾向 19
第六章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20
按劳分配和思想教育 20
生产建设和生活消费的关系 20
社会主义民主 21
社会主义法制 21
民主建设必须同法制建设相结合 22
民主、法制建设与四项基本原则 22
民主、法制建设与物质文化基础 23
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法制建设 23
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23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长期性 24
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和任务 25
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地位与作用 25
第七章巩固发展新时期的统一战线 25
统一战线与改革开放 2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6
多党合作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7
按照“一国两制”构想实现祖国统一 27
第八章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2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社会作用 2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和根本任务 28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29
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 29
社会主义的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30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纪律教育 30
马克思主义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30
党组织和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责任 31
第九章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31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32
党的领导制度改革 32
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制度建设 33
改革开放与加强党的建设 33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33
从严治党 34
第二篇企业与企业领导第一章企业 35
企业 35
社会主义企业 35
企业权利 35
企业义务 36
企业组织原则 36
企业规模 37
第五章劳动管理与环境保护法规 37
企业组织结构 37
企业生产组织 37
企业素质 38
第二章企业分类 38
工业企业 38
工业企业分类 38
商业企业 38
商业企业分类 39
金融企业 39
农业企业 39
集体所有制企业 40
全民所有制企业 40
交通运输企业 40
合作经营企业 41
个体企业 41
私营企业 41
中外合资企业 42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42
外商独资企业 42
企业集团 42
联合公司 43
企业性公司 43
多行业公司 43
专业公司 43
劳动密集型企业 44
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 44
第三章企业领导 44
领导 44
领导者 45
被领导者 45
领导活动 45
领导职能 46
领导思想 46
领导科学 47
领导群体 47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主要领导思想 48
企业领导 48
企业领导职权 49
企业领导素质 49
企业领导道德 50
企业领导观念 50
企业领导的改革意识 51
企业领导的群众观点 51
企业领导的民主、法制意识 51
企业领导行为 52
企业领导方法 52
企业领导方式 52
企业领导体制改革 53
企业领导能力评估 53
企业领导班子建设 54
第四章企业领导体制 54
企业领导体制 54
一长制 55
职工代表大会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 55
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 55
厂长、经理负责制 55
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56
工厂管理委员会 56
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 56
第三篇企业党的工作第一章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57
企业党组织的地位 57
企业党组织的作用 57
企业党组织的基本任务 57
企业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 58
保证监督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58
企业中需要党委参与讨论的重大问题 58
企业党组织与厂长(经理) 58
企业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59
企业党委会 59
第二章企业党组织的自身建设 59
企业党组织与群团组织 59
企业党员代表大会 59
企业党的思想建设 60
企业党的组织建设 60
企业党的作风建设 60
党的民主集中制 61
企业党的工作竞赛 61
企业党的工作制度 61
重视从生产一线发展党员 61
企业党的工作机构设置原则 62
企业党组织的活动经费 62
第三章企业党委工作机构 62
关于私营企业主入党问题 62
企业党委常委会 63
企业党委办公室 63
企业党委组织部 63
企业党委宣传部 64
企业纪委办公室 64
党委组织成员 64
党委书记的职责 65
党委书记的产生 65
企业专职党务干部 65
企业兼职党务干部 65
第四章企业党委书记 65
党委书记在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66
党委书记应具备的条件和素质 66
党委书记的知识结构 66
党委书记与企业党的建设 67
党委书记与民主集中制 67
党委书记与精神文明建设 67
党委书记与思想政治工作 68
党委书记与企业经济工作 68
党委书记与党政领导班子建设 68
党委书记与厂长(经理) 69
党委书记与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 69
党委书记与党委会 69
党委书记与同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69
党委书记的领导艺术 69
党委书记与企业党务干部 70
党委书记与企业行政干部 70
党委书记与上级党组织 70
第五章企业基层党支部 71
支部党员大会 71
党支部委员会 71
党支部书记 72
企业基层党支部的地位和作用 72
企业基层党支部的基本任务 72
党支部的建立 72
党支部委员的分工 73
党支部工作制度 73
企业基层党支部的主要活动方式 73
党支部与行政负责人 74
第四篇厂长、经理第一章厂长、经理在企业中的地位 75
厂长、经理 75
厂长、经理的作用 75
厂长、经理的任务 76
厂长、经理的身份 76
厂长、经理的地位 76
厂长、经理的责任 77
厂长、经理的权力 77
经营决策权 77
生产指挥权 78
行政管理权 78
奖惩权 78
厂长、经理与职代会的关系 78
心理素质 79
身体素质 79
能力素质 79
职业道德 79
第二章厂长、经理的素质 79
理论素质 79
政治素质 79
厂长、经理的素质 79
文化素质 79
厂长、经理的条件 79
厂长、经理的知识结构 81
经济理论知识 81
经营知识 81
管理知识 81
第三章厂长、经理的能力 82
厂长、经理的业务能力 82
政策、法律知识 82
文史知识 82
生产技术知识 82
决策能力 83
组织能力 83
指挥能力 83
控制能力 83
协调能力 83
厂长、经理“三会”(会搭班、会设“庙”、会立“法”) 84
创新能力 84
情报处理能力 84
适应能力 84
第四章厂长、经理的精神与观念 85
厂长、经理的精神状态 85
进取精神 85
负责精神 85
务实精神 85
宽容精神 85
系统观念 86
厂长、经理的形象 86
改革精神 86
信息观念 87
时效观念 87
智力观念 87
战略观念 87
质量观念 87
第五章厂长、经理的职能与工作方法 88
计划职能 88
市场观念 88
竞争观念 88
用户观念 88
组织管理职能 89
指挥职能 89
控制职能 89
调节职能 89
创造职能 89
确定管理目标职能 89
系统控制法 90
目标管理 90
信息处理法 90
系统分析法 90
可行性研究 91
调查与预测 91
行政方法 91
民主管理 91
经济方法 92
法律方法 92
经济责任制 92
岗位责任制 93
承包制 93
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方法 93
日常工作的原则 94
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 95
第五篇企业群众组织第一章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95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95
职工代表大会的任务 96
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 96
职工代表大会的组织机构 96
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程序 97
职工代表的产生 97
职工代表的权利 97
第二章企业工会 98
工会的性质 98
职工代表大会与企业党组织 98
职工代表大会与厂长(经理)(见第四篇第一章) 98
职工代表大会与企业工会 98
工会的职能 99
工会的宗旨 99
工会的权利 99
工会的组织机构 100
工会领导机构产生的办法 100
工会与企业党组织 100
工会主席 101
工会干部 101
工会与厂长(经理) 101
团的性质 102
工会经费 102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102
第三章企业共青团 102
团的任务 103
团的组织 103
企业团组织的特点 103
团与企业党组织 103
团与青年职工 104
团与企业工会 104
团与厂长(经理) 104
团的独立活动 105
企业团委书记 105
团的经费 105
企业团的干部 105
第四章企业其他群众组织 106
科学技术协会 106
职工技术协作委员会 106
企业管理协会 106
体育协会 106
企业红十字协会 106
民兵组织 107
各种兴趣组织 107
领导方法 108
一般与个别相结合 108
第六篇领导方法与艺术第一章领导者的思想与工作方法 108
主观与客观相结合 109
领导与群众相结合 109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09
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110
统筹兼顾 110
提纲挈领 110
多谋善断 111
辨症施治 111
审时度势 111
因人制宜 111
宽猛相济 111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111
赏罚分明 112
领导系统方法 112
领导经验判断预测法 112
调查研究 113
蹲点 113
领导信息沟通的方式 113
领导信息沟通 113
抽样调查法 114
定性分析法 114
民意测验 114
定量分析法 114
热处理 115
冷处理 115
层次分析法 115
领导艺术的特征 116
第二章领导艺术 116
规范分析法 116
现代领导的权威观 117
决策艺术 117
领导艺术的内容 117
知人善任的艺术 118
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 118
领导的语言艺术 118
个别谈话的艺术 119
领导处事的艺术 119
领导开会的艺术 119
领导如何对待下属 120
领导聆听的艺术 120
领导艺术的心里依据 120
领导培养下属的自豪感 121
领导如何鼓励下属提建议 121
领导要创造良好的团结气氛 121
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 122
振奋精神和科学态度相结合 122
第三章领导者的作风 122
领导者威信 122
政治威信、道德威信和职业威信 123
树立威信的途径 123
现代企业家的条件 123
领导作风 124
谦虚谨慎 124
艰苦朴素 125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125
公正 125
遵纪守法 125
廉洁奉公 126
理论联系实际 126
密切联系群众 126
批评与自我批评 126
思维 127
第四章领导者思维方式 127
以身作则 127
团结协作 127
思维方式 128
传统思维模式的变革 128
思维的批判性 129
思维的逻辑性 129
思维的深刻性 129
思维的独立性 129
思维的敏锐性 130
思维的预见性 130
思维的广阔性 130
思维的敏捷性 130
战略思维结构 131
思维的灵活性 131
战略思维 131
思维的条理性 131
战略思维能力 132
战略思维空间 132
第七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章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与特点 134
思想政治工作 134
宏观和微观思想政治工作 134
思想政治工作与党的建设 134
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文明建设 134
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方针 135
思想政治工作规律 135
思想政治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 135
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基础 135
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基础 135
思想政治工作特点 136
思想政治工作的党性和阶级性 136
思想政治工作的群众性和社会性 136
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性 136
思想政治工作的综合性 136
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创新 136
生命线的作用 137
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137
第二章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137
思想政治工作效果评估 137
中心环节的作用 138
必须条件的作用 138
根本保证的作用 138
协调人际关系的作用 139
凝聚力作用 139
企业内在要求的作用 139
导向作用 139
教育作用 140
激励作用 140
保证作用 140
服务作用 140
释疑作用 141
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功能 141
第三章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141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 141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经验 142
大庆精神 142
铁人精神 142
“两论”起家 143
“两分法”前进 143
“三老四严” 143
开展建设文明单位活动 144
“三个面向,五到现场” 144
“评比选树”活动 144
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出发 144
寓教于乐、寓教于文 145
民主平等、双向交流 145
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培育人 145
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科学研究 146
第四章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和内容 146
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 146
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147
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 147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147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147
共同理想教育 148
革命人生观教育 148
革命传统教育 148
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教育 148
形势任务教育 148
民主法制教育 149
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教育 149
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149
四项基本原则教育 149
国情教育 149
“四有”教育 150
职业道德教育 150
厂规厂纪教育 150
主人翁意识教育 151
企业精神教育 151
第五章思想政治工作原则 151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151
身教同育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 152
思想政治工作结合经济工作一道去做 152
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152
发扬民主与正确指导相结合 152
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 153
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 153
耐心的说服教育与严格的组织纪律相结合 154
既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又反对思想僵化 154
第六章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 155
灌输教育 155
疏通协调 155
对比教育 155
形象教育 155
座谈讨论 156
典型示范 156
信息反馈 156
走访谈心 156
调查研究 156
目标激励 157
表彰奖励 157
评比竞赛 157
思想预测 157
批评教育 157
综合治理 158
帮助转化 158
知识启迪 158
以情感人 158
兴趣引导 158
第七章思想政治工作艺术 159
思想政治工作的宏观艺术 159
思想政治工作的微观艺术 159
灌输的艺术 159
收集信息的艺术 160
运用竞赛的艺术 160
运用制度的艺术 160
运用政策的艺术 160
引导的艺术 160
设计方案的艺术 161
运用语言的艺术 161
表扬的艺术 161
批评的艺术 161
协调的艺术 161
家访的艺术 162
谈心的艺术 162
调查的艺术 162
运用关系的艺术 162
双向交流的艺术 162
鼓动的艺术 163
培养典型的艺术 163
抓骨干的艺术 163
传帮带的艺术 163
第八章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学 164
气质 164
性格 164
需要心理 164
动机 164
社会知觉 165
首因效应 165
兴趣 165
激励心理 165
能力 165
近因效应 166
挫折心理 166
从众心理 166
逆反心理 166
暗示心理 166
政治心理 167
宣传心理 167
角色心理 167
心理平衡 167
对比心理 167
创造心理 168
职业心理 168
代间差距 168
团体心理 168
我群感 168
社会助长作用 169
群体凝聚力 169
心理压力 169
心理气氛 169
他群感 169
第九章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与素质 170
企业政工干部队伍 170
政工队伍建设 170
政工干部的培养 170
政工干部的素质 171
政工干部的政治素质 171
政工干部的道德素质 172
政工干部的文化素质 172
政工干部的性格修养 172
政工干部的业务素质 172
政工干部的思想素质 172
政工干部的理论素质 172
政工干部的组织能力 173
政工干部的语言表达能力 173
政工干部的自我调节能力 173
政工干部的文字表达能力 174
政工干部的宣传鼓动能力 174
第八篇 选才与用人第一章人才与人才观 175
人才和人才学 175
人才类型 175
X型人才 176
潜人才和显人才 176
专家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 176
T型人才 176
创造型人才 177
人才价值 177
人才成长规律 177
人才与实践 178
人才与时代 178
人才与机遇 178
现代领导者的人才观 179
人才创造最佳年龄 179
人才波峰与波谷 179
第二章人才识别与选拔 180
实践检验 180
群众路线 180
民主评议 181
张榜招贤 181
专家推荐 181
考试竞赛 182
自荐审任 182
历史分析 182
心理测验 183
面试考察 183
因素判断 183
成就评价 184
纵横比较 184
情景模拟测试 184
第三章人才使用与管理 185
德才兼备 185
任人唯贤 185
能级对应 186
量才使用 186
用当其时 186
互补效应 187
群体结构优化 187
人才结构 187
合理流动 188
用人不疑 188
群体功能 188
用养并重 189
奖惩激励 189
创造力激发 189
人才聘任制 190
第四章人才考核与培养 190
实绩记录法 191
累积记分法 191
考核结构 191
考核种类和程序 191
报告审查法 192
要素分解法 192
对比排队法 192
智力投资 193
教育训练与能力开发 193
党校干校培训 193
知识更新 194
在职进修 194
自学成才 195
基层锻炼 195
政企职责分开 196
第九篇企业改革第一章企业经营机制改革 196
企业经营机制 196
企业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197
经营权与所有权适度分离 197
所有权和经营权 198
企业的法人地位 198
企业活力的源泉 199
企业经营自主权 199
企业留利 199
企业自我发展能力 200
企业约束机制 200
全民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 201
企业经营方式 202
承包经营责任制 202
第二章企业经营方式改革 202
发包主体与承包主体 203
承包基数 203
历史效益平均法 204
同行业“三率”水平参照法 204
基期系数法 204
上交利润定额包干 205
上交利润递增包干 205
比例承包法 205
两保一挂 206
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 206
上交利润超收比例分成 206
单位产品工资含量包干制 207
投入产出包干制 207
亏损包干制 208
企业经营责任制 208
资产经营责任制 209
企业法人承包经营制 209
承租者 210
租赁经营 210
承租者收入 211
租金 211
租赁经营合同担保制度 212
个人租赁 212
合伙租赁 212
全员租赁 212
企业租赁企业 213
租赁市场 213
经济联合体 214
横向经济联系 214
第三章企业横向联合 214
产品集团模式 215
企业群体 215
企业集团 215
行业集团模式 216
混合集团模式 216
职能集团模式 216
企业集团核心层 217
企业集团骨干层 217
资产经营一体化 217
投资中心 218
利润中心 218
财务公司 219
股份制集团公司 219
成本中心 219
企业集团计划单列 220
外向型企业集团 220
国际惯例 220
跨国集团公司 221
规模经济效益 221
生产要素优化组合 222
企业产权转让 222
第四章企业产权转让 222
企业兼并 223
资产划拨式兼并 224
承担债务式兼并 224
出资购买式兼并 224
企业兼并市场 224
企业拍卖 225
债权债务关系 225
企业破产 226
破产界限 226
企业财产组织形式 227
企业产权转让中的职工安置 227
第五章企业财产组织形式改革 227
股份制 228
股份制企业 228
股权设置和股权结构 229
有价证券 229
股份 229
股票 230
股票分类 230
股东大会 231
董事会 231
股东权益 231
股东 231
证券市场 232
监事会 232
股票交易 232
资产评估 233
企业内部股份制 233
企业内外招股的股份制 233
企业之间相互参股的股份制 234
股份合作制 234
中外合资经营的股份制 234
第六章企业内部配套改革 235
企业内部运行机制 235
企业内部配套改革 235
企业组织机构改革 236
干部选举制 236
干部选聘合同制 237
干部任期制 237
干部考核制度 238
民主考评干部 238
企业分配制度改革 239
结构工资 239
计件工资 240
浮动工资 240
劳动分红 241
奖金制度 241
多种用工制度 241
劳动合同制 242
劳动优化组合 242
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 243
划小核算单位 244
厂内银行 244
企业利益共同体 244
工业企业管理 246
多厂性工业企业 246
单厂工业企业 246
第十篇工业企业管理第一章工业企业管理概论 246
工业企业管理的属性 247
工业企业管理职能 247
直线职能制 247
事业部制 248
模拟分散管理 248
矩阵管理方式 248
企业管理基础工作 248
市场细分化 249
市场分析 249
市场占有率 249
市场 249
第二章市场分析和预测 249
市场预测 250
市场预测程序 250
专家预测法 250
简单平均法 251
移动平均法 251
指数平滑法 251
回归分析法 251
工业企业内部环境 252
工业企业经营决策的步骤 252
工业企业经营决策 252
工业企业外部环境 252
第三章工业企业经营决策与计划 252
工业企业经营计划 253
工业企业经营计划的编制程序 253
滚动计划法 254
产品寿命的周期 254
产品销售 254
工业企业销售计划 255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255
促进产品销售的策略 255
生产管理 256
生产管理的基本原则 256
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 256
第四章工业企业生产管理 256
生产过程空间组织原则 257
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 257
生产计划制定的步骤 258
企业生产能力指标 258
生产作业计划制定的内容 258
生产间隔期 258
库存管理 259
在制品定额和物资消耗定额 259
经济批量法 259
生产周期 259
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260
质量管理活动的基本方式 260
产品质量分析方法 260
质量保证体系 261
全面质量管理 261
设备综合管理 261
工业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 262
工业企业资金的运动规律 262
财务管理 262
第五章工业企业财物管理 262
AB C管理法 262
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的管理 263
投资决策的可行性研究 263
投资盈利率法和投资回收率法 264
投资回收期法 264
追加投资回收期法 264
产品开发 264
工业企业财务计划 265
内部收益率法 265
净现值法 265
现值指数法 265
工业企业利润计划 266
工业企业财务收支计划 266
第六章工业企业劳动人事管理 266
工资 266
统计分析法 267
技术测定法 267
工资制度 267
劳动定额 267
经验估工法 267
劳动定额水平 268
工业企业人员的质量因素 268
劳动定员的方法 268
人事管理 268
第七章工业企业科技管理 269
科学研究类型 269
人事考核的方法 269
人事考核的原则和内容 269
能位匹配原则 269
技术开发种类 270
技术开发对象 270
技术开发途径 270
影响技术开发的因素 270
技术生命周期 271
新产品 271
新产品开发程序 271
产品设计管理 271
工业企业技术改造 272
产品工艺管理 272
工业产品质量 272
设备的改造与更新 272
目标管理类型 274
第十一篇现代实用管理技术第一章目标管理与经济决策技术 274
目标管理 274
目标管理的原则 275
目标体系 275
目标管理的程序 276
目标管理成果评价 276
目标管理与经济责任制 277
经济决策 277
确定型决策 277
风险型决策 278
不确定型决策 279
经济决策的程序 279
排队决策法 280
期望值决策法 280
模型决策法 280
决策树法 281
等概率法 283
小中取大法 283
大中取小法 283
第二章投入产出法 283
投入产出表 283
投入产出数学模型 284
全国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的应用 285
直接消耗系数 285
完全消耗系数 285
全国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的应用 286
地区静态投入产出模型的应用 286
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的应用 286
企业静态投入产出模型的应用 287
企业动态(实物——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的应用 287
第三章线性规划 288
线性规划问题 288
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 288
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的标准化 288
可行解与最优解 289
图解法 290
单纯形法 290
人工变量法 290
运输问题 291
下料问题 292
配料问题 292
资源最优利用 292
生产组织与计划问题 293
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 293
影子价格 294
第四章盈亏平衡分析与正交试验法 295
固定成本 295
变动成本 295
盈亏临界点 295
盈亏平衡分析的基本原理 295
盈亏平衡分析的应用 296
正交试验法 298
正交试验的基本步骤 299
正交表原理 299
用正交表设计试验方案 300
试验结果分析 301
网络图 302
网络图绘制的基本原则 302
第五章网络计划技术与价值工程 302
网络图编制步骤 303
网络图的时间计算 303
网络图参数的计算方法 303
关键线路 304
计划的时间优化 304
时间——费用优化 305
时间——资源优化 305
价值 305
价值工程的对象选择原则 306
价值工程 306
价值工程的原则 306
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 306
价值工程的对象选择方法 307
功能 307
功能分析 307
功能评价 308
价值工程成果评价 308
第六章企业诊断 309
企业诊断 309
企业诊断的特点 309
企业诊断的种类 310
企业诊断的原则 310
企业诊断的程序 311
企业领导层的诊断 312
企业诊断的组织 312
企业管理概况的诊断 312
企业生产管理的诊断 313
企业经营管理的诊断 314
第十二篇商业企业管理第一章商业企业管理概论 315
商业企业及其作用 315
商业企业的职能 315
商业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315
商业企业的素质 315
商业企业管理的二重性 316
商业企业管理的任务和职能 316
集体商业企业 316
国营商业企业 316
确定商业企业组织结构的原则 316
商业企业管理的科学化 317
商业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 317
商业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 317
第二章商业企业的计划管理 318
商业企业的计划管理 318
商业企业的计划种类 318
编制商业企业计划的基本方法 318
商业计划的组织执行和检查监督 319
商业企业计划的综合平衡 319
商业市场调查的内容 319
工业品收购和供应业务管理 320
工业品批发企业业务管理的任务 320
第三章商业企业业务管理 320
商业经营决策 320
商业市场预测的内容 320
农副产品收购业务管理的特点 321
农副产品收购、调拨和销售业务管理 321
农副产品收购政策管理 322
零售企业业务的特点和作用 322
零售企业业务管理的基本任务 322
零售企业的种类 322
零售企业商品经营范围的划分 323
零售企业进货业务的管理原则 323
零售企业销售业务管理 323
商业企业营业地点的选择与分布 324
商业零售企业服务质量管理 324
商业企业劳动管理的任务 325
消费需要的调查研究 325
商业企业劳动 325
第四章商业企业劳动管理 325
合理组织职工劳动 326
劳动定额与定员编制 326
提高劳动效率的途径 326
第五章商业企业储运和技术设备管理 327
商业企业仓库管理的基本制度 327
商品库存种类和商品合理库存量 327
商品运输业务管理 327
合理组织商品运输的途径 327
商品运输计划 328
提高营业面积使用效率的意义及方法 328
商业企业物质技术设备的管理 328
商品标准化的内容及实现标准化意义 328
流动资金管理的原则 329
第六章商业企业财务管理 329
商业企业财务管理和任务 329
商业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 329
商品企业经济核算的内容 330
商品流通费用管理的要求 330
降低商品流通费用的主要途径 330
商业企业利润管理的基本要求 330
提高利润水平的途径 330
商业经济核算的组织形式 331
商业经济效益 331
商业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 331
第十三篇企业科技信息、档案管理及教育文化卫生第一章企业科技信息与档案管理 332
科技情报和信息 332
科技情报和信息在生产技术活动中的作用 332
科技情报的搜集和加工整理 332
科技信息的机构与服务 333
科技资料的搜集和管理 333
科技档案在生产技术活动中的作用 334
科技档案的科学管理 334
科技档案 334
科技档案信息开发 335
企业科技档案的机构与服务 336
企业档案管理升级工作 336
第二章企业教育 337
企业教育内容 337
企业教育分类 337
企业教育机构 338
企业教育目的 338
企业管理人员培训 339
新工人培训 339
生产工人岗位培训 339
出国人员培训 340
企业教育与企业长远利益的关系 340
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培训 340
职工文化教育 341
职工政治形势教育 341
职工普法教育 342
职工道德教育 342
企业各类学校的管理 342
职工医院(卫生所、疗养院) 343
企业卫生工作内容 343
企业卫生工作职责、目的 343
第三章企业卫生 343
女工卫生保健 344
职业病与防治 344
劳动卫生 344
工业卫生 344
爱国卫生委员会 345
计划生育 345
工业污染及防治 345
花园式工厂 345
企业文化的需要 346
企业精神的实践 346
企业文化 346
第四章企业文化体育 346
企业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 347
企业文体活动与企业生产的关系 347
企业精神的培养 347
企业文艺活动组织 348
企业体育活动 348
业余文艺演出队和业余体育运动队的管理 348
第五章企业其他管理工作 349
劳动保护 349
“三废”治理 349
基建管理 349
企业福利 350
安全生产 350
企业保险 350
食堂管理 350
托幼管理 350
离、退休人员管理 351
生产事故处理 351
第十四篇经济法与企业法规第一章概论 352
经济法 352
经济法律关系 352
经济法规 353
法人 353
法定代表人 354
代理 354
法律责任 354
经济法律事实 355
合法经济行为 355
可以撤销的经济法律行为 356
违法经济行为 356
经济纠纷诉讼程序 356
经济仲裁 357
经济检察 358
第二章企业法 358
企业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358
企业的权利和义务 358
厂长的权限 359
对厂长的处罚 359
企业和政府的关系 360
违反企业法的法律责任 360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361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 361
债权人会议 362
企业破产宣告 362
企业破产清算 362
企业破产申请 362
第三章经济合同 363
经济合同 363
经济合同主要条款 363
签订经济合同的基本条件 364
经济合同的法律约束力 364
无效经济合同 364
经济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364
违反经济合同的责任 365
公证制度 365
购销合同 366
加工承揽合同 366
建设工程承包合同 367
货物运输合同 367
仓储保管合同 368
财产保险合同 368
借款合同 369
财产租赁合同 369
联营合同 369
承包合同 369
技术合同的订立 370
技术合同法 370
第四章技术合同 370
租赁经营合同 370
技术合同的履行 371
技术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371
无效技术合同 372
技术开发合同 372
技术转让合同 372
技术咨询合同 373
技术服务合同 373
技术合同争议的调解、仲裁和诉讼 374
《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 374
《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 375
《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的规定》 375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劳动管理规定》 376
《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 376
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规定 377
关于对排放污物单位的管理规定 377
关于征收排污费的规定 378
关于防治水污染的规定 378
关于防治大气污染的规定 379
关于工业企业环境保护考核的规定 379
关于工矿企业治理“三废”污染开展综合利用的规定 379
关于环境保护法律责任的规定 380
专利权 381
关于专利权归属问题的规定 381
专利申请 381
专利法 381
第六章专利、商标与产告法规 381
授与专利权的条件 382
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383
专利权转让 383
专利许可证贸易 383
侵犯专利权 383
商标法 384
商标的构成与禁用 384
商标注册制度 384
商标权 384
违反专利法的法律责任 385
侵犯商标权 385
商标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385
广告法 385
税收法律关系 386
税法 386
违反广告法的法律责任 386
第七章税法 386
利改税 387
纳税登记和申报 387
违反税法行为 387
违反税法的法律责任 388
产品税 388
增值税 389
营业税 390
国营企业所得税 390
国营企业调节税 391
建筑税 391
资源税 391
会计法 392
第八章企业财务与审计法规 392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 392
会计的职责 393
会计人员的权限 393
会计监督 393
违反会计法的法律责任 394
审计法 394
审计机关的任务和职权 394
内部审计监督制度 395
第九章对外贸易法规 396
国际贸易法 396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396
涉外经济合同法 396
进出口商品检验条例 397
国际经济贸易争议的处理 397
出口许可制度暂行办法 398
进口货物许可制度暂行条例 399
外汇管理法 399
第十章与国家工作人员职务有关的犯罪 400
经济犯罪 400
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 401
贪污罪 401
挪用公款罪 402
非法所得罪 402
隐瞒境外存款罪 402
贿赂罪 403
泄露国家机密罪 403
走私罪 404
玩忽职守罪 404
报复陷害罪 404
投机倒把罪 405
重大责任事故罪 405
假冒商标罪 405
偷税、抗税罪 406
第十五篇企业公关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论 407
公共关系 407
公共关系的公众 407
公共关系工作原则 408
公共关系工作步骤 408
企业公关调查的内容 408
公共关系计划 409
公共关系调查方法 409
公关计划实施媒介 410
公关信息 410
公共信息传播 410
公共关系活动效果评价 411
第二章公共关系机构 412
公共关系机构设置的原则 412
公共关系组织内部分工 412
公共关系部 412
公共关系公司 412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 413
珠海经济特区公共关系公司 413
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 413
公共关系顾问 413
国际公共关系协会 414
欧洲公共关系联盟 414
美国公共关系协会 414
英国公共关系协会 414
第三章企业内部公关 414
员工关系 414
演讲技巧 415
交谈技巧 416
调解技巧 416
摆脱困境的技巧 416
日常基本礼节 417
人际关系控制 417
处理群体冲突的技巧 418
转变人态度的技巧 419
对待受挫折者的技巧 420
强化技巧 420
第四章企业外部公关 421
处理企业外部公共关系的原则 421
社交的基本技巧 421
接待技巧 422
谈判技巧 422
处理与消费者关系的技巧 422
公共关系广告 423
赞助与捐赠 423
展览会 423
公关人员的基本技能 424
公关人员的基本素质 424
第五章公关人员的选拔培养和职业规范 424
记者招待会 424
公关人员选拨的原则 425
公关人员素质测评 425
公关人员培训1 426
国际公共关系协会行为准则 426
中国长城饭店公共关系人员基本职责 427
英国公共关系协会职业行为准则 427
美国公共关系协会职业规范守则 428
美国公共关系顾问协会公共关系顾问工作准则 428
第十六篇企业外经外贸第一章国际金融 430
国际货币体系 430
外汇 430
外汇汇率 430
普通提款权 431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43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431
特别提款权 432
国际清偿能力 432
国际金融市场 432
国际资本市场 433
国际货币市场 433
欧洲美元市场 433
亚洲美元市场 433
协定贸易 433
外汇头寸 434
外汇市场 434
证券市场 434
进口押汇 435
租赁 435
买方信贷 435
出口押汇 435
卖方信贷 435
出口信贷 435
代理托收 436
信用卡 436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436
国际开发协会 437
亚洲开发银行 437
贸易差额 438
中介贸易 438
寄售贸易 438
直接贸易 438
对外贸易 438
第二章国际贸易 438
转口贸易 438
自由贸易 439
保护贸易 439
关税壁垒 439
非关税壁垒 439
进口许可证制 440
出口许可证制 440
进口配额制 440
报复关税 441
普通优惠制 441
特惠关税 441
保护关税 441
关税 441
自动出口限额制 441
最惠国待遇 442
关税同盟 442
反倾销税 442
反补贴税 443
贸易协定 443
支付协定 443
贸易议定书 443
易贷贸易 444
补偿贸易 444
租赁贸易 444
技术贸易 444
国际市场价格 445
价格术语 445
许可证贸易 445
国际贸易惯例 446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446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446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446
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 447
自由贸易区 447
自由港 447
出口加工区 447
还盘 448
发盘 448
询盘 448
第三章进出口业务 448
接受 449
买卖合同 449
提单 449
溢短装条款 449
离岸价格 450
到岸价格 450
离岸加运费价格 450
船边交货价格 450
期货价格 450
汇付 451
记帐结算 451
托收 451
分期付款 451
支付方式 451
现货价格 451
现汇结算 451
商业信用证 452
购买证 452
包销 452
定销 452
独家代理 453
一般代理 453
招标 453
投标 453
拍卖 453
追索权 453
第四章中国对外贸易 454
我国对外贸易统制 454
仲裁 454
索赔 454
对外贸易计划 455
对外收购价格政策 455
出口商品税收政策 455
出口信贷政策 456
出口工业品生产专项贷款 456
引进国外技术设备的国内配套贷款 456
短期外汇贷款 457
地方周转外汇 457
外汇留成 457
我国对外贸易经营管理体制 458
进出口许可证制度 458
出口许可证管理 458
进口许可证制度 459
申领出口许可证须知 459
外贸出口代理制 460
出口商品的出口成本和外汇收入 460
“水货” 460
出口商品的换汇成本和创汇率 461
出口商品盈亏率 461
第五章经济组织 461
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461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462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462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462
石油输出国组织 462
欧洲经济共同体关税同盟 463
欧洲经济共同体 463
经济互助委员会 464
中国银行 464
中国投资银行 464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464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咨询公司 465
中国国际经济咨询公司 465
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总公司 466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466
中国技术进口总公司 466
中国租赁有限公司 466
华润公司、南光公司 467
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 467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467
中国海外贸易有限公司 467
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 468
中国外轮代理总公司 468
条六章中国外贸关系 468
中国与中东地区贸易关系 468
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关系 468
中国与拉丁美洲贸易关系 469
中国与非洲地区贸易关系 469
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贸易关系 469
中国与东欧国家贸易关系 470
中国与瑞士贸易关系 470
中国与奥地利贸易关系 470
中国与新西兰贸易关系 471
中国与澳大利亚贸易关系 471
中国与苏联贸易关系 471
中国与日本贸易关系 472
中国与美国贸易关系 472
中国与加拿大贸易关系 473
中国内地与香港贸易关系 473
中国内地与澳门贸易关系 473
中国内地与台湾贸易关系 473
中国与南朝鲜贸易关系 474
第十七篇信息与现代科技第一章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 476
信息科学 476
信息技术 476
遥感技术 477
激光技术 477
全息摄影 477
光纤通信 478
激光通信 478
卫星通信 479
电子计算机 479
硬件、软件 479
集成电路 480
生物元件 480
人工智能 480
机器人 481
专家系统 481
工业自动化 481
办公自动化 482
第二章现代科学与新技术革命 482
科学 482
相对论 483
模糊数学 483
运筹学 483
量子力学 484
分子设计 484
大爆炸宇宙学 485
板块构造学说 485
科学革命 486
技术 486
现代科学技术特点 487
科学发展规律 487
新技术革命 488
工业革命 488
信息革命 489
知识密集型产业 489
无机非金属材料 490
金属材料 490
第三章材料科学与能源技术 490
材料科学 490
高分子材料 491
信息材料 491
能源材料 491
复合材料 492
能源科学技术 492
传统能源和新能源 492
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493
核能 493
海洋能 494
氢能 494
地热能 494
太阳能 494
生物能 495
第四章空间科学与海洋开发 495
空间科学技术 495
火箭技术 495
人造卫星 496
航天飞机 496
航天站 496
宇宙探测器 497
空间工业 497
海洋开发 497
海洋资源 498
海洋油气开采技术 498
深海采矿 499
海水增养殖技术 499
海洋能发电 499
第五章生物科学与生物工程 500
生物科学 500
蛋白质 500
核酸 500
中心法则 501
中性突变进化学说 501
生物工程 501
基因工程 502
细胞工程 502
发酵工程 503
仿生学 503
酶工程 503
第六章生态科学与环境保护 504
生态科学 504
生态系统 504
生态平衡 505
十分之一定律 505
自然保护 505
环境科学 506
环境污染 506
热岛效应 507
温室效应 507
环境保护 507
环境自净作用 508
工业生产的生态设计 508
生态经济学 509
生态农业 509
第七章横断科学与软科学 510
横断科学 510
系统论 510
信息论 511
控制论 511
耗散结构理论 512
协同学 512
突变理论 512
超循环理论 513
软科学 513
管理科学 514
科学学 514
政策科学 515
决策科学 515
现代咨询学 516
未来学 516
第十八篇企业公文第一章企业公文综述 518
公文 518
文书 518
文件 518
公文的特点 518
公文的分类标准 519
文种 519
通用公文 519
专用公文 519
行文 519
多级行文 520
越级行文 520
通行行文 520
联合行文 520
上行文 520
平行文 520
下行文 520
逐级行文 520
第二章企业通用公文 521
命令(令) 521
指令 521
决定 521
决议 522
指示 522
公告 523
通告 523
布告 523
通知 524
通报 524
报告 525
请示 525
批复 526
函 526
会议纪要 527
计划 528
规划 528
总结 528
调查报告 529
闭幕词 530
讲话稿 530
开幕词 530
贺词 531
章程 531
条例 531
规定 531
细则 532
办法 532
提案 532
第三章企业专用公文 532
广告 532
合同 533
招标书 534
投标书 534
协议书 534
催款书 535
产品说明书 535
审计报告书 535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536
可行性研究报告 536
市场预测报告 537
刑事诉状 537
民事诉状 537
申诉状 538
答辩状 538
考察报告 538
实验报告 538
请柬 539
专利说明书 539
科学技术成果报告 539
科学技术成果鉴定书 539
电视新闻稿 540
咨询信 540
聘书 540
第四章企业公文签发与处理 540
阅文 540
批文 540
分送 540
办文 541
拟办 541
批办 541
承办 541
转办 542
办复 542
催办 542
注办 542
传阅文件的处理 543
轮辐式传阅 543
接力式传阅 543
催阅 543
第五章企业公文撰制 543
公文撰拟原则 543
公文撰制程序及撰制者修养 543
公文规范化 544
主旨 544
事由 544
撰拟 545
拟议 545
修改 545
交拟 545
审核 546
签发 546
公文笔法 546
一文一事 547
第六章企业公文用语 547
公文语言特色 547
简称用语 547
经办用语 548
开端用语 548
综合用语 548
期请用语 548
引叙用语 549
敬语 549
雅语 549
结尾用语 549
称谓用语 549
征询用语 549
表态用语 549
批转用语 549
承启用语 549
模糊用语 550
苟简 550
穿靴戴帽 550
上海柴油机厂 552
大连冷冻机厂 552
哈尔滨锅炉厂 552
第十九篇优秀企业第一章国家首批一级企业 552
国营二三四厂 553
常州拖拉机厂 553
沈阳变压器厂 553
常州柴油机厂 554
上海无线电十八厂 554
大连显像管厂 555
上海无线电二厂 555
上海电视一厂 556
国营长虹机器厂 556
国营南京无线电厂 556
中山洗衣机厂 557
英雄金笔厂 557
威海市地毯一厂 558
民丰造纸厂 558
大连第五塑料厂 558
上海自行车三厂 559
上海缝纫机一厂 559
上海协昌缝纫机厂 560
上海第十七棉纺织厂 560
苏州东吴丝织厂 560
上海嘉丰棉纺织厂 561
国营无锡市协新毛纺织染厂 561
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染料厂 562
上海正泰橡胶厂 562
上海化工厂 562
首都钢铁公司 563
鞍山钢铁公司 563
吉林铁合金厂 564
上海第三钢铁厂 564
上海第五钢铁厂 564
东北轻合金加工厂 565
沈阳冶炼厂 565
葫芦岛锌厂 566
辽宁电子铝箔厂 566
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塑料厂 566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合成橡胶厂 567
大连石油七厂 567
长岭炼油化工厂 568
齐鲁石油化工公司第二化肥厂 568
大连船用柴油机厂 568
上海广播器材厂 569
山东新华制药厂 569
第二章1989年度全国企业管理优秀奖(金马奖)获奖企业 570
山西大同矿务局 570
东北制药总厂 570
上海正泰橡胶厂(见562页) 570
望亭发电厂 570
青岛电冰箱总厂 571
武汉钢铁公司 571
株洲冶炼厂 571
铁道部眉山车辆工厂 572
邮电部成都电缆厂 572
西北第五棉纺织厂 573
沈阳电缆厂厂长徐有泮 574
第二十篇中外著名企业家第一章中国机械、电子系统企业家 574
辽宁省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赵希友 575
国营南京无线电厂厂长陈祥兴 575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耿昭杰 576
哈尔滨锅炉厂厂长迟建福 577
西安飞机制造公司总经理邵国斌 578
大连显像管厂厂长刘金堂 578
沈阳变压器厂厂长左长林 579
沈阳飞机制造公司总经理唐乾三 580
大连冷冻机厂厂长张和 580
沈阳第一机床厂厂长黄铭亮 581
上海液压件三厂厂长贾柄灿 581
沈阳水泵厂厂长卢沛锋 582
大连造船厂厂长王有为 582
大连电机厂厂长孙溥 583
沈阳重型机器厂厂长黄松涛 583
第二章中国能源、交通、建筑系统企业家 584
烟台港务局局长朱毅 584
山西潞安矿务局局长尚海涛 585
牡丹江铁路分局局长王瑞章 585
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王志武 586
铁道部沈阳桥梁工厂厂长于龙仁 586
沈阳市第三建筑公司经理王信明 587
大连机车车辆工厂厂长傅纯力 588
沈阳公路客运总公司总经理夏任凡 588
第三章中国冶金、化工、建材系统企业家 588
青岛橡胶九厂厂长汪海 588
洛阳玻璃厂厂长祝友文 589
沈阳冶炼厂厂长黄永敬 590
天津碱厂厂长蔡超群 590
沈阳轧钢厂厂长高嵩山 591
第四章中国轻工、制药、商业系统企业家 592
西北国棉五厂厂长应治邦 592
武汉市武汉商场总经理毛冬声 592
东北制药总厂厂长赵烽 593
沈阳市联营公司总经理王云峰 594
沈阳市金属家俱厂厂长张克树 594
第五章中国民族企业家和海外华人企业家 595
中国大久、永利公司创办人范旭东 595
南洋华人企业家陈嘉庚 595
中国民生实业公司创办卢作孚 596
中国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 597
香港企业家霍英东 598
中国香港环球航运集团主席包玉刚 598
美国王安实业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安 599
第六章外国企业家 599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最高顾问松下幸之助 599
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株式会社社长土光敏夫 600
日本索尼公司董事会主席盛田昭夫 601
日本本田有限公司最高顾问本田宗一郎 601
美国西方石油股份公司董事长哈默 602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总经理福特 603
美国洛杉矶奥运会经营者尤伯斯 603
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艾柯卡 604
法国卡丹集团创办人卡丹 605
汉字笔划目录索引 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