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动学 1
275.动体之行动 1
276.圆行动 5
277.刻白尔律 5
278.刻白尔第三律之修正 7
279.由刻白尔定律得有三项断语 8
280.由月之行动证明重力 8
281.圆锥体切面 9
282.二体算题 11
第十九章 三体算题 摄动之几何诠释 月理 潮汐 39
283.三体算题 39
284.摄动 39
285.行动之微分方程式 40
286.根数之变异 46
287.画图推定诸根数 48
288.摄动力之分力 49
289.垂力之摄动影响 50
290.切力之影响於长径者 51
291.切力之影响於长轴线者 52
292.切力之影响於偏心率者 52
293.法力之影响於长径者 53
294.法力之关於长轴线者 53
295.法力之关於偏心率者 54
296.总表 55
297.阻碍物之摄动影响 56
298.起於中体微扁之摄动 56
299.第三物体摄动力之几何分解法 58
300.用解析数学法分解第三体之摄动影响 60
301.交点之摄动 64
302.交角之摄动及摄动加速度在行动平面内之分体 66
304.周期之摄动 68
303.长径之摄动 68
305.年差 69
306.平速长差 69
307.二均差 72
308.角差 76
309.长轴线之行动 77
310.两心差之摄动 81
311.出差 82
312.告司推算长差之法 83
313.海面因潮汐成长椭圆体 84
314.潮汐之升力 86
315.潮汐之波动理 87
316.自由波动及强迫波动 87
317.同潮时线 88
318.潮波之行程 88
320.潮之高度 90
319.河潮 90
321.潮波之折反及冲撞 91
322.湖潮及岛海之潮 91
323.地之坚度 91
324.潮对地球自转之影响 92
325.潮对月球行动之影响 93
326.行星总论及摄动 94
327.诸行星去日相对之距离 94
第二十章 行星总论及摄动 94
328.周期 97
329.视行 98
330.天空行星之属地心行动 99
331.行星在天球上之视行 99
332.行星对日在天空位置之行动 101
333.多禄某之太阳系行动学说 102
334.考白尼之太阳系行动学说 103
335.第谷之太阳系行动学说 103
336.行星轨道之根数 104
337.属地心位置 106
338.观测之间求法 106
339.属日心位置 107
340.属日心位置与属地心位置之推算 107
341.周期之测定 113
342.求星之去日距离(以地日距离为单位) 114
343.测最大偏角定内行星之平均星日距 116
344.求金水二星之留点 116
345.轨道之推定 119
346.推算轨道之公式 122
347.行星摄动 132
348.周期差 136
349.长差 136
350.交点行 136
351.交角之变 141
352.岁差章动 144
353.长径之摄动 146
354.两心差之摄动 149
355.行星道长径之行 152
356.诸行星相摄动 154
357.月道长径行之理可以器显之 156
358.逐时经纬度之差(附海王星之发见史) 157
359.用解析数学法分解摄动 174
360.行星直径 213
361.面积及体积 213
362.行星有卫星者之质量 214
363.行星无卫星者之质量 215
364.密度 215
370.行星之卫星 216
369.行星现於分光器上之特徵及反光力 216
368.远镜对於表面特徵之研究 216
367.轴之倾斜 216
366.行星之扁度 216
365.表面上重力 216
371.何木包尔特之行星分类 217
372.推内外星道大小之简法 217
第二十一章 行星分论 220
373.水星 220
374.距离,光及热 220
375.周期 220
376.古时之记载 221
377.斜度 222
378.直径,表面积及容积 222
379.质量,密度及表面重力 222
380.反光力 222
381.远镜中所见星之外观及位相 222
383.水星掠日 223
382.大气 223
384.金星 224
385.距离,周期及轨道斜角 224
386.直径,面积及容积 225
387.质量,密度及重力 225
388.位相 225
389.最大光度 225
392.大气 226
391.反光力 226
390.表面标记及自转 226
393.卫星 227
394.金星掠日 227
395.掠日之复至期 227
396.火星 228
397.星去地距离 228
402.自转 229
400.位相 229
401.反光力 229
399.质量,密度及重力 229
398.直径,面积及容积 229
403.星之赤道交星道面之斜角 230
404.两极之低扁 230
405.远镜中星之外观及表面标记 230
406.大气及温度 231
407.卫星 232
408.小行星 233
409.探索方法 238
410.小行星之轨道 238
411.小行星之体质 239
412.爱神星 239
413.小行星之来源 240
414.水星内之行星及黄道光 240
415.木星轨道 241
416.周期 242
417.直径,面积及容积 245
418.质量,密度及表面重力 245
419.位相及反光力 245
420.自转,自转之轴及季候 246
421.在远镜中之外观 246
422.温度 246
423.大气 247
424.卫星 247
425.卫星之平均行动间及黄经间之关系 247
426.木星之月食 248
427.光差 250
428.卫星之自转 251
429.土星轨道及周期 251
432.自转 252
433.星面标记,反光力及彩色带 252
430.直径,面积及容积 252
431.质量,密度及重力 252
434.光环 253
435.光环之大小 254
436.光环之位相 254
437.土星光环 257
438.卫星 257
439.天王星 259
441.轨道之大 260
440.卫星 260
442.星之外观 261
443.卫星 261
444.太阳系之比拟 261
445.行星面之生物 261
446.冥王星 262
第二十二章 彗星 275
447.彗星形状 275
448.彗星行动及轨道 276
450.彗之再现 278
449.彗之大小 278
451.昔见之彗 281
452.周时小之彗 282
453.迪未谷彗 285
454.勃陆孙彗 286
455.彼得彗 286
456.1843年之大彗 286
458.1882年之大彗星 289
457.杜捺底测得第三大彗 289
459.1892年侯尔木斯发见之彗 290
460.彗星之名称 290
461.彗尾之分三种 291
462.彗之来源 291
463.彗星彩色带 292
467.彗道长径方向 293
466.彗之逆行 293
465.彗尾之讨论 293
464.因测彗而推行星质量 293
第二十三章 恒星 297
468.恒星 297
469.恒星大小之等级 297
470.光比及星等之绝对尺度 299
471.远镜大小与其能见之最小星等级之关系 300
472.星之自行 300
473.星之真行 301
474.日之自行 304
475.星之视差及距离 308
476.恒星距离之单位(光年) 313
477.星之绝对光等 314
478.星之真径,光度及实光 314
479.变星 316
480.恒星之彩色带 321
481.双星及聚星 323
482.联星 327
483.联星轨道 328
484.古人之测算联星轨道 330
485.南门二及天津增二十九之轨道 332
486.联星之色 333
487.星团 333
488.星云 336
489.诸椭圜星云 340
490.天琴座星云 340
491.行星状星云 341
492.双星云 341
493.有法形之星云 342
494.无法形之星云 342
495.涡旋状之星云 345
496.墨吉兰尼克云 345
497.星云之变异 346
498.星云彩色带 348
499.天河 349
第二十四章 陨石 流星 365
500.陨石及流星 365
501.流星群 367
502.流星道之解法 370
503.流星道交角 370
504.流星道与但白勒之彗星道 371
505.流星道与1862年大彗星道之比较 373
506.陨石流星群加於地之影响 373
第二十五章 宇宙创造论 376
507.宇宙创造论 376
508.行星系 376
509.拉普拉瑟学说(星云学说) 377
510.拉普拉瑟学说之修改 378
511.特洛卜立阶之解释天王海王二星之奇异自转 379
512.费易之修改星云学说 380
513.潮动转化学说 381
514.由日月行星之冷热而得之证明 381
515.日体收缩之速率 382
516.太阳系已往之年龄 382
517.太阳系将来之寿命 383
518.恒星,星团及星云 383
519.现世宇宙局势能否永久存在 384
520.拉克亚流星学说 384
521.太阳系的新学说 385
522.宇宙创造论之精进及新学说 389
附表 401
附录 475
(甲)岁差 自行 章动 光行差 恒星岁周视差 475
(乙)黄道斜角及星之绝对赤经纬之测定 527
(丙)弧三角公式 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