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1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学习方法 1
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1
二、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1
目录 1
§2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2
一、中心投影法 2
二、平行投影法 2
第一章 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 6
§1-1 制图用具及其使用方法 6
二、图板与丁字尺 7
七、用已知圆弧连接两相交直线 (2 7
一、铅笔 7
三、三角板 8
四、分规 9
五、圆规 10
六、墨线笔 11
七、曲线板 12
八、比例尺 12
§1-2 绘图方法 13
一、绘图前的准备工作 13
二、画底稿 13
三、铅笔加深底稿 13
§1-3 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13
一、图纸幅面尺寸、图框格式、标题栏(GB4457.1—84)(代替GB126—74) 13
二、比例(GB4457.2—84)(代替GB126—74) 15
三、字体(GB4457.3—84)(代替GB126—74) 16
四、图线(GB4457.4—84)(代替GB126—74) 18
五、尺寸注法(GB4458.4—84)(代替GB126—74) 20
§1-4 几何作图 24
一、圆的三等分 25
二、圆的五等分 25
三、圆的六等分 25
四、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 26
五、作两圆的外公切线 26
六、作两圆的内公切线 27
九、已知椭圆的长、短轴,用四心法作椭圆 28
八、作一圆弧(半径为R)与两已知圆弧相切 28
§1-5 斜度和锥度的画法 29
一、斜度 29
二、锥度 29
§1-6 平面图形的绘制 30
一、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31
二、平面图形中的圆弧分析 31
三、平面图形画法举例 32
第二章 点的投影 34
§2-1 点的两面投影 34
一、两面投影体系的建立 34
一、三面投影体系的建立 35
§2-2 点的三面投影和坐标 35
二、点的两面投影规律 35
二、点的三面投影规律 36
三、特殊位置点的投影图 37
四、已知点的二面投影求第三面投影 38
五、点的投影和直角坐标的关系 38
六、读点的投影图 40
七、两点的相对位置和重影点 40
§2-3 点的投影一次换面 41
一、点在V1面上的新投影 41
二、点在H1面上的新投影 42
思考题 43
一、一般位置直线 44
第三章 直线的投影 44
§3-1 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点 44
二、投影面平行线 45
三、投影面垂直线 46
四、读直线的投影图 47
§3-2 求直线的实长及其对投影面的倾角·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 47
一、用直角三角形法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和对投影面的倾角 47
二、直线上的点 49
三、直线投影的一次换面——用换面法求线段实长和对投影面的倾角 50
*§3-3 直线的迹点 52
一、迹点的投影特点 52
一、平行二直线 54
§3-4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54
二、直线迹点的求法 54
二、相交二直线 55
三、交叉二直线 57
§3-5 直角投影定理 57
§3-6 点和直线投影的二次换面 59
一、点投影的二次换面 59
二、直线投影的二次换面 59
思考题 61
一、用几何元素表示平面 63
二、用平面的迹线表示平面 63
§4-1 平面的表示法 63
第四章 平面的投影 63
§4-2 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 64
一、投影面垂直面 64
二、投影面平行面 65
三、一般位置平面 66
四、读平面的投影图 67
§4-3 平面内的点和直线·平面的投影换面 67
一、平面内的点和直线 67
二、平面内的投影面平行线 70
三、平面内的最大斜度线 71
四、平面投影的换面 72
思考题 74
一、直线与平面平行 75
§5-1 直线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 75
第五章 直线与平面的相对位置·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75
二、平面与平面平行 77
§5-2 直线与平面相交·平面与平面相交 79
一、特殊位置情况 80
二、一般位置情况 82
§5-3 直线与平面垂直·平面与平面垂直 85
一、直线与平面垂直 85
二、平面与平面垂直 89
§5-4 度量问题 91
一、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91
二、两平面夹角 91
三、交叉二直线的最短距离 92
思考题 93
第六章 曲线与曲面 95
§6-1 曲线及其投影 95
一、曲线的形成和分类 95
二、曲线的投影 95
三、曲线在某一点处的切线 96
四、常见曲线的投影 96
§6-2 曲面及其投影 100
一、曲面的形成和分类 100
二、曲面的投影 101
思考题 108
一、棱柱 109
§7-1 平面立体 109
第七章 立体 109
二、棱锥 110
§7-2 曲面立体 112
一、圆柱 112
二、圆锥 113
三、圆球 114
四、圆环 115
思考题 115
第八章 截交线 117
§8-1 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 117
一、利用圆柱面投影的积聚性求截交线 119
§8-2 平面与回转体相交 119
二、利用截平面投影的积聚性求截交线 122
§8-3 直线与立体的贯穿点 127
§8-4 零件表面的截交线 129
思考题 131
第九章 相贯线 133
§9-1 利用圆柱面投影的积聚性求相贯线 133
§9-2 利用辅助平面法求相贯线 135
§9-3 利用辅助球面法求相贯线 141
§9-4 相贯线的特殊情况及常见相贯线的变化趋势 143
§9-5 零件上的相贯线 146
思考题 148
一、作展开图的几种方法 149
§10-1 可展表面的展开 149
第十章 展开图 149
二、平面立体的展开 150
三、曲面立体的展开 151
§10-2 不可展表面的近似展开 155
一、球面的近似展开 155
二、环面的近似展开 156
三、正螺旋面的近似展开 156
思考题 158
第十一章 组合体 159
§11-1 组合体的画法 159
一、概述 159
三、组合体三面视图的画法 162
二、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162
四、画图举例 165
§11-2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165
一、尺寸标注要齐全 165
二、尺寸标注要清晰 172
§11-3 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 173
一、用形体分析法读图 173
二、用线面分析法读图 173
三、已知组合体的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175
*§11-4 斜面体的画法 178
*§11-5 第三角投影简介 181
思考题 182
二、轴向变形系数 183
一、轴测投影的形成 183
第十二章 轴测投影 183
§12-1 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 183
三、轴测投影的基本性质 184
四、轴测投影的分类 184
§12-2 正轴测投影图 184
一、正等轴测投影图 184
二、正二等轴测投影图 194
§12-3 斜二等轴测投影图 196
一、斜二测图的轴向变形系数和轴间角 196
二、圆的斜二测图画法 197
三、斜二测图的画法 197
一、轴测图的剖切方法 198
§12-4 轴测图的剖切画法 198
二、轴测剖视图的画法 199
§12-5 轴测图的选择 201
一、轴测投影方向的选择 201
二、三种轴测图的比较 203
思考题 205
附录Ⅰ 206
绕垂直轴旋转 206
一、点的旋转 206
二、直线的旋转 206
三、平面的旋转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