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前言 1
第一章 西方教育科学思潮的演变 1
第一节 康德:教育科学思潮的先声 4
第二节 赫尔巴特:教育“科学化”的尝试 9
第三节 20世纪初:“教育科学运动” 17
第四节 杜威与皮亚杰:当代西方教育科学观 28
第五节 西方当代关于教育科学性质之争 44
第二章 西方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论 53
第一节 西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之源——培根 53
的“归纳法” 53
第二节 实证主义方法论 57
第三节 实证主义变种之一:教育理论“心理学 67
化” 67
第四节 实证主义变种之二:教育“技术化” 77
第五节 对实证主义的扬弃:新近的趋势 87
第三章 中国教育科学思潮 104
第一节 中国教育科学的兴起 104
第二节 1949—1966:从教育科学的“以俄为 111
师”到“中国化” 111
第三节 1977年至今:中国教育科学的新发 117
展 117
第四节 简短的评述 134
第一节 教育科学的性质 137
第四章 教育科学的性质与方法论 137
第二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149
第五章 教育科学的范畴建构 152
第一节 教育科学范畴的规定性 152
第二节 教育科学范畴的抽象思路 155
第三节 教育科学范畴体系的有机构成 161
第四节 关于教育的一般性理论假设 163
第六章 知识与能力 171
第一节 历史起点和演变线索 171
第二节 概念的界定 173
第三节 知识和能力的区别 180
第四节 知识和能力的相互转化 189
第一节 历史起点和演变线索 201
第七章 认知与情感 201
第二节 概念的界定 210
第三节 认知与情感的区别 217
第四节 认知与情感的相互转化 226
第八章 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 244
第一节 历史起点和演变线索 244
第二节 概念的界定 250
第三节 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相互转化 254
附录1 当代中国教学观的嬗变:三种趋势 260
附录2 人的发展和教育:假设及构想 275
附录3 教育过程的机制和形态 296
——从教育范畴的抽象到教育形态的具体之分析 307
后记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