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1
前言: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想了解华为? 11
序一:华为之所以成为华为 刘洲伟 11
序二:本土领袖 全球地位 牛文文 12
序三:沉默的中国力量 方兴东 14
序四:从钱的奴隶变成钱的主人 茅于轼 16
上编 华为真相 19
第一章 技术策略 21
1992年:疯狂年代的“孤注一掷” 22
“七国八制”乱中华 25
任正非:失败了我只有跳楼 28
C C08机首战义乌 29
政策扶持,“巨大金中华”崛起 30
万门机打开农话市场 32
北京研究所——技术道路上的里程碑 36
技术“拿来主义” 39
思科怒告华为侵权 42
“压强战术”狙击国内对手 46
两大创新之痛 52
第七章 过冬 57
第二章 市场攻伐 61
100∶1的“人海战术” 62
不计成本——不敢花钱的干部不是好干部 64
价格进攻——击杀对手 67
“客户关系就是核心竞争力” 68
从“喝酒+回扣”到“咨询+营销” 72
坚持“普遍客户”原则 75
与客户(电信局)成立合资公司 76
第八章 跨国营销与中国外交 77
防止大Sales——办事处非本地化策略 78
第三章 人才秘技 83
万人招聘震撼全国 84
“魔鬼训练” 89
对人才进行包装 93
第四章 资金链 101
“高利贷”时期 102
朱镕基一言“救”华为 103
电信局为何纷纷为华为担保 104
资金暗道:邮电职工持股会 105
“员工持股”一箭双雕 106
上市谜局 116
第五章 华为基本法 125
初衷并非基本法 126
转向“管理大纲” 130
反思三大问题 131
把讨论引向深入 133
第六章 管理突围 143
乱世英雄的年代 143
改革从人力资源开始 144
IPD——新的改革火花 148
2000:.COM的最后疯狂 157
“冬天”冷得出奇 159
《北国之春》呼唤创业精神 159
出卖“安圣”的真相 167
裁员、裁员、再裁员 168
回归传统企业竟争要义 169
从香港出发 177
长达七年的俄罗斯之旅 180
十年磨一剑——进军美国 184
外交路线就是销售路线 186
经济:外交的基础和先导 190
中编 任正非 199
父亲:记住知识就是力量 201
第一章 人生 201
贫穷:成功者的“第一桶金” 204
长子情结 208
第二章 思想 213
寻求主流价值观认同 213
保卫知识产权 217
智慧驾驭媒体 219
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 223
任正非与柳传志背景比较 226
群众路线与群众运动 228
思想工作是精神生产力 229
任氏管理思想基础——辩证法 231
“没有独裁,民主不可能生长” 233
管理如何回答个性 234
渐进式改革 236
华为动力——“耗散结构” 237
第三章 财富 239
财富秘闻 239
下编 华为批判 251
第一章 管理批判 253
中间层断裂 254
分权的挑战 261
人治之下 267
“一把手”与制度 272
第二章 文化批判 277
战争文化 278
斗争文化 281
紧跟主流文化 284
封闭文化 288
第三章 人性批判 291
任正非和他的100多位“二把手” 292
“无情”大将李一男 295
红颜知己孙亚芳 298
思想家的“接班人”难题 300
华为简史 304
后记:写华为是我三年来的“预谋”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