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题型解读 1
第一部分 教师职业道德 10
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10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特点及价值蕴含 10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12
第二章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14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概述 14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养成 16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19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概述 19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法 19
第四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范畴及规范 21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21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23
第三节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26
第二部分 教育学 34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34
思维导图 34
第一节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34
第二节 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 45
试水招教 56
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 60
思维导图 60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60
第二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 68
试水招教 77
第三章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79
思维导图 79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79
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85
第三节 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 93
第四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98
试水招教 103
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 106
思维导图 106
第一节 教师及其职业素养 106
第二节 学生 122
第三节 师生关系 127
试水招教 133
第五章 德育 136
思维导图 136
第一节 德育概述 136
第二节 德育内容 139
第三节 德育过程 141
第四节 德育原则 144
第五节 德育模式 148
第六节 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150
试水招教 155
第六章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158
思维导图 158
第一节 班级与班级管理 158
第二节 良好班集体的培养 164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概述 166
试水招教 172
第七章 课外、校外教育 175
思维导图 175
第一节 课外、校外教育概述 175
第二节 课外、校外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176
第三节 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与要求 178
第四节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180
第五节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182
试水招教 184
第八章 教育研究及其方法 185
思维导图 185
第一节 教育研究概述 185
第二节 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189
第三节 教育研究方法 191
试水招教 197
第三部分 心理学 200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200
思维导图 200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200
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与发展 205
第三节 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211
试水招教 213
第二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 215
思维导图 215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 215
第二节 记忆 227
第三节 表象与想象 240
第四节 言语与思维 244
第五节 注意 256
第六节 认知发展理论 264
试水招教 269
第三章 情绪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 272
思维导图 272
第一节 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272
第二节 意志 280
试水招教 285
第四章 个性心理 287
思维导图 287
第一节 需要、动机与兴趣 287
第二节 能力 292
第三节 人格 301
试水招教 312
第五章 学习理论 315
思维导图 315
第一节 学习概述 315
第二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318
第三节 认知派学习理论 323
第四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29
第五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31
试水招教 333
第六章 学习心理 335
思维导图 335
第一节 学习动机 335
第二节 学习策略 346
第三节 学习迁移 355
第四节 知识的学习 362
第五节 技能的形成 371
第六节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377
试水招教 383
第七章 品德心理与教育 386
思维导图 386
第一节 品德及其心理结构 386
第二节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388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与条件 394
第四节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396
试水招教 398
第八章 教学心理 400
思维导图 400
第一节 教学设计 400
第二节 课堂管理 408
试水招教 425
第九章 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心理 427
思维导图 427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427
第二节 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429
第三节 教师职业心理 440
试水招教 452
第四部分 课程与教学论 456
第一章 课程论 456
思维导图 456
第一节 课程概述 456
第二节 课程目标 465
第三节 课程内容 467
第四节 课程结构 470
第五节 课程管理 472
第六节 课程设计与实施 476
第七节 课程评价 479
第八节 课程资源 481
试水招教 485
第二章 教学论 488
思维导图 488
第一节 教学概述 488
第二节 教学过程 491
第三节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499
第四节 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509
第五节 教学模式 518
第六节 教学评价 523
试水招教 527
第五部分 教育教学技能 532
第一章 教学设计技能 532
第一节 教学目标的设计技能 532
第二节 教案的设计技能 533
第二章 课堂教学技能 536
第一节 课堂导入 536
第二节 课堂提问 538
第三节 课堂对话 539
第四节 教学反馈和强化技能 540
第五节 结课技能 541
第三章 教学语言表达 543
第一节 教学口语表达 543
第二节 教态语言表达 544
第六部分 新课程理念 548
第一章 新课程改革概述 548
第一节 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与背景 548
第二节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550
第二章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553
第一节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553
第二节 教学改革 554
第三节 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 555
第四节 新的教学观 557
第五节 学习方式的变革 558
第三章 综合实践活动 560
第一节 综合实践活动概述 560
第二节 研究性学习 562
第三节 信息技术教育与多媒体教学 564
第七部分 教师专业标准 568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568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572
第八部分 教育政策法规 576
第一章 教育法律基础 576
第一节 教育法规概述 576
第二节 教育法律规范 586
第三节 教育法律关系 587
第四节 教育法律责任 589
第五节 教育法律救济 592
第二章 依法执教与教师违法行为预防 596
第一节 依法执教 596
第二节 教师违法(侵权)行为预防 598
第三章 主要教育法律法规 6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录) 6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节录) 603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节录) 606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节录) 609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节录) 6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节录) 615
教师资格条例(节录) 61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 619
附录Ⅰ 教育写作 625
附录Ⅱ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写作思路解读 628
附录Ⅲ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梳理汇总 633
附录Ⅳ 特岗面试评分标准(参考) 639
附录Ⅴ 多策并举加快河南农村教育发展 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