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分析》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作平著;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系组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300189123
  • 页数:220 页
图书介绍:1948年,美国政治学家,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的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了传播过程及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即:谁(who)、说什么(what)、对谁(to whom)说、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即“5W模式”。这一模式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五大基本内容:即“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以及“效果分析”。《媒介分析》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报纸分析,第三章为广播分析,第四章为电视分析,第五章为网络新媒体分析。其中,第二至第五章各分为六节,分别为:物理属性分析、制作流程分析、受众感知分析、受众思维分析、受众体验分析、受众行为分析。

第一章 绪论:我们怎样进行媒介分析 1

一、媒介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2

二、不同媒介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和“语法规则” 4

三、怎样才能深入分析媒介的个性特征和“语法规则” 7

第二章 报纸分析 12

第一节 物理属性分析 13

一、传播符号:文字、图片 13

二、传播载体:印刷、纸张 17

三、传播方式:平面传播、延时传播、全知传播 19

第二节 制作流程分析 20

一、新闻采访阶段:方式非常灵活 21

二、稿件写作阶段:要对文字敏感 23

三、版面编辑阶段:形成版面风格 26

第三节 感知方式分析 28

一、对传播载体的感知:信息尽在掌握之中 28

二、对传播符号的感知:文字的视觉差异小 29

三、对传播方式的感知:间接告知信息 30

四、整体感知:报纸是“未谋面的记录者” 30

第四节 思维方式分析 31

一、描述性文字:使思维具有召唤功能 32

二、分析性文字:引导思维和理解的走向 33

三、评论性文字:影响思维和判断的立场 34

第五节 体验方式分析 39

一、使信息内容形象化 39

二、作者的情感投入调动读者的情感体验 40

三、利用线性叙事设置疑问和悬念 41

四、突出某些局部信息以加深印象 42

五、用价值判断代替事实判断 42

六、采用煽情和耸人听闻手法 42

七、发挥图片的视觉冲击力 43

第六节 行为方式分析 44

一、视觉阅读:减轻视觉压力,让阅读变得更轻松 44

二、能动阅读:扩大信息容量与方便读者阅读并重 47

三、延时阅读:向闲暇时间渗透 48

四、携带方便:向各种场合渗透 48

第三章 广播分析 50

第一节 物理属性分析 51

一、传播符号:声音 51

二、传播载体:电波、收音机 53

三、传播方式:听觉传播、线性传播、同步传播 55

第二节 制作流程分析 57

一、新闻采访阶段:一般采访、录音采访,录播采访、直播采访 57

二、文稿写作阶段:稿件宜短、内容宜浅、语气宜软、结构宜简 59

三、制作编排阶段:节目制作、节目编排 61

第三节 感知方式分析 65

一、对传播载体的感知:“话匣子”的外形不影响听觉效果 65

二、对传播符号的感知:声音的魅力在于营造各种“场” 66

三、对传播方式的感知:同步传播给人“在场”之感 67

四、整体感知:广播是“在场的讲述者” 67

第四节 思维方式分析 70

一、收听广播是“双重想象” 70

二、收听广播需要“同步理解” 72

第五节 体验方式分析 74

一、广播容易走进听众的内心世界 74

二、广播可以给听众带来感染力 77

第六节 行为方式分析 80

一、听觉接收:解放了眼球,可与其他活动兼容 80

二、被动接收:选择性差,但比较轻松 81

三、伴随式接收:便于移动,成就了交通广播 82

四、易于接收:存活性高,是“危机媒体” 83

五、即时参与式接收:发挥同步参与直播的优势 85

第四章 电视分析 88

第一节 物理属性分析 89

一、传播符号:图像、声音 89

二、传播载体:电磁波、电视机 91

三、传播方式:视听觉传播、线性传播、同步传播 94

第二节 制作流程分析 97

一、采访拍摄阶段:接近新闻源,进入采访状态,“挑”、“等”、“抢”拍摄,多工种协作 99

二、文稿撰写阶段:以解说词为主导与以现场画面和同期声为主导 102

三、制作编排阶段:剪辑合成、栏目编排 105

四、关于现场录制节目的制作 108

第三节 感知方式分析 108

一、对传播符号的感知:直接呈现事物的影像 108

二、对传播载体的感知:电视屏幕影响人的视觉感受 110

三、对传播方式的感知:在时间的流逝中传递信息 111

四、整体感知:电视是“当面的导游者” 112

第四节 思维方式分析 113

一、缺少想象:电视画面限制了观众的想象空间 114

二、与图像为伴:建立在具象基础上的思考 117

三、直觉与逻辑推理并存:接近现实生活中的思维状态 118

四、同步理解:认知速度与播放速度一致 119

五、独立自主:不被他人的意图牵着走 119

六、最为轻松:不太费大脑和精力 121

第五节 体验方式分析 122

一、善于调动被采访者的情绪 124

二、节目主持人和嘉宾要有感染力 126

三、悬念比现场画面更能调动观众的情绪体验 127

四、对电视本质特性认识不足导致误用现场直播 129

第六节 行为方式分析 131

一、占用视觉:不利于自由活动 131

二、收看场所和时间比较固定:节目编排需考虑作息时间 132

三、同步接收:与观众保持“约会意识” 133

四、被动接收:把握好节目的节奏 135

第五章 互联网分析 141

第一节 物理属性分析 143

一、传播符号:文字、图片、音频、视频 143

二、传播载体:光纤、微波、终端设备 148

三、传播方式:网状传播、交互传播、同步与延时兼容、视觉与听觉兼容 152

第二节 制作流程分析 158

一、信息采集阶段:公众参与采集、多媒体采集与互联网采集 159

二、文稿写作阶段:短小化写作、分层写作、多媒体写作、标题写作、提要写作、正文写作 163

三、信息编辑阶段:立体化编辑、多媒体编辑、交互式编辑、信息资源整合、优化网页视觉设计 169

第三节 感知方式分析 172

一、对传播符号的感知:符号多样、信息多样 173

二、对传播载体的感知:全球巨网、终端多样 173

三、对传播方式的感知:交互提升受众地位、信息“一网打尽” 174

四、微观感知:传播黏性带来强烈吸附感 175

五、整体感知:互联网是“普世的全知者” 177

第四节 思维方式分析 181

一、改变了人们参与现实事务的思维方式 181

二、改变了人们对待历史的思维方式 183

三、使人们形成了虚拟与现实混成的思维习惯 184

四、带来了全球思维 186

五、带来了多元思维 187

六、使思维趋向碎片化和肤浅化 189

七、互联网是人脑的隐喻 191

第五节 体验方式分析 193

一、从媒介特性角度看:强化了个人的参与和体验 193

二、从信息交流角度看:满足了人的多种交流欲望 194

三、从心理需求角度看:满足了人的多种心理需要 196

四、从人性角度看:让“本我”得以释放 198

五、从生理角度看:容易让人上瘾 200

六、从社会规范角度看:需要加强他律与自律 202

第六节 行为方式分析 204

一、多器官参与接收与发布:一种回归与超越,将日益走向人性化 204

二、能动接收与能动发布:提高了信息交流的针对性,导致传播活动两极分化 206

三、移动接收与移动发布:冲破空间限制,打破时间“零和博弈” 209

四、多终端接收与多终端发布:与人的行为“无缝对接”,各种终端都要找到存在价值 212

附录:媒介特性比较一览表 215

参考书目 217

后记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