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上卷 具体论 人的哲学解剖 2
导论 2
第一章 人的自然属性 6
第一节 常见的自然属性的表现 6
一 生命现象 6
二 基本体征 6
三 其他主要表现 7
第二节 自然属性的性质 8
一 自然性 8
二 野蛮性 9
三 非思维意识性 9
四 不可泯灭性 9
五 可调控性 9
六 永恒性 10
第三节 自然属性的无罪性论证 13
一 同类之间的现 13
二 非同类之间的现象 14
三 辨析 14
第二章 人的社会属性 20
第一节 社会的定义 20
第二节 人的社会属性 21
一 社会属性的内涵 21
二 社会属性的性质 23
三 社会属性的社会意义 24
第三节 人的社会属性的产生 25
一 个人的社会属性是社会强制赋予 26
二 个人的社会属性由自己在社会活动中最后完成 26
三 人的社会属性之俯瞰 27
第三章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关系 31
第一节 自然属性的作用 31
一 满足和保障生存 31
二 动机作用 32
第二节 社会属性的作用 33
一 对自然属性的作用 33
二 社会属性自身的控制作用 35
三 对社会的作用 36
第三节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调控 37
一 自然属性的调控 38
二 社会属性的调控 39
第四章 人之“性”之辨识(非生理性的) 43
第一节 人性之识 43
一 性格 43
(一)国内流行的观点举例 44
(二)国际流行的理论摘要 47
(三)性格本质探讨 51
(四)体的差异对性格影响初探 62
(五)情感对性格的影响 70
二 意志 70
(一)意志的本质 70
(二)意志的社会意义 72
(三)意志的生成 73
三 情感 74
(一)情感的性状 74
(二)几种常见的情感之辨识 80
(三)情感的作用 94
第二节 所谓“人性弱点”之辩 100
一 常见的“人性弱点”举例之探寻 100
二 人性弱点之辩 105
中卷 整体论 人之论 110
第五章 人的意义 110
第一节 人类的意义 110
一 探知生命 110
二 探知宇宙 115
第二节 人的意义 116
一 对待生命的态度 116
二 对外界的责任 122
三 人的现实意义 127
四 人的历史意义 130
第三节 人的特点 132
一 每一个人都有软弱之时 132
二 每一个人都是生命孤旅 137
三 每一个人都有七情六欲 138
四 每一个人都有难言之隐 140
第六章 人的社会责任 142
第一节 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 142
一 解读社会的内涵 142
(一)什么是宏观上的共同利益 143
(二)人在社会里是如何彼此关联的 143
二 解读家庭关系 144
(一)第一个关键词劳动关系 144
(二)第二个关键词分工 146
第二节 人的社会责任 147
一 人的社会责任 148
(一)人的第一个社会责任 149
(二)人的第二个社会责任 151
(三)人的第三个社会责任 153
(四)人的第四个社会责任 153
二 践行社会责任 154
(一)常见的个人之间的微观矛盾的认识和解决 154
(二)常见的个人与社会的矛盾的认识和解决 156
三 个人自由意志在社会的自由度 160
(一)建立几个概念 161
(二)如何度量个人自由意志的自由度 161
(三)现实社会中的个人自由意志之扫描 162
第三节 论个人修养 164
一 修养的必须性 164
二 修养的适当性 167
三 修养的社会性 170
第七章 道德之辨识 173
第一节 何为道德 173
一 对辞海上的定义的分析 174
二 对李泽厚先生的道德定义分析 175
三 对“听禅释禅”先生给的道德的定义的分析 176
第二节 道德的产生 181
一 远古社会的考量 181
二 现代人社会的考量 183
三 道德人定论考量 185
第三节 道德和品德的区别 187
一 道德的特点 187
二 品德的特点 189
第四节 有关道德之辩 190
一 “道德的限制作用是一种恶”之辩 190
论证一:人和人的愿望 190
论证二:限制为何物 193
论证三:道德的限制 199
二 恶德论之辩 201
(一)道德是高尚和完美的概念 204
(二)道德还具有相对性 204
(三)道德的逻辑关系 205
(四)本体和表象 205
(五)关于恶德论的核心“剩余利益”的讨论 206
(六)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207
下卷 应用篇 辨谬 210
第八章 辨谬 210
第一辨性本善和性本恶论之谬 210
第一节 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在认识上的片面性 211
一 人性本善的代表孟子的片面性 212
二 人性本恶的代表荀子的片面性 214
三 佛教的某些观点 215
第二节 人性本恶论的几个错误 216
一 荀子性本恶的第一个错误 “张冠李戴” 217
二 荀子性本恶的第二个错误 对恶的认识错误 219
三 荀子性本恶的第三个错误 对欲的认识错误 221
四 荀子性本恶的第四个错误 把礼教当作道德 223
第三节 简评台湾大学和复旦大学在新加坡关于“人性善恶”的辩论 225
第二辨“先做人后做事”理论意义上的谬误 239
第一节 做人和做事之间不存在逻辑关系 241
第二节 产生“先做人,后做事”的社会根源 252
第三节 先做人,后做事的发展趋向 255
第三辨论“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之不可能 258
序 258
第一节 论“出” 259
第二节 论现实社会之外的“世” 267
第三节 论“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之不可能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