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 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2
(一)问题的提出:何以是“伦理理性化”? 2
(二)研究状况及其评价 4
二 研究定位与基本框架 13
(一)研究意义和方法 14
(二)概念厘定 17
(三)分析框架 20
(四)基本思路 22
(五)本书可能的创新点及其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23
第一章 伦理在韦伯学说中的位系 25
第一节 韦伯的生命秩序与其学术主题 26
一 韦伯家族的道德生命秩序 26
二 学术生命的价值取向 29
三 理性化的学术主题 31
第二节 伦理叙事与价值观念:“以学术为业”的深层旨趣 33
一 伦理叙事与生活方式的流转 34
二 价值观念与“理解社会学”的实质 37
三 伦理理性化的价值指涉 42
第二章 伦理之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多重视界 47
第一节 现代生活方式的内在规定性 48
一 现代生活方式释义 48
二 现代生活方式的品质 51
第二节 现代生活方式的伦理视界 58
一 伦理与现代生活方式 58
二 契约伦理与现代理性国家 63
三 功利主义伦理与现代理性经济 65
四 情感主义伦理与现代主义文学艺术 67
第三节 理性主义伦理与现代生活方式 70
一 历史哲学及其理性化主题:从孔多塞到韦伯 70
二 理性主义伦理与“现代认同” 72
三 伦理理性化与现代生活方式 74
第三章 伦理理性化的逻辑理路 78
第一节 伦理理性化的宗教背景 78
一 “宗教问题意识”:伦理理性化的逻辑原点 79
二 宗教对于生活意义化的追求 81
三 宗教行为理性化 84
第二节 宗教—伦理—精神—经济生活的逻辑演绎 88
一 宗教的伦理向度 88
二 宗教—伦理向“社会精神气质”的转化 90
三 经济生活的精神品格 93
第三节 生活方式的现代谋划 96
一 “精神”与现代生活方式 96
二 伦理理性化进程中的现代生活方式 98
第四章 伦理理性化的萌动:宗教冲动力与伦理冲动力之间的紧张 103
第一节 “冲动力”范型及其方法论意义 103
一 丹尼尔·贝尔的“冲动力”范型 104
二 “冲动力”理论范型的方法论指向 107
第二节 宗教向伦理的转向 110
一 宗教—伦理的历史轨迹 111
二 宗教冲动力的流溢与伦理独立性的追求 114
第三节 伦理裁量权的现代性转换 121
一 心灵的转向:意义世界的重新建构 121
二 伦理的选择:迂回抑或进入 124
三 伦理裁量权与生活秩序的现代性谋划 126
第五章 伦理理性化与现代人类型 131
第一节 “新伦理”对现代意识的规制 132
一 伦理理性化的新阶段与“新伦理”的生成 132
二 新教徒的道德意识 135
三 新教伦理的价值范式 138
四 新教伦理与现代意识的孕育 141
第二节 新教伦理与现代人的生成 144
一 道德自我和新的人格类型 145
二 “职业人” 149
三 “宗教人”、“职业人”和“现代人” 152
第六章 经济伦理化与理性化生活方式 156
第一节 隐蔽的经济生活 156
一 西方传统宗教伦理规导之下的营利活动 157
二 非西方传统宗教伦理对于经济生活理性化的限制 160
第二节 伦理理性化与理性经济 164
一 “道德觉醒”与新教的经济伦理观 164
二 经济生活伦理化的内在要求 168
三 经济生活的独立与生活样式的理性化 172
第三节 理性化生活方式的确立 175
一 合理的“生活方法论” 175
二 “资本主义精神”的挺立 179
三 “生活理性化”与现代资本主义生活方式 181
第七章 新教伦理的精神哲学分析 185
第一节 新教伦理之实践合理性的意识结构 185
一 社会行动的类型学建构 187
二 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 190
三 实践合理性的维度 192
第二节 新教伦理之理论合理性的观念形式 197
一 文化理性化 197
二 动机理性化 200
三 新教伦理:生活方式合理性的谋求 204
第三节 新教伦理的文化—规范视界及其评判 206
一 二元分析模式:认知与评价 207
二 文化主义立场 210
三 伦理理性化:一种普遍的有效性? 213
第八章 “经济伦理”的历史哲学取向 216
第一节 “经济伦理”的精神系谱学探本 217
一 理性主义的三个阶段:柏拉图、奥古斯丁和黑格尔 217
二 经济伦理:对“上帝之光”与“实践理性”凝练 220
三 “经济伦理”作为“精神” 223
第二节 “经济伦理”作为价值观念的意义 226
一 “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 227
二 “经济伦理”的神学—历史意义 231
第三节 新教伦理作为“经济伦理”的价值霸权取向 234
一 价值理性化问题 236
二 新教伦理的价值优位性 239
三 价值比附与文化忧虑:“儒家资本主义”的错位回应 242
第九章 道德哲学视域中的伦理理性化理论 246
第一节 伦理理性化与“道德建构主义” 246
一 伦理的有效性问题 247
二 宗教之伦理类型学的建构 250
三 对幸福论伦理学的拒斥 253
四 责任伦理:宗教和科学之外的“第三条道路” 257
第二节 伦理理性化理论的道德哲学批判 260
一 在“行动”和“行动者”之间的摇摆 261
二 “理性—非道德”和“非理性—道德”双重向度的缺失 265
三 以“理性”窄化“精神” 269
四 “理性化吊诡”的内在困境 273
结语 伦理的权限与价值符号生产 278
一 道德的力量 278
(一)韦伯的道德立场 279
(二)文化—规范论域的构筑 280
(三)经验—历史的研究场域 282
二 道德生活的合法性问题 285
(一)道德理想主义 285
(二)幸福论伦理学:一种对道德生活纯洁性的反叛 287
(三)道德生活的神圣性和永恒性 289
三 伦理的权限 292
(一)伦理学的问题域 292
(二)“理性化吊诡”中的道德悖论 295
参考文献 300
学术索引 310
后记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