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世界的跃动与呈现 比较视野下的超文化诗学及民族志解读》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阿拉德尔吐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16180518
  • 页数:224 页
图书介绍:本书着眼于本土视角,把“生活文化”或“生活世界”理解为差异实践,并对其进行了诗学和民族志解读。“生活世界”原本是哲学领域的术语,相当于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所说的“生活文化”。作为一种本质的重要特性,“差异实践”本身就意味着“生活文化”或“生活世界”的“跃动”与“呈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差异实践”的内在动力接近于“跃动”与“呈现”的合力效应。笔者将“交流诗学”看作“诗学人类学”实践旳理论范畴,实际上是指对生活文化的交流事件及差异实践进行诗学观察的动态研究。“交流”作为核心概念,它彰显了“诗学人类学”或人类诗学活动最根本的内在张力。“交流”概念,来自于口头诗学、民族志诗学和展演理论三者的共同关注点。所谓的“交流诗学”,是对口头诗学、民族志诗学和展演理论所主张的事件交流及诗学理念的学理性拓展。“交流诗学”的考察范围,包括事件交流与知性批判、民俗逻辑与运作模式、本土构建与批评实践、概念范畴与观念史、差异文化与话语范式,等等。

引言 1

第一部分 知性交流:事件范型与仪式批判 3

第一篇 行为共性:史诗与仪式的结构交汇 3

一 宗教信仰与思想根基 4

二 构成序列的相近性比较 6

三 表征功能及一些构成要素 9

第二篇 《罕·哈冉贵》:英雄诞生与行为过程 13

一 作为超交流的生命事件 13

二 英雄诞生的差异性比较 14

三 史诗展演与超常识批评 17

第三篇 仪式意味着什么:虚构叙事还是民俗原型 19

一 母题分类与文本解析 19

二 母题类型与仪式原型 22

三 基于比较法的批判维度 25

第二部分 民俗逻辑:语境反思与宇宙想象 29

第四篇 《罕·哈冉贵》:非结构性、语境和互动 29

一 艺人与听众的情感互动 29

二 艺人与语境的多维互动 34

三 文本、展演与环境互动 38

第五篇 宇宙“知识”:内蒙古科尔沁地区故事传统 42

一 嘎拉巴的观念及传承 42

二 故事艺人与传承逻辑 44

三 《格斯尔》与嘎拉巴故事 47

第六篇 巴·布林贝赫:史诗诗学及宇宙模式论 50

一 宇宙理论的概念谱系 50

二 宇宙三界的结构诗观 53

三 诗性空间的地理知识 54

四 关于时空与数字的本土观 57

第三部分 本土实践:理论构建与观念透视 63

第七篇 仁钦道尔吉:类型学方法及发展论 63

一 类型概念与进化主义 63

二 从母题系列到三大类型 70

三 《江格尔》结构与组织方式 78

第八篇 巴·布林贝赫:史诗意象与本体诗学 82

一 意象概念的理论谱系 82

二 意象本体的审美类型 86

三 史诗意象的象征含义 90

第九篇 满都呼:口承文化的体裁论及学术史观 94

一 口头文类的体裁三论 94

二 观点、范式与演化 95

三 三维模式论与方法评解 99

第四部分 概念范畴:西方诗学与东方沉思 105

第十篇 人学家的另一面:“心智”诗学的观念钩沉 105

一 理念与现实的分离 105

二 诗性智慧与人文科学 109

三 智慧与知识之间 118

第十一篇 20世纪西方诗学:书面与口头的两种范例 129

一 “形式”研究与口头诗学 129

二 形态学和口头诗学 133

三 形式余声与诗学移位 138

第十二篇 20世纪西方范式:口头传统研究的结构概念 143

一 原型推断与叙事法则 143

二 形态分析与深层透析 147

三 诗性法则与标定规则 151

第五部分 差异文化:人类学的视域与评述 163

第十三篇 内蒙古图什业图:奎屯罕山祭祀的民族志实践 163

一 罕山祭祀的历史脉络 163

二 奎屯罕山祭祀与文化环境 165

三 家族、社区祭祀与文化生态 168

第十四篇 民族志的书写:西方“话语”与身份嬗变 171

一 想象边界的“未开化”他者 171

二 实验界域的“土著”他者 174

三 反思疆界的“本土”自我 178

第十五篇 梅棹忠夫生态文明学:游牧移动论及五个维度 184

一 生态文明学与游牧移动论 184

二 类型内部——不规律的彷徨说 186

三 起源推断——群性移动的共生说 188

四 发展高低——特定游牧的阶段说 193

五 类型外部——定居游牧的非矛盾说 197

六 技术类型——游牧的地理学 200

结语 206

参考文献 211

后记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