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卷上 2
徐爱录 2
亲民与新民 5
至善是心之本体 7
孝亲诚于心 8
此心纯乎天理之极 10
知行合一 12
笃信不如反求 15
尽心即是尽性 18
“礼”即是“理” 20
天理人欲不并立 22
虚文胜而实行衰 23
务本尚实 27
因时致治 29
事即道,道即事 32
孔子作经之意 33
徐爱跋 35
陆澄录 37
逐物与主一 37
因病而药 37
相下得益,相上遭损 38
圣贤著述不过示人以形状大略 39
心如明镜,随感而应 40
义理无定在,无穷尽 41
人须在事上磨 42
上达与下学 43
惟精与惟一 44
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45
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 46
君子不器 47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 48
心体明即是道明 50
理不容分析 51
其要只在致中和 52
性字分明,即万理灿然 53
只思一个天理 54
非鬼迷,心自迷 55
定是心之本体 56
孔子正名 57
毁不灭性 59
有是体即有是用 60
《易》之辞、象、变、占 61
圣人不消说夜气 61
动静无端 62
道无所谓上下 63
仁者恻隐心怀 65
权变之道 66
立志者长立此善念 67
良工心独苦 68
“治生说”误人 69
元气、元神、元精 70
喜、怒、哀、乐本体自是中和 70
哭则不歌 71
克己须要扫除廓清 71
学者须先从本原上用功 72
后天修养之功 73
道无精粗 74
私欲日生,如地上尘 75
克己工夫 75
心即道,道即天 77
知所先后,则近道 78
随才成就 79
做学问要有源泉 80
贯通古今 80
六卿分职,天下乃治 81
知与充与遏 82
静中体悟 82
志至气次 84
圣人如天,贤人如山 85
理在心性中 86
已发与未发 87
颜子没而圣学亡 89
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 90
性元不动,理元不动 91
冲漠无朕即万象森然 92
心外无物 92
时时用力 93
格物无间动静 94
善即吾性,吾性具吾心 95
孝悌为仁之本 97
释氏只是成就他一个私己的心 98
薛侃录 100
心之神明 100
是非之心,不假外求 101
真切工夫 102
有心求异,即不是 103
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 104
朱子之悔 106
去花间草 108
为学须得个头脑工夫 111
为学之志不真切 112
主宰常定 113
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 114
以改之为贵 115
莫替圣人争高低 116
不可以动静为体用 118
上智、下愚不肯移 118
小子之交与成人之交 119
学去人欲,存天理 120
体用一原 121
在心地上用功 122
立志贵专一 123
专涵养与专识见 124
居敬与穷理 125
知是理之灵处 128
本体无一物 129
戒惧慎独 130
若先有个意见,便有过当处 132
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 133
贵目贱心 135
萧惠好仙、释 136
要知此苦,还须你自吃 137
知昼夜即知死生 138
复其性之本体 139
颜渊为邦之问 141
补个“诚”字,未免画蛇添足 143
好名是病 144
传习录 卷中 148
钱德洪序 148
答顾东桥书 150
圣门教人用功第一义 150
与空虚顿悟之说相反 151
知行并进 152
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153
学问最紧要处 155
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 159
心理合一之体,知行并进之功 161
致知格物,正所以穷理 164
诚意、致知、格物 167
致知必在于行 169
圣门致知用力之地 172
拔本塞源之论 175
答周道通书 186
独自静坐与朋友讲习 186
天理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188
圣人气象在我 190
但求问心无愧 191
格物是致知工夫 192
且论自己是非,莫论朱、陆是非 193
性气一体 195
答陆原静书 197
妄心与照心皆是良知 197
良知无起无不起 198
精一理气 199
元神、元气、元精 200
又答陆原静书 202
性无不善,知无不良 202
理无动者 203
未发与已发 204
良知与喜怒忧惧 207
戒慎恐惧为良知 208
照心与妄心 209
养生也是病根 210
良知之体本自宁静 212
“常提念头”与“必有事” 214
明则诚矣 216
性一而已 217
乐是心之本体 220
随物见形,而明镜曾无留染 221
钱德洪跋 224
答欧阳崇一 225
良知与见闻 225
沉空守寂与安排思索 227
学问之功,一则诚,二则伪 228
不自欺其良知而已 231
答罗整庵少宰书 234
实有诸己 234
学岂有内外 236
格物即格其良知 237
天下之公道与天下之公学 240
不敢有负于深爱 243
答聂文蔚 245
圣人以简易治天下 245
良知之学不明 247
思以此救之 248
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250
共明良知之学于天下 251
又答聂文蔚 253
已在康庄大道中 253
忘个什么,助个什么 254
精一简易,彻上彻下 256
天地间只有此良知 258
良知只是一个天理 259
孝乃良知 261
良知是无“执”之大知 262
心也,性也,天也,一也 263
著实用功然后能为此言 266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267
教约 269
传习录 卷下 274
陈九川录 274
格物释疑 274
念不可息,只是要正 279
闻见而不流 280
工夫不要有内外 281
陆九渊之学如何 283
以良知为准则 285
都能成为圣人 286
体来与听讲不同 288
无实功,纵知天机也无用 290
委曲谦下,宽以居之 291
心明白,书自然融会 292
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 294
好恶从之为圣学 295
伤食之病 296
生知安行与学知利行 297
黄直录 299
一节之知与全节之知 299
圣人之道与圣人之志 300
致知要随人分限所及 301
立言宗旨 302
无非是个天理 303
善恶只是一物 304
圣人之学,一诚而已 305
率道与修道 306
动静合一 307
不可太过矜持,亦不可太直率 308
凡作文字,要随我分限所及 309
朱熹格物说少头脑 310
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意思 311
吾儒著相,其实不著相 312
黄修易录 314
日光之中添燃一灯 314
助长不成工夫 315
有根本的学问 316
志于道 317
人自累于得失 318
气亦性,性亦气 320
着实用功 321
良知即是天植灵根 322
学须反己 323
求决狐疑,神明吾心 324
黄省曾录 326
须是识得个头脑乃可 326
一了百当 327
道心与人心 328
施教不可躐等 328
记得、晓得与明得 329
逝者如斯 330
当死不当死 331
不免于毁谤 332
不能以厌物之心求静 333
圣人教人,不是个束缚他 334
只怕人不简易 335
钱德洪录 337
必为圣人之志 337
良知是造化的精灵 338
明白良知的路径 339
内外两忘 340
道即是良知 341
良知原是知昼知夜 342
顺其良知之发用 344
吾儒养心不离事物 345
异端 346
孟子与告子的异同 347
草木瓦石亦有良知 348
与物同体 349
唯是道理,自有厚薄 350
心无体 351
尽性至命之学 352
不要作坏我的方子 352
实落用功便是 354
遇变而通 356
良知无知无不知 357
圣人只是一能之尔 357
天理即是良知 358
重工夫,不重效验 359
巧与力非两事 360
好恶与是非 362
困学工夫 362
良知与私欲 363
困知勉行者不可做生知安行者事 364
此心安处即是乐 365
良知同,更不妨有异处 366
父子讼狱 367
叩他自知 368
须是自家经历过来 369
元声只在你心上求 370
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当 373
在心上用功 373
善与人同 374
良知妙用处 375
无未发已发 376
古人论性,各有异同 377
人一日间,古今世界都经过一番 379
圣人的真血脉 380
一言之下,感人最深 381
须做得个愚夫愚妇 382
泰山和平地 383
念谦之之深 384
天泉证道 385
钱洪德附记 388
黄以方录 390
博学于文中事 390
学思非两事 391
格物与正事 392
阳明格竹 394
童子格物 396
知行原本合一 397
凡知觉处便是心 400
格物即慎独戒惧 400
尊德性 401
致广大与尽精微 402
说性与见性 403
声色货利之交 404
实去用功 405
人心感应的先后 405
不为见闻所累 406
无往而非道,无往而非工夫 407
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408
去着实用功 409
当下即去消磨 409
性相近,习相远 410
着不得一念留滞 411
心在万物在 412
严滩之辩 414
先生诲人,不择衰朽 415
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416
唯变所适 417
教学相长 418
国裳请题字 419
辗转刊行钱德洪跋 420
朱子晚年定论 423
序 423
答黄直卿书 424
答吕子约 425
答何叔京 425
答潘叔昌 426
答潘叔度 426
与吕子约 426
与周叔谨 426
答陆象山 427
答符复仲 427
答吕子约 427
与吴茂实 428
答张敬夫 428
答吕伯恭 429
答周纯仁 430
答窦文卿 430
答吕子约 430
答林择之 431
又答林择之 431
答梁文叔 431
答潘叔恭 432
答林充之 432
答何叔京 432
又答何叔京 433
三答何叔京 433
答林择之 433
答杨子直 433
与田侍郎子真 434
答陈才卿 434
与刘子澄 434
与林择之 435
答吕子约 435
附子约复书 435
答吴德夫 436
答或人 436
答刘子澄 436
附吴草庐说 437
跋 438
传习录拾遗五十一条 439
后记 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