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1
绪论 1
第一章 “非理性”的人:卢梭的人性观 43
第一节 几种典型的人性观点 43
第二节 自爱作为一切激情和情感的源泉 54
第三节 动物性与人性:怜悯、可完善性 61
第四节 “自尊”:作为人类行为的主要动机 66
第五节 人性与社会的三种状态 80
第六节 “非理性”的人 91
第二章 文明及其缺憾:卢梭对人和社会问题的诊断 98
第一节 与启蒙的疏离 98
第二节 人性、文化、文明 103
第三节 对败坏人性的批判 108
第四节 败坏的社会导致了不健康的人? 126
第三章 语言与人性:对语言本质的批判性思考 128
第一节 语言作为人的后天本质 129
第二节 语言作为人性的映照 133
第三节 对语言权力化的批判 141
第四节 语言之于人的本质 145
第四章 人性的“文化处境” 147
第一节 对斯巴达的崇拜 149
第二节 对启蒙理性的反思 154
第三节 人性再出发:宗教性、个体性、公民性 160
第五章 一种选择:宗教幸福 169
第一节 一种独特的自然宗教 170
第二节 人性作为自然宗教的基础 177
第三节 人的“宗教” 184
第六章 人性的重塑:个体幸福 187
第一节 爱弥儿的个体教育 188
第二节 限制欲望,防止虚荣 190
第三节 个体教育的四门“课程” 194
第四节 个体教育的人性基础 204
第五节 爱弥儿的人性畅想 209
第六节 女性的幸福:苏菲与朱丽 210
第七章 人性的重塑:公民幸福 257
第一节 怎样成为一位公民? 258
第二节 转变人性的工程:立法者和政府 261
第三节 公民教育的三门“课程” 268
第四节 公民教育的人性支撑 277
第五节 哲学家和立法者作为个体幸福和公民幸福的典型代表 286
第六节 文本中的张力:个体与公民的选择是否矛盾? 301
结语:孤独者的追问 304
参考文献 320
后记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