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 1
序言:论科学认识 1
[一、当代的科学任务]① 1
1.真理之为科学的体系 1
2.当代的教养 4
3.真理之为原则及其展开 7
[二、从意识到科学的发展过程] 10
1.绝对即主体的概念 10
2.认知的生成过程 16
3.个体的教养 18
[三、哲学的认识] 23
1.真实与虚假 23
2.历史的认识和数学的认识 25
3.概念的认识 28
[四、哲学研究中的要求] 37
1.思辨的思维 37
2.天才的灵感与健康的常识 42
3.结语,作者与读者的关系 45
导论 48
第一篇意识 61
第一章 感性确定性;或者这一个和意谓 61
第二章 知觉;或事物和假象 71
[一、事物的单纯概念] 72
[二、事物的矛盾概念] 74
[三、朝向无条件的普遍性和知性领域的发展运动] 78
第三章 力和知性,现象和超感官世界 83
[一、力和力的交互作用] 85
[二、力的内在本质] 89
[Ⅰ.超感官世界] 90
1.内在的东西,外表现象,知性 90
2.超感官世界即现象界 91
3.规律作为现象的真理 93
[Ⅱ.规律作为区别与同一] 94
1.特定的规律与普遍的规律 94
2.规律与力 96
3.解释 97
[Ⅲ.关于纯粹区别的规律] 99
[三、无限性] 102
第二篇自我意识 109
第四章 自我意识自身确定性的真理性 109
[Ⅰ.自我意识自身和欲望] 110
[Ⅱ.生命] 111
[Ⅲ.类] 113
一、自我意识的独立与依赖;主人与奴隶 116
[Ⅰ.双重的自我意识] 116
[Ⅱ.对立的自我意识的斗争] 118
[Ⅲ.主人与奴隶] 120
1.统治 120
2.恐惧 121
3.教养或赋形 122
二、自我意识的自由;斯多葛主义、怀疑主义和不幸的意识 124
[Ⅰ.斯多葛主义] 125
[Ⅱ.怀疑主义] 127
[Ⅲ.不幸的意识] 130
1.变化的意识 130
2.不变的形态 131
3.现实与自我意识的统一 133
(1)纯粹的意识 133
(2)个别的本质与现实性 135
(3)自我意识达到了理性 138
第三篇(AA)理性 145
第五章 理性的确定性与真理性 145
[Ⅰ.唯心主义] 145
[Ⅱ.范畴] 148
[Ⅲ.统觉与事物的矛盾] 149
一、观察的理性 151
a.对自然的观察 153
[Ⅰ.对无机物的观察] 153
1.描述 153
2.特征 154
3.规律的发现 156
(1)规律及其概念 156
(2)试验 158
(3)物质作为概念方式的存在 159
[Ⅱ.对有机物的观察] 160
1.一般规定 160
(1)有机物与自然的元素 160
(2)理性本能所理解的目的概念 161
(3)有机物的行为及其内在与外在的方面 164
2.有机物的形态 166
(1)有机属性与有机系统 166
(2)内在方面诸环节的相互关联 167
(3)有机物诸形态的含义 171
3.关于有机物的思想 172
(1)有机的统一 172
(2)对立法(建立规律)的扬弃 173
(3)整个有机体,它的自由与规定性 176
[Ⅲ.将自然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来观察] 177
1.无机物的组织:比重,凝聚性,数 177
2.有机物的组织:类,种,个体 181
3.生命,偶然的理性 183
b.对自我意识在其纯粹性及其与外在现实的联系中的观察;逻辑规律与心理学规律 185
[Ⅰ.思维的规律] 185
[Ⅱ.心理学的规律] 187
[Ⅲ.个体性规律的丧失] 189
c.对自我意识与其直接现实性的联系的观察;面相学与头盖骨相学 190
[Ⅰ.器官的面相学的含义] 191
[Ⅱ.面相学含义的双重性] 195
[Ⅲ.头盖骨相学] 200
1.头盖骨作为精神的外在现实 200
2.头盖骨的形状与个体性的关系 203
3.禀性与现实 209
[结束语] 211
二、理性的自我意识通过自己本身而实现 216
[Ⅰ.伦理世界的形成] 216
[Ⅱ.从伦理世界向道德世界提升] 219
a.快乐与必然性 222
[Ⅰ.快乐] 223
[Ⅱ.必然性] 224
[Ⅲ.自我意识里的矛盾] 225
b.本心的规律和自大狂 226
[Ⅰ.本心的规律和现实的规律] 226
[Ⅱ.将本心置入于现实] 227
[Ⅲ.个体性的自大狂] 229
c.德行与世界进程 233
[Ⅰ.个体性和普遍性的两种对立方式] 233
[Ⅱ.世界进程是普遍在个体性里的现实性] 234
[Ⅲ.个体性是普遍的实在性] 237
三、自在自为的本身就是实在的个体性 239
a.精神的动物王国和欺骗,或事情自身 241
[Ⅰ.个体性的概念作为实在的个体性] 241
[Ⅱ.事情本身与个体性] 245
[Ⅲ.相互欺骗与精神实体] 250
b.立法的理性 254
c.审核法则的理性 259
第三篇(BB)精神 267
第六章 精神 267
一、真实的精神,伦理 270
a.伦理世界;人的法则和神的法则,男人和女人 270
[Ⅰ.民族和家庭;白日的法则和黑夜的法则] 270
1.人的法则 271
2.神的法则 272
3.个体的权利 273
[Ⅱ.两种法则的运动] 275
1.政府,战争;否定力量 275
2.作为兄弟与姐妹的男性与女性之间的伦理关系 276
3.神的法则与人的法则双方互相过渡 278
[Ⅲ.伦理世界之为无限或整体] 279
b.伦理行动:人的认知与神的认知;罪过与命运 281
[Ⅰ.伦理本质在个体行动中的内在矛盾] 281
[Ⅱ.伦理行为的分裂和罪过] 283
[Ⅲ.伦理本质的消亡] 287
c.法权状态 291
[Ⅰ.人格的效准] 291
[Ⅱ.人格的偶然性] 292
[Ⅲ.抽象的人格,世界主宰] 293
二、自我异化了的精神,教化 295
A.自我异化了的精神的世界 297
a.教化及其现实性王国 298
[Ⅰ.教化是自然存在的异化] 298
1.善与恶;国家权力与财富 300
2.自我意识的判断;高贵意识与卑贱意识 302
3.服务与建议 305
[Ⅱ.语言是异化或教化的现实] 307
1.阿谀 310
2.分裂的语言 313
3.分裂意识的虚浮性 318
b.信仰与纯粹明见 320
[Ⅰ.信仰的思想] 320
[Ⅱ.信仰的本质结构] 323
[Ⅲ.纯粹明见的合理性] 325
B.启蒙 326
a.启蒙与迷信的斗争 327
[Ⅰ.明见对信仰的否定态度] 327
1.纯粹明见的传播 328
2.明见反对信仰 331
3.明见是对信仰的渗透和误解 332
[Ⅱ.信仰经验到启蒙] 334
1.信仰被启蒙所颠倒 335
2.启蒙的肯定命题 338
3.有用是启蒙的基本概念 340
[Ⅲ.启蒙的正当权利] 342
1.思维的自身运动 343
2.对信仰的诸论点的批判 344
3.信仰变为空无内容 347
b.启蒙的真理性 348
[Ⅰ.纯粹思维与纯粹物质] 349
[Ⅱ.本质的超越的行为和运动] 351
[Ⅲ.有用的对象] 352
[Ⅳ.纯粹明见的三个世界] 353
C.绝对自由与恐怖 354
[Ⅰ.绝对自由] 354
[Ⅱ.恐怖与对纯粹意志的认知] 359
三、对其自身有确定性的精神;道德 362
a.道德世界观 363
[Ⅰ.义务与现实之间被悬设的和谐] 363
[Ⅱ.神圣的立法者和不完全的道德自我意识] 368
[Ⅲ.论道德世界观] 370
b.置换 372
[Ⅰ.第一悬设的矛盾] 373
[Ⅱ.第二悬设的矛盾] 375
[Ⅲ.第三悬设的矛盾] 378
c.良心:优美灵魂,恶及其宽恕 381
[Ⅰ.良心是道德自我意识的直接定在] 382
1.良心作为义务的现实性 382
2.对信念的承认 385
3.良心作为认知者和行动者的统一 387
[Ⅱ.良心的普遍性] 391
1.特定的行动只有通过认知才成为普遍的 391
2.信念的语言 392
3.优美灵魂的形成 394
[Ⅲ.罪恶及其宽恕] 397
1.恶与伪善 398
2.道德判断 399
3.宽恕与和解 403
第三篇(CC)宗教 409
第七章 宗教 409
一、自然宗教 415
a.光明本质 417
b.植物和动物 418
c.工匠 419
二、艺术宗教 422
a.抽象的艺术品 425
[Ⅰ.神庙和神像] 425
[Ⅱ.赞美歌和神谕] 427
[Ⅲ.祭拜] 430
b.有生命的艺术品 433
c.精神的艺术品 436
[Ⅰ.史诗] 437
1.史诗的结构 437
2.人与神 437
3.诸神自身间的关系 439
[Ⅱ.悲剧] 440
1.合唱队和悲剧英雄的中介作用 441
2.个体性对实体的三重限定 442
3.个体性的没落 444
[Ⅲ.喜剧] 446
1.神圣实体的双重本质性 447
2.神圣本质性被架空,成为偶然个体性的游戏 447
3.确知自己即绝对本质的个别自我 448
三、天启宗教 449
[Ⅰ.天启宗教的形成] 449
[Ⅱ.绝对宗教的单纯内容:上帝化身为人的现实性] 453
1.神圣的自我意识的直接存在 453
2.最高本质的概念因个别自我使得抽象性与直接性同一而达到完成 454
3.思辨的认知是绝对宗教的团契的表象 456
[Ⅲ.绝对宗教的概念的发展] 459
1.在自身中的精神;三位一体 460
2.外化的精神;圣子的王国 462
(1)创世 462
(2)善与恶 463
(3)复活与和解 466
3.在自己的充实状态中的精神;圣灵的王国 469
第三篇(DD)绝对认知 477
第八章 绝对认知 477
[一、概念在前此各意识形态中的形成] 477
[二、科学即对自我自身的概念式的把握] 483
[三、达到概念式把握的精神向着定在的直接性的返回] 489
德汉词汇索引 492
汉德词汇对照表 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