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 研究缘起 1
二 核心概念界定 3
三 相关研究综述 5
(一)关于人的超越性存在的研究 5
(二)关于教育(德育)超越的研究 6
(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超越的研究 7
(四)国外的相关研究 11
(五)现有研究的简要评析 13
四 研究意义 14
(一)理论意义 14
(二)实践意义 15
五 基本架构与分析方法 16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16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 18
(三)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 19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超越的内涵分析 21
一 超越的内涵解读 21
(一)词源考察 21
(二)哲学辨识 22
二 思想政治教育超越的多重意涵 23
(一)受教育者的超越发展 24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功能 24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超越发展 25
三 思想政治教育超越的本质 25
(一)本质求取的本体论视角 26
(二)思想政治教育超越的本质即受教育者的超越发展 26
四 思想政治教育超越的本体维度及特征 28
(一)基本维度 28
(二)主要特征 31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超越发展的基础理论 36
一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36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36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超越发展 38
二 主观能动性理论 39
(一)主观能动性理论的经典论述 39
(二)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超越发展 41
三 社会跨越理论 42
(一)社会跨越理论的形成发展 42
(二)社会跨越发展与受教育者的超越发展 44
四 实践生成理论 45
(一)实践生成理论的主要观点 46
(二)人的实践生成与超越发展 47
五 矛盾转化理论 48
(一)矛盾转化理论的经典论述 48
(二)受教育者超越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及其转化 50
六 质量互变规律 51
(一)质量互变规律的论述与运用 51
(二)受教育者超越发展过程中的质量互变 53
第三章 人与社会超越发展的思想文化资源 55
一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超越思想 55
(一)儒家的现实主义超越 55
(二)道家的浪漫主义超越 61
(三)佛教的虚无主义超越 65
(四)比较与启示 67
二 西方人学理论中的超越思想 69
(一)古希腊理性人本超越 69
(二)中世纪神学宗教超越 70
(三)近代理性主义超越 71
(四)现代非理性主义超越 72
(五)哲学人类学超越 76
(六)比较与借鉴 77
第四章 受教育者超越发展的多维透析 79
一 从现实到理想 79
(一)适应现实 79
(二)面向未来 82
(三)实现理想 84
二 从自我到社会 86
(一)克服自我中心 87
(二)增强社会意识 89
(三)内化社会规范 90
(四)发展社会关系 91
三 从自发到自觉 93
(一)克服经济自发 93
(二)增进道德自觉 94
(三)形成政治自觉 95
(四)增强文化自觉 96
四 从时间到空间 97
(一)超越发展的时间尺度 98
(二)超越发展的空间维度 99
五 从他育到自育 100
(一)先导的社会教育 100
(二)关键的自我教育 101
六 从思想到行为 102
(一)思想能力的提升 102
(二)行为能力的飞跃 104
第五章 受教育者超越发展的过程与规律 106
一 受教育者超越发展的主体性过程 106
(一)心理活动层面 106
(二)社会行为层面 112
二 受教育者超越发展过程的矛盾体系 116
(一)基本矛盾 117
(二)具体矛盾 118
三 促进受教育者超越发展的过程规律 129
(一)社会主导 129
(二)内在驱动 131
(三)互动共进 133
四 促进受教育者超越发展的施教过程 135
(一)把握超越发展的现实状况 136
(二)制定超越发展的具体目标 137
(三)实施超越发展的全面引导 139
(四)开展超越发展的过程评估 141
第六章 促进受教育者超越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143
一 激发超越发展的精神动力 143
(一)加强自我教育,廓清超越发展的愿景 143
(二)建构精神家园,奠立超越发展的精神寓所 145
(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超越发展的信念智慧 147
二 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149
(一)批判性思维对于受教育者超越发展的意义 149
(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批判性功能 150
(三)阐扬马克思主义的超越思想和超越性特征 152
三 把握超越发展的社会限度 154
(一)政治发展程度与受教育者的超越发展 154
(二)经济发展水平与受教育者的超越发展 156
(三)文化发展状况与受教育者的超越发展 157
四 实施受教育者超越发展的时空观 158
(一)引导受教育者树立超越发展的时间价值观 158
(二)聚焦受教育者三度空间的超越发展 159
五 构建受教育者超越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 161
(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162
(二)加强社会思想政治教育 163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超越发展 166
一 思想政治教育者超越发展的内涵 166
二 思想政治教育者全面的职业素质要求 168
三 关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中的问题 170
四 思想政治教育者超越发展的实践取向 172
(一)“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取向 173
(二)“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实践要求 175
(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公共性” 176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超越发展 179
一 优化学科建设的目标体系 179
(一)确立“政治化、人文化、生活化”的目标层级 179
(二)统分意识形态建设与人文认知教育的双重功能 181
二 明晰学科建设的方向 182
(一)着力凸显学科建设的社会化取向 183
(二)不断提升学科的科学化水平 185
(三)大力锻造学科发展的制度化支撑 186
三 深化学科的理论发展 189
(一)开展元理论研究 189
(二)加强思想行为的预测与研究 191
(三)推进跨学科研究 193
(四)加强理论争鸣 195
四 推进学科发展的公共转型 198
(一)增强协同创新能力 198
(二)完善社会实践路径系统 200
结语 超越性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再认识 202
一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不存在所谓的范式转型 202
二 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兼具意识形态与人文认知的双重功能 204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争是学科想象力不足的典型表现 205
四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政治之学、人本之学和未来之学的统一 206
参考文献 208
后记 自言自语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