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论篇 关学与关学史 3
第一章 “关学”“关学史”正名 3
一 “关学”概念溯源 3
二 “关学史”编撰析论 15
三 “关学”“关学史”研究述评 20
第二章 关学学术的历史嬗变 27
一 宋代关学 27
二 金元明关学 30
三 清代关学 37
上篇 宋代关学 47
第三章 张载工夫论研究综述 47
一 “变化气质” 47
二 “大心”与“虚心”“尽心” 57
三 “知礼成性” 60
四 “自明诚”与“自诚明” 62
五 张载与二程工夫论比较 67
第四章 张载认识论研究综述 70
一 “德性所知”的含义 70
二 “德性所知”与“诚明所知”“天德良知” 75
三 “德性所知”与“德性之知” 78
第五章 张载生平、家族研究 82
一 武澄《张子年谱》纠误八则 82
二 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释疑六则 91
三 张载家族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以张载、张戬佚文二则为中心的考察 99
第六章 张载“神”论的意义结构研究 106
一 “天,神也” 107
二 “合一不测”与“妙万物”为神 109
三 “穷神知化”与“存神顺化” 111
四 “神道设教” 113
第七章 庄子与张载气论之比较 117
一 通天下一气 117
二 心斋与虚心 121
三 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124
第八章 王夫之与张载生死观之比较 129
一 张载的气化生死论 129
二 王夫之的“善恶生死”说 132
三 “全而生之,全而归之” 136
中篇 明代关学 141
第九章 河东之学与明代关学 141
一 薛瑄之学在明初关中的传播 141
二 吕柟对河东之学的发展 144
三 韩邦奇与河东之学 149
四 吕柟之后的河东之学 153
第十章 王承裕与三原弘道书院 155
一 王承裕与弘道书院的建立 155
二 弘道书院的讲学特色 157
三 弘道书院讲学的影响 161
第十一章 吕柟的理学思想 163
一 吕柟的生平与思想渊源 163
二 吕柟的理学思想 167
三 吕柟思想中的关学特征 177
第十二章 王之士其人其学 183
一 生平与著述 183
二 学宗父师,以尽性无欲为宗 187
三 推行《乡约》,以礼敦俗 188
四 辟邪崇正,道法邹鲁 189
第十三章 冯从吾的理学思想 191
一 “圣贤之学总在心性” 191
二 儒佛之辨 194
三 “无善无恶”之辨 198
四 本体与工夫合一 202
五 讲学精神 207
第十四章 冯从吾《关学编》述评 212
一 《关学编》的编纂动机 212
二 《关学编》的体例特点 214
三 《关学编》的学术史价值 217
第十五章 明代关学与阳明学的关系 221
一 南大吉对阳明学的传播 221
二 吕柟、马理对阳明学的批评 224
三 杨爵与阳明学者的论学 228
四 冯从吾、张舜典与关学的“心性化” 230
下篇 清代关学 237
第十六章 清初关学的“朱王会通”思想 237
一 李二曲的“朱王会通” 237
二 王心敬的“朱王会通” 243
第十七章 李二曲著述考 250
一 亡佚著述 250
二 传世著述 258
第十八章 李二曲良知论研究——以《四书反身录》为主要文献的考察 264
一 二曲良知论的内涵 264
二 二曲良知论的理论特色 273
三 二曲良知论的学理指向 276
第十九章 书院、祠祀、家族:历史视域中的张载文化——以《(宣统)眉县志》《(乾隆)凤翔府志》为中心的考察 282
一 书院 283
二 祠祀 288
三 家族 291
附图 294
参考文献 296
后记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