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1
一 语用学:符号学的重要分支 1
(一)符号和符号学 1
(二)语形学、语义学和语用学 5
(三)形式语用学、描述语用学和应用语用学 7
二 语用学思想的源流 10
(一)语用学与语用学思想 10
(二)语用学思想之源 11
(三)语用学思想之流 13
三 中国的语用学思想 16
(一)中国语用学思想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6
(二)中国语用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17
第一编 先秦语用学思想 29
第一章 《易经》语用学思想 29
第一节 《周易》,古老的语用推理理论 29
一 文王演《周易》 29
二 《周易》推理的结构 32
三 易占,古代的预测推理 34
第二节 卦符及其推演 36
一 卦符系统 36
二 爻位的推演 39
三 卦符的制作 42
第三节 筮辞,易卦的释义 43
一 易卦的元语言 43
二 易卦释义法种种 45
三 六十四卦间的语义关系 49
第四节 语境的作用 50
一 易占中的语境因素 50
二 易占的或然性 53
三 善为《易》者不占 55
第二章 名家语用学思想 58
第一节 名家的符号学特征 58
一 名家和名家的“名” 58
二 名家对“名”的符号学研究 62
三 名家“正名”的准则 64
第二节 邓析、尹文、惠施 66
一 邓析 66
二 尹文 68
三 惠施 72
第三节 公孙龙 73
一 《白马论》 73
二 《指物论》 77
第三章 墨家语用学思想 84
第一节 “名”与“言” 84
一 墨家和《墨经》 84
二 “言”,墨家语用学的基本范畴 85
三 “名”的符号性和行为性 87
四 墨家的正名学说 88
五 定义——正名的形式 90
第二节 “辩” 94
一 “辩”的目的 94
二 “辩”的特征 95
三 “辩”的准则 96
第三节 “说” 97
一 “说”,墨家的语用推理 97
二 “说”的论式 98
三 “说”的准则 100
四 “说”的反驳和谬误 101
第四节 《大取》《小取》中的语境观念 102
一 《大取》篇 102
二 《小取》篇 107
第四章 儒家语用学思想 111
第一节 概述 111
一 儒家语用学的特征 111
二 儒家语用学的主要内容 114
第二节 孔子 116
一 论言语功能 116
二 论言语准则 117
三 论表达 119
四 论推知 121
五 论正名 122
第三节 孟子 123
一 “不得已”而辩 123
二 言与“知言” 127
三 “心之官则思” 128
·第四节 荀子 131
一 正名论 131
二 辩说论 134
三 表达论 137
第五章 先秦其他学派的语用学思想 140
第一节 道家 140
一 道家语用学思想的特征 140
二 无名 142
三 无言 145
四 无辩 147
第二节 法家 150
一 法家语用学思想的特征 150
二 有名 152
三 重言 155
四 反辩 158
第三节 纵横家 159
一 《鬼谷子》与游说术 159
二 捭阖术 162
三 揣摩术 164
四 雄辩术 165
第四节 杂家 168
一 杂家与《吕氏春秋》 168
二 交际论 169
三 说术 171
四 听术 175
第二编 秦汉以来的语用学思想 181
第六章 秦汉以来中国传统的语用学思想(上) 181
第一节 概述 181
一 秦汉至六朝的语用学思想 181
二 隋唐至清末的语用学思想 182
第二节 名与实 183
一 董仲舒的名号论 183
二 颜之推的名实论 186
三 桓宽《盐铁论》中的言行论 188
四 刘熙、鲁胜等的名实论 189
五 欧阳建的言尽意论 191
六 王弼、郭象等的无名论 192
第三节 文与质 196
一 文质说的三层含义 196
二 《淮南子》和扬雄的文质论 197
三 王充的文质观 199
四 葛洪的文质论 201
第四节 说与难 204
一 “说”的源流 204
二 王充关于“说”的理论 207
三 论“难” 209
第七章 秦汉以来中国传统的语用学思想(下) 214
第一节 文与道 214
一 论“道” 214
二 韩愈、柳宗元的文道论 215
三 周敦颐等的文道观 218
四 王守仁、袁宏道的文道观 221
五 顾炎武、章学诚的文道观 223
第二节 言与志 225
一 说“诗言志” 225
二 柳宗元论著述与比兴 227
三 邵雍等论“言”与“意” 228
四 王守仁论“言”与“意” 231
五 顾炎武、章学诚论“言”与“情” 232
六 王夫之的“诗言志”说 234
第三节 言与行及其他 236
一 言与行 236
二 表达与理解 240
三 言辞的作用 242
第八章 文论、诗话中的语用学思想 246
第一节 创作与表达 246
一 创作,抒情言志的表达 246
二 “思—意—言”的表达过程 249
三 创作的内容-形式原则 251
第二节 文体与题旨 254
一 语旨、题旨与文体 254
二 题旨的满足条件 256
三 文体的题旨分类 257
第三节 修辞与语效 261
一 辞达,修辞的语效标的 261
二 几种主要辞格及其语效 263
第四节 鉴赏与理解 272
一 鉴赏,披文入情的理解 272
一 鉴赏中的谬误种种 275
三 鉴赏的要求和方法 277
第九章 训诂学中的语用学思想 282
第一节 训诂与语用学 282
一 训诂的基本方法 282
二 训诂的语用学特征 284
第二节 训诂学中的语境思想 286
一 训诂学中的语境观 286
二 “语境”观在辨析古书异例中的运用 289
第三节 古汉语词义引申中的语用学思想 294
一 民族共识在词义引申中的作用 294
二 文化背景在词义引申中的作用 295
三 相关联想在词义引申中的作用 296
第四节 训诂中常用的语用推理 298
一 从个别性知识推得结论的推理 298
二 从一般性知识推得结论的推理 300
三 以形索义的推理 302
四 引证推理 306
第十章 佛家语用学思想 310
第一节 般若学与佛家语用学 310
一 佛家特殊的论证方式 310
二 真空假有——佛家的真值观 312
三 僧肇《般若无知论》 314
第二节 空宗与遮诠 316
一 遮诠表达法 316
二 双非法和四句式推理 317
三 绝名真谛 319
第三节 有宗与因明 322
一 因明,有宗的语用学 322
二 立破论 324
三 量论 329
四 谬误论 331
第四节 禅悟 334
一 禅宗与禅悟 334
二 禅悟的传达 336
三 “禅不可说” 339
四 禅悟与诗家语 342
第三编 当代语用学思想 347
第十一章 形式语用学研究 347
第一节 蒙太格语法研究 347
一 蒙太格语法的探索 347
二 蒙太格语法的汉语应用研究 352
第二节 语力逻辑研究 355
一 言语行为理论与语力逻辑 355
二 语力命题逻辑的形式系统 356
第三节 非陈述句和模态句的形式研究 359
一 疑问句和祈使句的形式研究 359
二 模态词的形式研究 361
第四节 汉语句型的形式分析 363
一 语言-逻辑句型分析法 363
二 单句的分析 365
三 复句和句群的分析 366
四 语句的推演 368
第十二章 描述语用学研究 370
第一节 意义理论 370
一 语境研究 370
二 意义的四层次理论 372
三 隐涵——语言的隐含意义 375
第二节 预设的研究 378
一 预设的定义 378
二 复句的预设问题 380
三 非陈述句的预设 382
第三节 修辞的逻辑研究 384
一 修辞与逻辑 384
二 隐喻研究 385
三 修辞推理的探索 387
第四节 汉语虚词的逻辑研究 390
一 论“转折” 390
二 论“自从”“幸亏”“当然”及其他 392
第十三章 应用语用学研究 396
第一节 言语交际过程的研究 396
一 言语交际图式 396
二 表达和理解 398
三 言语交际的有效性 401
第二节 说话写文章的逻辑研究 402
一 谈话中的逻辑 402
二 演讲中的逻辑 404
三 辩论中的逻辑 405
四 篇章中的逻辑 407
第三节 谬误理论 410
一 谬误定义和分类的研究 410
二 谬误辨析的研究 412
三 从逻辑的观点看诡辩 415
重要人名、术语索引 417
主要参考书目 425
后记 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