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到北京去 1
一 北京的前夜 1
二 一位留守者的心路 7
三 城市在召唤 11
四 一个人的进京之路 18
第二章 “拿笔的军队”大会师 22
一 第一次文代会 22
二 文代会上的报告 26
三 会场之外的交际 33
四 文代会上的失踪者 41
第三章 机关大院生活的荣誉和焦虑 48
一 东总布胡同22号 48
二 五十年代作家的待遇 53
三 荣誉背后潜在的恐慌 57
四 一位青年作家的“歧路” 64
第四章 中央文学研究所和作家培养模式 70
一 苏联作家培养模式的影响 70
二 中央文学研究所的创办 75
三 学员、师资和课程 81
四 培养方式和教学成果 87
第五章 文学媒介及其管理机制 94
一 民营和同人报刊的终结 94
二 对“机关刊物”的整顿 101
三 文学媒介标本之一:《文艺报》 106
四 文学媒介标本之二:《人民文学》 109
五 文学媒介标本之三:《说说唱唱》 116
第六章 脱裤子割尾巴与作家下乡 121
一 文艺的工农兵方向 121
二 延安的下乡入伍进厂 126
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脱裤子割尾巴 130
四 到实际工作中去改造 136
五 五六十年代的作家“下乡” 142
第七章 此起彼伏的批判浪潮 149
一 改良主义:《武训传》和第一次大批判 150
二 唯心主义:《红楼梦》研究和胡适思想批判 155
三 文学肃反:从资产阶级到反革命集团 160
四 文学清场:从革命作家到反党右派 165
第八章 一种特殊文体的发生 178
一 群体表态的心理 178
二 忏悔型表态文体 185
三 攻击型表态文体 192
四 逃避型表态文体 198
第九章 昔日先锋今何在 203
一 “写什么”和“如何写” 203
二 萧也牧的“进城干部” 209
三 路翎的“战地爱与恨” 215
四 宗璞的“校园爱情梦” 219
五 王蒙的“办公室故事” 222
第十章 抒情文体的演变 226
一 领袖颂歌体:抒情的原点 226
二 政治颂歌体:抒情的轴心 248
三 个人抒情体:词语的偏移 256
第十一章 叙事文体的模式 266
一 赵树理与农民题材 266
二 杨沫与女性题材 280
三 欧阳山与市民题材 296
第十二章 十七年文学发展的逻辑 306
一 战时思维与文学斗争 306
二 冷战思维中的文学选择 311
三 极端激进的文学实验 316
主要参考文献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