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导读 9
从教育教学谈起 9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11
本章结构框架 11
考纲解读 11
考情追踪 11
名师讲堂 12
第一节 教育 12
第二节 教育学 18
课后师生交流 22
真题名师点评 23
课后习题自测 25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29
本章结构框架 29
考纲解读 29
考情追踪 29
名师讲堂 30
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30
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 32
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 36
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 40
课后师生交流 44
真题名师点评 45
课后习题自测 46
第三章 教育与个体的发展 50
本章结构框架 50
考纲解读 50
考情追踪 51
名师讲堂 51
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51
第二节 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56
第三节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61
第四节 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63
课后师生交流 65
真题名师点评 65
课后习题自测 67
第四章 教育目的 72
本章结构框架 72
考纲解读 72
考情追踪 72
名师讲堂 73
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73
第二节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78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80
课后师生交流 85
真题名师点评 86
课后习题自测 88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93
本章结构框架 93
考纲解读 93
考情追踪 93
名师讲堂 94
第一节 学生 94
第二节 教师 98
第三节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102
课后师生交流 105
真题名师点评 106
课后习题自测 107
第六章 课程 112
本章结构框架 112
考纲解读 113
考情追踪 113
名师讲堂 113
第一节 课程概述 113
第二节 课程目标 120
第三节 课程设计 122
第四节 课程实施 127
第五节 课程评价 130
课后师生交流 132
真题名师点评 133
课后习题自测 135
第七章 教学(上) 139
本章结构框架 139
考纲解读 139
考情追踪 140
名师讲堂 140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140
第二节 教学过程 144
第三节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155
课后师生交流 164
真题名师点评 165
课后习题自测 167
第八章 教学(下) 172
本章结构框架 172
考纲解读 172
考情追踪 173
名师讲堂 173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173
第二节 教学组织形式 181
第三节 教学策略 186
课后师生交流 188
真题名师点评 189
课后习题自测 190
第九章 德育 196
本章结构框架 196
考纲解读 196
考情追踪 197
名师讲堂 197
第一节 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197
第二节 德育过程 202
第三节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205
第四节 德育模式 211
课后师生交流 221
真题名师点评 221
课后习题自测 223
第十章 班级管理 229
本章结构框架 229
考纲解读 229
考情追踪 230
名师讲堂 230
第一节 班级管理的意义 230
第二节 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232
第三节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35
第四节 班集体的教育价值与形成 237
第五节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241
课后师生交流 247
真题名师点评 247
课后习题自测 249
附录1:2011年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标准预测试卷 254
附录2:名词解释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