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管理战术 1
第一节 什么是管理 1
管理与艺术活动的共同点 2
管理哲学 3
儒家对管理的了解 5
求治之心 6
典章制度 7
儒家管理之道 8
儒教在日本 9
二十一世纪的儒家文化 11
儒家对管理的看法 12
管理应以人为本 14
关于六征 15
关于管理者的修身 16
管理者修身的内容 18
管理的实施者 18
教民稼穑 19
第二节 管理设计的内容 21
企业的组成 22
企业的活动 23
管理的设计 24
管理系统的设计 25
主要问题(1) 26
主要问题(2) 26
主要问题(3) 27
主要问题(4) 27
主要问题(5) 28
第三节 对标准的排斥 29
第四节 为什么人们不喜欢标准 29
考核的心理压力 30
不要管得太死 31
管理系统设计原则 32
第五节 激发的积极态度 33
管理系统设计的对象 33
管理系统设计的借鉴 34
设计标准 35
结论 35
第六节 组织设计 37
什么是组织 38
企业组织 39
组织定义 40
组织上存在的问题 41
成功的管理者 43
经营管理的资金问题 44
资材问题 44
机械设备 44
组织的方法 44
人的资源 45
经营管理的要素 45
计划化 46
组织化 47
领导力与惯用动机 48
组织单位的调整 48
管理者的统制 49
谨遵守原则 49
经营管理 50
组织工作 51
结论 52
职务记述书 52
新的管理者 54
公司分类 54
培训计划 55
管理者找寻人选的方法 56
招募的卓越效果 57
公司主管 58
挖角公司 58
职业介绍所 60
人才的来源 61
第七节 选择胜任者 61
企业的面试 62
管理训练和能力开发 63
另外的好方法 64
管理训练 64
技能训练 65
经营者的培养 66
第八节 意志传达 67
意念的传达 67
非语言的意志传达方式 68
第九节 接受信息方面障碍 69
意志传达 69
如何改正这种倾向 70
信息的接受 73
信息的送出 74
下命令时不可忘记的建议 75
第十节 市场营销 76
产品满足 77
市场营销 78
交易与转让不同 79
关系市场营销 80
营销的结果 80
第十一节 市场营销管理哲学 81
推销观念 82
社会市场营销观念 83
第十二节 营销理论的发展 83
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84
工业生产急剧发展 84
分销系统发生变化 85
传统理论面临挑战 86
消费经济结构 87
7种市场营销职能 88
市场营销原理 89
市场营销的方法 91
分析和决策 92
市场管理体系 94
市场营销学界新的学派 97
宏观市场营销学派 97
消费者主义学派 98
购买者行为理论学派 98
初步认知时期 100
引进应用时期 100
广泛接受时期 101
社会市场营销时期 102
全球市场营销时期 103
中国的市场营销 103
引进时期(1978—1982年) 104
传播时期(1983—1985年) 104
应用时期(1985—1988年) 105
扩展时期(1988—1992年) 106
市场营销学的产生 107
第二章 百战百胜 109
第一节 权变韬略 109
第二节 权变制胜 110
守株待兔 111
因循守旧 112
谋略的运用 113
卡尔森 114
整顿企业策略的四个重点 115
第三节 见机而行 117
企业的发展需多变 118
产品销售与市场 119
第四节 把握商机 120
IBM和美国电脑经销商 120
与他人的交往 122
社会交际 123
走出社交恐惧的泥潭 123
三人行必有我师 125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125
对方特别亲切时 127
反问对方以确认其意图 128
假如对方“闻一而知十” 128
第五节 高速增长的米德克朗 129
短处或有待改善方面 130
两种开关产品 131
企业的优胜劣汰 133
石油行业中的七姐妹 134
公司间的兼并、收购 135
企业的投机取巧 136
美国的限制垄断 137
企业的规则 138
企业的秩序 139
企业的组织创新 140
第六节 决策与竞争力 142
企业决策的两方面 143
过滤效应 144
网络“新大陆” 145
企业决策对象 146
企业决策的风险性 147
社会与政治风险 149
组织风险 149
企业的决策 150
第七节 企业决策的概念 151
制定计划的过程 152
决策在中国 153
我国管理体制的改革 154
决策与领导 155
计划即决策 156
计划是决策的准备 157
计划是预先的决策 157
计划是决策的具体化 158
第八节 企业的决策体制 158
企业的决策结构 160
企业决策体制的基础 160
企业的集权型 161
企业的分权型 161
企业的集权与分权结合型 162
决策权与决策职能的划分 162
企业的决策过程 163
企业决策目标的确定 165
决策方案的评价 166
企业最高管理层的抉择 167
决策目标的实现过程 169
企业的外部环境 169
企业内部条件 169
企业决策的偏差 170
第三章 怎样出奇制胜 171
第一节 通用当机立断 171
第二节 贺卡公司果敢行动 172
第三节/青井的一念之差 175
第四节 IBM只夺APPLE 176
第五节 精工善于攻击 180
第六节 社明重视情报 181
第七节 江崎利一制定战略 183
第八节 史旺斯适时集中 184
第九节 德州自行的集权 187
第十节 韦克斯活用战术 189
第十一节 兵贵神速 190
第十二节 以谋制战 203
第四章 管理三十六计 218
第一节 运筹帷幄 218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219
全局意识 220
消费战略 222
正确评估自己 223
企业的深谋远虑 224
第二节 难得者时 225
经营处理的偶然性 226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227
近远问题 228
费尔之路 230
陈嘉庚的成功 231
第三节 釜底抽薪 233
大荣公司 234
浑水摸鱼 234
第四节 金蝉脱壳 235
关门捉贼 237
第五节 远交近攻 238
假途伐虢 240
第六节 偷梁换柱 241
指桑骂槐 242
第七节 假痴不癫 242
上屋抽梯 243
树上开花 244
反客为主 245
第八节 单刀赴会 247
尼西奇 248
第九节 瞒天过海 249
长城饭店 250
借尸还魂 253
第十节 围魏救赵 259
第十一节 草船借箭 264
第十二节 借刀杀人 265
第十三节 以逸待劳 271
第十四节 趁火打劫 280
第十五节 声东击西 286
第五章 用人智囊 295
第一节 用人之道 295
爱才之心 296
识才之眼 296
求才之渴 297
容才之量 298
举才之德 299
用才之能 299
育才之术 300
护才之魄 301
慧眼识才 301
如何识人 304
纵向比较 306
正反比较 307
(1)准确性 309
(2)广泛性 309
(3)积极性 310
企业的最大资产 311
智慧用人 312
才能素质 313
第二节 用人能力 315
错用人的后果 316
用人准备阶段 318
用人酝酿阶段 319
用人明朗阶段 319
用人实证阶段 319
第三节 领导者的素质 322
智慧领导具备的心理品质 324
领导者气质 324
领导者信誉 326
人类的大敌 329
智慧领导者的创新 330
智慧领导者的心理品质 331
智慧领导者应注意的两点 332
第四节 智慧领导的艺术 334
萧规曹随 336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338
过硬的知情功 339
广开言路,博采众长 340
第五节 领导者解决问题 340
解决问题办法的特征 342
棘手问题的解决 343
解决棘手问题的工作 343
第六节 如何对待凶悍者 344
做凶悍者工作注意的问题 345
何谓发火 347
第七节 激励的概念 349
人们工作的目的 350
奖惩的决策 358
罗纳德·里根 360
海伦·凯勒 361
思想的电源 364
第八节 缓解员工的压力 367
帮员工过难关 371
第六章 成功管理案例 373
第一节 商界新秀孙真吉 373
布伦南激流勇退传美谈 376
郭仕纳的秘诀 379
第二节 小人物挽救微软公司 380
从幕后到台前的英特尔 384
福特公司的质量小组 388
第三节 如何激励员工 391
雀巢咖啡的海外经营 396
以创新求发展的IBM 398
第四节 希金博特姆的革命 401
A&P公司的成长三部曲 405
第五节 商战中的伍德将军 411
追求创新的本田公司 414
世界最佳银行家—矶田 418
第六节 卡尔马模式 421
勇往直前的阿克苏公司 424
第七节 大宇公司的灵魂 427
道氏化学公司的布兰奇 431
德国的媒体巨头莫恩 434
理性主义之光 436
第八节 环岛生产独领风骚 439
第九节 竞争谋略 442
自己动手的宜家公司 442
韩国三星的二次创业 444
麦当劳的特许经营制 447
金融鳄鱼戈德史密斯 449
小产品里的大生意 453
第十节 3M的风险投资 456
福特首创的批量生产方式 459
善于运营资本的盖帝 463
固特异反击战 468
第十一节 借鸡生蛋的洛维格 472
风云一时的孔菲德 475
华裔金融大亨蔡志勇 480
世界银行行长伍兹 484
企业家林思齐 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