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1
第一章 “译者”:翻译文学文本的“异”性形象 15
第一节 “译者”与“翻译家”:概念界定及其意义 16
1.1 “译者”概念与“翻译家”概念的界定 16
1.2 “译者”概念界定对于译语文本研究的意义 21
第二节 “翻译家”翻译理念与“译者”形象的生成 24
2.1 “翻译家”:译语文本的价值目标和翻译理念 24
2.2 翻译理念·翻译策略·翻译方法·“译者”形象 31
第三节 “译者”形象:译语文本结构特质的总体表征 41
3.1 文学文本“作者”系统与“译者”形象 41
3.2 “异”性“译者”形象:译语文本结构特质的总体表征 44
【个例分析】B.A.茹科夫斯基:翻译“创作性”选择与“译者”形象4 6
第二章 “译者视点”:翻译文学文本“异”性构成的动因 57
第一节 “译者视点”与原语文本“视点原型”的概念界定 58
1.1 文学文本的“视点”概念及其实质 58
1.2 “译者视点”与原语文本“视点原型”的概念界定 61
第二节 “译者视点”:原语文本“视点原型”的历史性变体 65
2.1 翻译标准(规范):原语文本“视点原型”的同一性诉求 65
2.2 “译者视点”:原语文本“视点原型”的历史性变体 70
第三节 “译者视点”:译语文本“异”性构成的动因 76
3.1 文学文本“视点”功能:“文本世界”图式的裁定 76
3.2 “译者视点”:译语文本“异”性构成的动因 80
第三章 “译者话语”Ⅰ:译语文化-政治价值指向的介入 89
第一节 形象的“译语化”:译语文化元素对原语文本的改写 90
1.1 翻译历史:原语文本形象的“译语化”策略及其功能 90
1.2 译语文化元素对原语文本“文化形象”的改写 99
第二节 主题的“工具性适用”:译语文本作为“政治书写”的特定空间 110
2.1 翻译历史:“工具理性”的规导与翻译事实 110
2.2 译语文本作为译语文学“政治书写”的特定空间 117
第三节 “译者话语”Ⅰ与原语文本社会-认知价值的变异 130
3.1 文学的社会-认知价值:原语文本价值值变的向度 130
3.2 “译者话语”Ⅰ与原语文本社会-认知价值的变异 134
【个例分析1】译语“文化习语”和“文化概念”与原语文本“文化形象”的重构 138
【个例分析2】严复的《天演论·译例言》:翻译标准(规范)作为“译者话语”的规导 164
【个例分析3】从“Мертвые души”到“死魂灵”:“译者话语”作为政治书写 171
第四章 “译者话语”Ⅱ:原语文学文本诗学构成的改编 189
第一节 译语文学传统程式与原语文本文学手段的重组 190
1.1 文学历史传统:原、译语文学程式的非对应性 190
1.2 翻译作业:原语文本文学手段的增益、省略与改编 193
第二节 译语文学文类谱系与译语文本体裁形式的拟定 202
2.1 文学体裁传统:原、译语文学文类系统的非对应性 202
2.2 翻译作业:译语文本体裁形式的选择与确定 206
第三节 “译者话语”Ⅱ与原语文本艺术-审美价值的变异 213
3.1 原语文本风格·翻译家(“译者”)风格·译语文本风格 213
3.2 文学的艺术-审美价值:原语文本价值值变的向度 221
3.3 “译者话语”Ⅱ与原语文本艺术-审美价值的变异 223
【个例分析1】“文学习语”作为“译者话语”:译语文本风格的“异”性构成 228
【个例分析2】小说汉译:“章回格式”作为译语文学手段的介入 231
【个例分析3】诗歌汉译:汉诗格律对原语诗歌体制的改写 233
【个例分析4】林纾部分译作(合译)题名翻译的解析 249
第五章 “异”性结构价值给定:翻译文学文本结构特质 261
第一节 “异”性“译者话语”与译语文本“集合话语”的生成 262
1.1 “集合话语”构成:原作话语与“异”性“译者话语” 262
1.2 译语文本“集合话语”生成:语符Ⅰ—审美意象—语符Ⅱ 265
第二节 “集合话语”的译语文本结构特质:“对话性”和“未完成性” 272
2.1 “集合话语”的译语文本:“对话性”结构及其价值给定 272
2.2 “集合话语”的译语文本:“未完成性”结构及其价值给定 282
第三节 “集合话语”的译语文本作为“第二性”文学文本 290
3.1 “集合话语”的译语文本:基于原语文本的“第二性”文学文本 290
3.2 “第二性”翻译文学系统:总体文学体系建构意义 295
结论 305
主要参考文献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