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第一篇 县学 书院 义学 私塾 科举考试 举人进士 9
第一章 县学 书院 9
第一节 县学 9
第二节 书院 9
第二章 义学 私塾 10
第一节 义学 10
第二节 私塾 10
第三章 科举考试 举人进士 11
第一节 科举考试 11
第二节 举人进士 12
第二篇 普通教育 14
第一章 幼儿教育 14
第一节 民同以前的幼儿教育 14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幼儿教育 14
第三节 保教保育工作 21
附 企事业厂矿单位幼儿园及民办幼儿园基本情况 25
2006年花溪区幼儿园(所)基本情况 26
第四节 学前班 28
第五节 幼儿园选介 28
第二章 小学教育 36
第一节 民国以前的小学教育 36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小学教育 41
第三节 教学 56
第四节 思想品德教育 77
第五节 体育卫生教育 80
第六节 小学选介 84
第三章 中学教育 92
第一节 民国以前的中学教育 92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中学教育 94
第三节 教学 106
第四节 思想品德教育 124
第五节 体育卫生教育 137
第六节 中学选介 136
第四章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146
附 花溪区人民政府“两基”工作自查自评汇报 153
不断增强执法意识在实施“两基”中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161
第五章 职业技术教育 169
第一节 职业中学技术教育 169
第二节 初级职业技术教育 181
第三节 学校选介 183
第六章 民族教育 185
第一节 民国以前的民族教育 185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民族教育 187
第三节 民族学校选介 192
第七章 成人教育 194
第一节 民众教育 194
第二节 农民教育与扫盲 195
第三节 职工业余教育 198
第四节 函授教育及成人考试 199
第八章 教师 200
第一节 教师队伍 200
第二节 教师素质 203
第三节 教师待遇 205
第四节 教师培训 207
第九章 社会力量办学 210
第一节 社会力量办学 210
第二节 学校选介 212
第三篇 教育管理 214
第一章 教育管理 214
第一节 教育方针 214
第二节 学制 277
第三节 管理机构 219
第二章 学校管理 225
第一节 小学管理 225
第二节 中学管理 227
第三章 招生、学籍、奖惩 228
第一节 招生 228
第二节 学籍管理 233
第三节 学生成绩考核与管理 234
第四节 学生奖惩 235
第四章 教育督导 236
第一节 教育督导机构 236
第二节 教育督导工作 237
第五章 教育科研 学术团体 教育报刊 240
第一节 组织机构 240
第二节 教育科研及成果 243
第三节 学术团体 249
第四节 教报刊 252
第四篇 教育基本建设 1254
第一章 教育经费 254
第一节 清末年间教育经费 254
第二节 民国时期教育经费 254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教育经费 255
第二章 基础设施建设 263
第一节 校舍建设 263
第二节 教学实验设施设备建设 268
第五篇 党群组织 272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组织 272
第一节 中共花溪区教育局党委 272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学校基层组织 277
第二章 教育工会 280
第一节 区教育工会 280
第二节 基层教育工会 283
第三章 共青团组织 287
第一节 区教育局团委 287
第二节 学校中的少先队 290
第四章 教师退休协会 292
第六篇 驻区高校 294
第一章 贵州大学 294
第二章 贵州民族学院 297
第七篇 人物 301
吴中蕃 301
周起谓 301
周钟瑄 302
谢廷薰 302
周奎 303
周际华 303
赵以兰 305
赵以炯 305
赵以焕 306
姚华 307
平刚 307
周诒春 308
王佩芬 308
黄耀初 309
章逸山 310
杨藻章 310
姜元科 311
汪汝衡 317
张钰堂 312
赵玉华 313
唐树本 313
廖崇美 314
陈光滢 315
赵克彦 315
周希娜 316
王乾圣 316
大事纪 318
附 花溪教育三十年改革成就与展望 244
后记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