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哲学领域中传统良心观的演变和发展 1
一 中西方历史上良心观的演变和发展 3
(一)中国传统文化下良心观的发展 3
(二)西方良心观的发展 17
二 中西良心观发展历程的述评及异同比较 42
(一)中西良心观的发展述评 42
(二)中西良心观的比较 48
第二章 心理学领域中良心的理论研究与实证进展 55
一 良心的心理理论 57
(一)精神分析理论 57
(二)社会学习理论 63
(三)认知发展理论 66
(四)进化心理理论 70
(五)理论的发展和整合 73
二 良心的心理研究方法 78
(一)测验法 78
(二)观察法 83
(三)实验法 85
(四)问卷法 87
三 良心的心理结构 91
四 良心的心理运作机制 97
五 良心的实证研究进展 102
(一)西方心理学关于良心的研究进展 102
(二)我国心理学关于良心的研究进展 113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良心观的探讨 121
一 问题提出 123
二 调查研究 124
(一)调查研究Ⅰ 124
(二)调查研究Ⅱ 134
三 结论 146
第四章 青少年良心评估问卷的编制 147
一 问题提出 149
二 问卷编制 151
(一)研究目的 151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151
(三)研究结果 155
(四)讨论分析 177
三 结论 184
第五章 青少年良心发展的特点研究 185
一 问题提出 187
二 良心发展的特点研究 189
(一)研究目的 189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189
(三)研究结果 190
(四)讨论分析 200
三 结论 203
第六章 家庭环境对良心发展的影响研究 205
一 问题提出 207
二 良心的家庭影响因素研究 208
(一)研究目的 208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208
(三)研究结果 210
(四)讨论分析 217
三 结论 220
第七章 俄狄浦斯情结理论的验证 221
一 问题提出 223
二 俄狄浦斯情结理论的验证性研究 225
(一)研究目的 225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225
(三)研究结果 227
(四)讨论分析 235
三 结论 240
第八章 对青少年职业道德教育的启示 241
一 概念界定 243
(一)良心 243
(二)职业良心 244
(三)职业道德教育 245
二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247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47
(二)达到素质教育目标的根本要求 249
(三)解决成功就业现实需要的客观要求 250
三 青少年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 252
(一)成就 252
(二)困境 254
四 良心的心理学研究对青少年职业道德教育的启示 258
(一)良心的心理学理论对青少年职业道德教育的启示 261
(二)良心的实证研究对青少年职业道德教育的启示 270
参考文献 277
附录一 开放式调查问卷 290
附录二 特征词评估问卷 291
附录三《良心评估问卷》预试问卷 293
附录四《良心评估问卷》正式问卷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