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1
1 翻译研究中的争议和论辩 1
过程与产品 4
原序 5
客观性/主观性 5
“直译”与“意译” 6
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 9
前言 9
鸣谢 11
形式与内容:风格的翻译 11
略语 13
对“风格”的重新界定 13
意义潜势 14
“移情”与意向 16
译者的动机 17
诗歌话语:可译性的一个检验案例 18
翻译的“规则” 21
以作者为中心与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工作 23
翻译的诸种条件 28
翻译实践中的译者 30
2 语言学与译者:理论与实践 30
人工翻译与机器翻译:实际难题与虚拟难题 32
结构与意义 35
语言系统之间的对比 37
称呼语代词:结构对比的一个难题 39
翻译是不可能的? 42
语言与心智的研究 45
社会文化语境 46
当前的趋势:意图与理解 47
马林诺夫斯基: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 52
3 翻译过程中的语境:语域分析 52
弗斯:意义与语言变异 53
情景描写 54
语域观念 55
与语言使用者有关的变异 56
地理方言 57
时代方言 59
社会方言 61
标准方言 61
个人言语风格 63
与语言使用有关的变异 66
话语语场 70
话语语式 71
话语语旨 72
语域的内在模糊性 73
限制性语域 77
4 翻译工作与作为话语的语言 79
超越语域 79
语境的三个维度 82
语用维度 85
言语行为 86
合作原则与格赖斯准则 89
在翻译中协调意义 93
交际、语用与符号的交互作用 94
符号维度 97
符号间的转换 99
体裁的制约因素 100
话语的制约因素 102
语篇的制约因素 106
语域的语用学与符号学 109
5 翻译作为行为的语篇:语境的语用维度 111
言外结构 112
语篇行为 114
经验性分析 116
语境中的言外之力 119
权力和地位 135
理解与推理 140
翻译中的效力和效能 141
关联性 144
质量、关联与反讽的翻译 148
6 翻译作为符号的语篇:语境的符号维度 153
从语用学到符号学 153
具有符号学意识的翻译工作 159
作为翻译单位的符号实体 161
符号及其发展史 163
德·索绪尔 163
皮尔斯 165
巴特与神话 170
内涵义与外延义 171
关于符号学的若干基本假设 174
翻译工作中的符号学——一种综合 176
互文性:典故与参引 182
7 互文性与意图性 182
互文性的若干研究方法 183
互文链 184
主动互文性与被动互文性 189
互文性参引的类型 191
中介作用 195
何谓不是互文性 196
反语篇性 200
类型系统 202
互文性参引的分析框架 202
互文性参引的识别与转移 204
结语 209
8 作为译者聚焦点的语篇类型 211
处于交互作用中的语篇行为 212
与话语和体裁相关系的语篇 214
语篇性的标准 221
修辞目的 221
主导性的语境聚焦点 222
语篇的混合特性 223
语篇类型的聚焦点 228
宏观语篇的加工过程 230
微观语篇的加工过程 232
论说性的语篇类型 235
说明性的语篇类型 237
指导性的语篇类型 239
诸种语篇类型的心理现实 244
意识形态、语篇类型与翻译 246
句子组合的原则 253
9 翻译实践中的谋篇布局:翻译中的语篇结构 253
语境影响语篇结构的方式 259
语境的型式 261
结构修正的局限 264
语言成分组合成序列的方式 268
理解各序列之间的界限 270
话题转移 272
理解作为结构单位的语篇 274
对等:词层面还是语篇层面 277
基本的语篇谋篇布局 278
在概述时使用语篇的谋篇布局 284
与话语相关的语篇 286
译者自由度的制约因素 289
关于译者问题的争议 295
10 话语的谋篇机制 297
“形式”与“内容” 297
作为有动因选择的谋篇机制 298
作为意想意义的连贯性 300
语篇性的标准 301
诸系统间的对比 302
推理 304
复现与共指 307
部分复现 310
替代形式与省略 311
组配 315
连接与命题之间的连贯性 318
诸种显性与隐性关系 320
翻译中的主位与述位 324
主位化:功能句子观 328
交际推动力 329
可预知性和可恢复性 332
信息系统:已知信息与新信息 332
凸显 333
共同假定 334
假定的熟知 335
主位的接续 335
与体裁和话语有关的主位-述位 339
谋篇机制:结束语 343
11 起中介作用的译者 344
中介作用的两种类型 344
读者的假定与期望 351
在诸种选择中选择 353
语篇内部的符号互动 354
与其他语篇的互动关系 355
衔接的诸种问题 356
主位的接续 361
结论:翻译中的译者 364
术语注释 369
语篇样本出处 379
参考书目 383
索引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