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节 中国人事管理史概述 1
一 起源与发展阶段 1
二 性质与特点 3
第二节 中国人事管理史研究的主要内容 9
一 应当破除传统的局限 9
二 中国人事管理史研究的主要内容 10
第三节 学习和研究中国人事管理史的意义与方法 16
一 学习和研究的意义 16
二 学习和研究的方法 19
上篇 古代人事管理 23
第一章 古代人事选拔制度 23
第一节 世官制与乡举里选 23
一 世官制 23
二 乡举里选 26
第二节 招贤养士与军功爵制 28
一 招贤 28
二 养士 31
三 军功爵制 33
一 察举制 34
第三节 察举征辟制 34
二 征辟制 41
第四节 九品中正制 43
一 九品中正制的创立 43
二 九品中正制的内容 48
三 对九品中正制的评价 53
第二章 科举考试制度 57
第一节 科举考试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57
一 科举考试制度建立的背景 57
二 科举考试制度的建立 62
三 科举考试制度的发展 66
第二节 科举考试的科目及其内容 70
一 常科考试的主要科目及内容 70
二 制科考试的主要科目及内容 75
三 武科考试的主要科目及内容 76
第三节 科举考试的程序与规则 77
一 报名、推荐及资格限制 77
二 考试层级 80
三 考试规则与防弊措施 83
第四节 科举考试制度的意义和评价 92
一 科举考试制度的性质和地位 92
二 科举考试制度的历史作用 97
第一节 荫任制度 103
一 荫任制度的发展沿革 103
第三章 荫任、捐纳和吏进制度 103
二 荫任制度的主要内容 105
三 对荫任制度的评价 112
第二节 捐纳制度 114
一 捐纳制度的含义及其形成 114
二 捐纳制度的内容与方法 115
三 对捐纳制度的评价 117
一 什么是吏进制度 121
第三节 吏进制度 121
二 吏进的方式与方法 123
三 对吏进制度的评价 128
第四章 铨选与回避制度 131
第一节 铨选的原则与条件 131
一 铨选的含义 131
二 铨选的原则 132
三 铨选的条件 133
第二节 铨选的程序与方式 138
一 铨选的程序 138
二 铨选的方式 148
第三节 人事回避制度 155
一 人事回避制度的含义及其形成和发展 155
二 人事回避制度的主要内容 159
第五章 品位等级与俸禄 167
第一节 文官品级 167
一 职事官品级 168
二 散官品级 176
第二节 爵位勋位 182
一 爵位 182
二 勋位 186
第三节 俸禄待遇 187
一 以职品为标准的俸禄制度 188
二 以职品与散阶相结合为标准的俸禄制度 193
第六章 考绩与奖惩 199
第一节 考绩制度发展概况 199
一 考绩制度的建立 199
二 考绩管理机构 202
第二节 考绩的主要内容 203
一 考绩的标准 203
二 考绩的程序与方法 217
第三节 奖惩制度 222
第四节 对考绩与奖惩制度的评价 227
第七章 人事监察 230
第一节 御史监察制度 230
一 御史与御史监察制度的产生 230
二 秦汉以后御史监察制度的演变 232
三 御史监察制度与人事管理 240
第二节 言官谏诤制度 248
一 古代言官谏诤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248
二 关于古代言官谏诤制度的性质及评价 253
一 致仕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257
第八章 致仕制度 257
第一节 致仕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257
二 汉代以后致仕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260
第二节 致仕的条件、待遇及对致仕官的管理 264
一 致仕的条件 264
二 致仕官的待遇 271
三 对致仕官的管理 281
第三节 对致仕制度的评价 285
一 洋务派变革人事管理的思想主张 291
第一节 洋务派对人事管理的变革 291
第九章 清末人事管理的变革 291
下篇 近现代人事管理 291
二 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专门人才 296
三 派遣留学生,拓展育才途径 299
四 聘任外籍雇员 302
第二节 维新派改革人事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305
一 维新派“变官制”的理论主张 305
二 维新派改革人事制度的实践 310
第三节 清政府的官制改革与科举制度的废除 313
一 清政府的官制改革 313
二 科举制度的废除 316
第十章 太平天国的人事管理 320
第一节 洪秀全的用人思想 320
第二节 太平天国官阶与爵位勋位制度 323
一 官阶制度 323
二 爵位勋位制度 324
第三节 选拔任用制度 326
一 招贤制度 326
二 考试制度 327
三 保举制度 329
一 考课奖惩的标准 330
第四节 考课奖惩制度 330
二 考课奖惩的程序和方法 332
三 太平天国考课奖惩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332
第十一章 南京临时政府与北洋政府时期的人事管理 335
第一节 孙中山的人事管理思想及其意义 335
一 孙中山人事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336
二 孙中山人事管理思想的意义 340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人事立法 342
一 人事管理法规的制定 343
二 人事管理法规的主要内容 345
第三节 北洋政府的文官制度 348
一 文官考试制度 349
二 文官任用制度 351
三 文官甄别制度 353
四 文官纪律与惩戒制度 353
五 官俸、恤金与保障制度 355
第十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人事管理(上) 358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人事管理体制 358
一 考试院的设立和它的机构、职能及变化 359
二 人事统一管理制度的建立 363
第二节 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与推行 365
第三节 公务员的职位分类和分发任用 367
一 公务员的职位分类 367
二 公务员的任用资格 369
三 公务员的分发 373
四 公务员的甄别与登记 376
第十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人事管理(下) 378
第一节 公务员的考试 378
一 高等考试 380
二 普通考试 382
三 特种考试 383
四 监试制度 385
五 检定考试制度 386
第二节 公务员的待遇 387
一 公务员的薪俸 387
二 公务员的抚恤 390
第三节 公务员的考绩与监督 393
一 公务员的考绩及奖惩 393
二 公务员的监督 398
第四节 公务员的退休 403
后记 407
修订版后记 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