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明]朱之瑜 2
明清之际实学教育思潮与朱之瑜教育思想 2
生平及思想 2
明季社会与学界 2
朱舜水的生平事迹 6
(一)绝仕途,志经世 6
(二)鳞东海,乞复明 9
(三)扬儒学,膏异域 13
朱之瑜的学术要旨 17
朱之瑜在日本的教育活动 22
朱之瑜的教育思想 24
(一)论教育和社会 24
(二)论人性和教育 26
(三)论教育目标 27
(四)论教育内容 28
(五)论道德教育 30
(六)论学习 31
(七)朱之瑜对日本近代学术的影响 32
朱舜水与日本文化 35
(一)朱舜水与省庵学 36
(二)朱舜水与木下学 42
(三)朱舜水与水户学 46
(四)朱舜水与仁斋学 59
日本儒学的特色 66
朱之瑜教育文论选读 80
卷一 80
中原阳九述略 80
卷二 89
安南供役纪事 89
卷三 105
上监国鲁王辞孝廉奏疏 105
上长崎镇巡揭 106
卷四 107
与陈遵之书 107
与诸孙男书 109
卷十 111
策问四首 111
问答一 113
答源光国问先世缘由履历 117
问答二 119
卷十三 139
论 139
实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明]陈确 182
陈确教育活动与教育思想 182
明清之际的理学衰落与实学兴起 182
(一)理学之弊与经世实学思潮的出现 182
(二)反对理学空谈心性 主张实学实行实用 184
(三)舍经学而无理学的价值转向 188
(四)西学东渐与自然科学的复兴 191
(五)批判封建君主专制 启导人的思想解放 194
人性论与教育思想 197
(一)“气质即义理”的性一元论 197
(二)“继善成性”——不断地自我修养是人性得以完成的根本途径 199
(三)“变化习气”与“变化气质”的对立 200
(四)“人欲正当处即是天理”与“存天理灭人欲”的对立 201
知行观与教育思想 204
(一)重行尚实——《大学辨》的主题 205
(二)“知行合一”与读书为学 209
(三)“知行合一”与道德修养 212
陈确教育文论选读 216
《文集》选读 216
圣人可学而至论 216
死节论 217
学者以治生为本论 219
雒蜀论 220
道俗论上 221
道俗论下 222
诸子省过录序 223
作八股之法 224
《辰夏杂言》选读 225
不乱说 225
治怒 226
名利 228
《瞽言》选读 229
瞽言序 229
近言集 230
圣学 235
知性 236
性解上 237
性解下 239
气情才辨 240
气禀清浊说 243
原教 243
子曰性相近也 245
性习图 245
性习图咏 246
侮圣言 246
无欲作圣辨 246
学解 247
学谱 248
与刘伯绳书 249
答朱康流书 255
《丛桂堂家约》选读 257
丛桂堂家约序 257
子初生 258
就塾 258
补新妇谱 260
颜子好学解 265
学而第一 266
怀德章疏 267
学易章疏 267
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章 268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说 268
我犹未免为乡人也 269
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270
其为气也四节 271
配道义解 271
舜明于庶物一节 272
明察说 272
答性教问 273
存心章说 274
尽心章 274
大学辨 275
答格致诚正问 280
答唯问 281
辨迹补 282
书信选读 284
答查石丈书 284
答吴仲木书 286
答沈朗思书 287
与刘伯绳书 289
与吴裒仲书 290
与张考夫书 293
答张考夫书 295
答恽仲升书 299
书大学辨后 300
与陆丽京书 301
再与来成夫书 301
寄刘伯绳书 302
答张考夫书 304
与刘伯绳书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