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言 沈剑英 1
前言 1
释经题 1
第一卷 3
第一章 3
第一节 列举全经要点 3
第二节 量的定义 7
第三节 关于所量的定义 12
第四节 疑惑 19
第五节 目的 20
第七节 宗义 21
第六节 见边 21
第八节 论式 25
第九节 关于思择的定义 29
第十节 决断 30
第二章 31
第一节 关于论议的定义 31
第二节 诡论议 32
第三节 坏义 33
第四节 似因 35
第五节 曲解 39
第六节 倒难 42
第七节 堕负 43
第一章 44
第一节 关于疑的探讨 44
第二卷 44
第二节 关于量的探讨 61
第三节 关于现量的探讨 68
第四节 关于全体的探讨 78
第五节 关于比量的探讨 81
第六节 关于现在的探讨 83
第七节 关于譬喻量的探讨 85
第八节 关于声量的探讨 88
第九节 关于特殊声量——《吠陀》的探讨 94
第二章 102
第一节 四量的确定 102
第二节 论声无常 111
第三节 声的变化 127
第四节 语言及其能力 136
第三卷 143
第一章 143
第一节 灵魂与感官不同 143
第二节 灵魂与身体不同 147
第三节 视觉器官不止一个 149
第四节 灵魂与意不同 151
第五节 灵魂是常 153
第六节 身的性质 157
第七节 感官及元素 162
第八节 感官的多样性 170
第九节 感官的对象 175
第二章 181
第一节 觉是无常 181
第二节 关于刹那无常论 187
第三节 觉是灵魂的属性 193
第四节 觉的生灭 215
第五节 觉不是身体的属性 217
第六节 关于意 222
第七节 身体是由不可见力形成的 224
第四卷 230
第一章 230
第一节 行动与过失 230
第二节 三类过失 231
第三节 再生 236
第四节 世界不是以空为质料的 237
第五节 主宰神的探讨 239
第六节 关于“世界是偶然产生的” 242
第七节 关于一切皆无常 243
第八节 关于“一切皆常” 245
第九节 对“一切皆异”的批判 247
第十节 对“一切皆空”的批判 250
第十一节 对事物之数绝对化的批判 252
第十二节 关于结果 255
第十三节 关于苦 259
第十四节 关于解脱 260
第二章 265
第一节 正确认识的产生 265
第二节 部分与全体 266
第三节 原子不再有部分 272
第四节 驳否定外界存在 274
第五节 获得真理性的认识 279
第六节 捍卫正确的认识 284
第一节 倒难的分类,(1)同法相似、(2)异法相似 287
第五卷 287
第一章 287
第二节 倒难的第3-8种 291
第三节 倒难的第9-10种 294
第四节 倒难的第11-12种 296
第五节 倒难的第13种 297
第六节 倒难的第14种 298
第七节 倒难的第15种 299
第八节 倒难的第16种 300
第九节 倒难的第17种 302
第十节 倒难的第18种 303
第十一节 倒难的第19种 305
第十二节 倒难的第20种 306
第十三节 倒难的第21种 307
第十四节 倒难的第22种 308
第十五节 倒难的第23种 310
第十六节 倒难的第24种 311
第十七节 六种立量论法 312
第二章 314
第一节 堕负的概述及第1-5种 314
第二节 堕负的第6-9种 317
第三节 堕负的第10-12种 318
第四节 堕负的第13种 319
第五节 堕负的第14-17种 320
第六节 堕负的第18-20种 321
第七节 堕负的第21-22种 322
附录:正理经 沈剑英 译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