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有关写作的几点说明 1
0.1 缘起 1
0.2 写作思路 4
0.3 写作风格问题 7
1 “结构”的男权意义与女性的匿名 14
1.1 “结构”的男权意义 14
1.2 女性的“结构”的空虚——女权主义的反思 16
1.3 女性空间的虚构——女权主义生存论在存在论中的空缺 25
1.4 女性“结构”的比附——“三位一体”的女性系列与铺排 29
1.5 结构的女性创建者——纯文本构成? 33
1.6 身体的空间与匿名的海滩——自在的生存者? 38
1.7 小结 43
2 女性主义的溯源倾向与老子的“女权主义” 46
2.1 “男性唯一”的神话 46
2.2 “空白”对“结构”颠覆的失效 48
2.3 溯源的一致性 53
2.4 作为“无意识”的女性 57
2.5 “回归”指向时间 61
2.6 生命的流动与母亲的力量 67
2.7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 71
2.8 另类生命哲学:老子的“女权主义” 75
3 文化规定出的现实的空间性 83
3.1 女权主义的思想特征 83
3.2 历史的“文—化”对空间性的扩展 84
3.3 文化制度对空间性的厘定——以“礼”为例 87
3.4 现实的空间性中的群体性与个体性:“莫春之浴”的讯息 94
3.5 存在对现实的空间性的“收拢” 100
3.6 空间性中阴阳裂变及女性的弃却 105
3.7 小结:男权的“阴阳同体” 112
4 现实的空间性与人的肉体 116
4.1 肉体的起源与象征男权的一元论 116
4.2 女性肉体的失落与二元论的对立 121
4.3 男权对女性的双重再造:自然的与艺术的 125
4.4 复原肉体:女权主义的义旨 132
4.5 性别差异与人的肉体 140
4.6 女权主义的“差异观” 144
5 现实的空间性与母爱——老子哲学中作为“母亲”的“道” 149
5.1 现实的空间性中男权导致人的物化 149
5.2 现实的空间性——从父权到母爱:“仁爱”与“道”的比较 155
5.3 始源中的“道”与现实的空间性的“道” 160
5.4 “涤除玄览”:作为对立面的女性?——“玄”与“洞穴之喻”的比较 165
5.5 在“压抑”与“监督”之外——拉康的“无意识”与老子的“道” 174
6 结语:对立统一与辩证法的反思 179
6.1 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尼采的发现 179
6.2 “象”中之道与大河奔流 183
6.3 女权主义的生命本体论:由认识论的“背反”,到本质论的消解 187
6.4 最后的话:“归入”不是“他者”赐予 191
主要参阅文献 193
后记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