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编 权力与权威 543
第一章 权力的本质 543
第一节 权力的涵义及特征 543
第二节 权力的分类及构成要素 544
第三节 领导者的权力 547
第二章 权力的争取 550
第一节 人都想得到权力 550
第二节 争取权力与个人实力 553
第三节 争取权力与环境支持 563
第四节 争取权力的艺术 566
第五节 争取权力的结果 569
第三章 权力的行使 572
第一节 行使权力的前提:领悟权力精神 572
第二节 行使权力的基点:摆正自己位置 575
第三节 行使权力的核心:创造各种利益 579
第四节 行使权力的方式:政治实践积累 586
第五节 行使权力的艺术:永无止境探索 593
第四章 权力的冲突 602
第一节 权力冲突的表现 602
第二节 权力协调艺术 603
第三节、防止和纠正下属“越权” 604
第四节 防止和克服自己“越权” 606
第五章 权力与权威 608
第一节 权力不等于权威 608
第二节 权威的类型及其历史源流 612
第六章 权威塑造 616
第一节 权力的二重性 616
第二节 权威培植的艺术性 617
第三节 权威的树立 620
权力的情境 623
第七章 机关干部经验谈 623
给权力消费敲响警钟 624
官不是好当的 625
正确认识和对待人民赋予的权力 626
有为才有位 630
怎样当好领导干部 631
简论领导活动中的“贸然履新”现象 632
成功的策略 635
政治家:精英角色,大众情怀 637
权威:非正式的基础 639
权威流失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 640
权威观与领导行为的关系 643
第八章 权力执掌启示录 645
“古巴之父”卡斯特罗的执政生涯 645
独操权柄的钢铁强人斯大林 646
运权自如的“明星”总统里根 648
埃莉诺:总统的“第一副手” 650
李光耀的“领袖自我更新” 652
卖官书记现形记 655
英雄要过小人关 659
一位市委副书记调离的背后 661
第九编 决策原则与程序 665
第一章 决策原则 665
第一节 实事求是的决策原则 665
第二节 决策新理念:系统思维 667
第三节 确定性原则 669
第四节 灵活性的原则 671
第二章 信息:决策的依据 673
第一节 决策信息的收集 673
第二节 信息的处理 677
第一节 智囊的历史渊源 679
第三章 智囊:决策的咨询 679
第二节 现代智囊机构的产生及其影响 680
第三节 现代智囊团的作用 686
第四节 智囊团的合理使用 687
第四章 决策程序 694
第一节 确立决策目标 694
第二节 拟定决策方案 696
第三节 选择决策方案 699
第四节 决策防范与追踪决策 702
第五章 科学决策方法 704
第一节 运筹学决策法 704
第二节 系统动力学决策法 707
第三节 灰色系统决策法 709
第四节 层次分析决策法 712
第五节 专家决策法 713
第六节 模拟决策法 717
第七节 方案前提分析法 719
第八节 鱼缸决策法 721
第六章 机关干部经验谈 722
科学决策的探索与思考 722
地方党委“一把手”在宏观决策中的作用 725
办试点:科学决策的“金钥匙” 728
领导决策的拍板艺术 730
决策失效的应对方略 732
基层领导决策失误成因透视 733
监督:眼睛盯紧“实权派” 735
加强对乡镇党政一把手的监督 737
第七章 领导决策启示录 739
赵匡胤的政治悲喜剧 739
罗斯福新政 741
抗美援朝的战略决策 745
中国重返联合国 749
丘吉尔的联盟决策 752
红墙外的国策专家曹思源 754
第十编 干部选拔与考评 761
第一章 发现人才 761
第一节 发现人才的方法 761
第二节 人才的方法 764
第二章 选拔人才 774
第一节 严格执行选才标准 774
第二节 科学评估选拔对象 775
第三节 择优上岗须斟酌 780
第三章 人事考核 783
第一节 人事考核的涵义与意义 783
第二节 人事考核的原则与内容 784
第三节 人事考核的种类与方法 787
第四节 人事考核的程序、时限及结果 790
第五节 人事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94
第四章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 797
第一节 录用考试的涵义与意义 797
第二节 录用考试的原则与方式 798
第三节 考试科目的设置和考试录用的程序 804
第四节 考试录用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806
第五章 机关干部经验谈 809
公开选拔是方向——辽阳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809
关于选拔党政“一把手”的思考 811
对干部选拔培养工作的几点思考 815
提高干部考核质量的有效途径 818
反馈考核意见时怎样与部属谈话 819
选拔年轻干部中的问题及对策 820
浅谈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824
对深化和完善考核工作的几点思考 825
严格考核——谈干部制度的改革 828
建立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试考核制度 830
要合理选拔那些被公认的中年干部 833
正确看待“有争议的干部” 834
选拔使用干部的“破”与“不破” 834
选拔干部要重视五个方面 836
努力提高选用干部的准确性 837
积极推行党政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 839
如何选拔有棱角的人才 842
第六章 选拔任用启示录 844
唐太宗阅卷识马周 844
刘邦知人善任得天下 844
张居正主张识人重实绩 845
杨士奇为国荐贤才 846
武则天放手选拔人才 847
第一节 用人艺术与用人技术 851
第一章 领导用人概说 851
第十一编 用人原则与艺术 851
第二节 微妙复杂的上下级关系 852
第三节 不同性质的用人行为 855
第四节 不同类型的被使用对象 861
第五节 用人认识“伸缩度” 867
第六节 用人行为“伸缩度” 872
第七节 挣脱传统的用人模式的束缚 876
第二章 识人的方法与艺术 880
第一节 识人先知己 880
第二节 识人艺术 882
第三节 识别下属的方法 884
第四节 由表及里识人 886
第五节 由内及外察品质 893
第六节 观时机识人 897
第七节 从气节识人 902
第八节 从细节识人 904
第九节 揣摸心理识人 907
第三章 用人的方法与艺术 910
第一节 用人总则 910
第二节 用人之忌 916
第三节 任用智才的方法 920
第四节 任用偏才的方法 924
第五节 任用忠者的方法 928
第六节 任用小人的方法 936
第四章 机关干部经验谈 939
组织部长如何正确识人 939
考察干部如何看小节 941
于看似无意中辨别干部 942
警惕干部专核中不良人际因素的介入 944
注重把握基层领导干部德才表现的新特征 945
选拔年轻干部中的问题及对策 946
选才用人慎思量 950
荐才需要心胸豁达 952
第五章 领导用人启示录 955
鲍叔牙不计小节荐管仲 955
孔明举庞统实施“隆中策” 955
唐太宗唯才是举 956
善识贤才的朱元璋 957
乾隆以己好恶用和珅 959
第十二编 激励与惩罚原则 965
第一章 激励原理述要 965
第一节 激励的一般理论 965
第二节 西方管理中的激励思想 966
第二章 激励的原则 976
第一节 公平性原则 976
第二节 适时性原则 977
第三节 讲求效应原则 979
第四节 协调性原则 981
第五节 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原则 983
第三章 激励原则与约束方法 985
第一节 约束与激励并举 985
第二节 激励与奖惩并举 988
第三节 自我约束与异体约束并举 991
第四章 批评的原则与艺术 995
第一节 批评的原则 995
第二节 批评的——种类 1001
第三节 批评的方式 1003
第四节 批评的艺术 1008
第五节 批评的忌禁 1014
第五章 惩处的原则与艺术 1018
第一节 惩处的原则 1018
第二节 惩处的艺术 1020
第三节 指责的技巧 1022
第六章 机关干部经验谈 1032
怎样在机关内部实行竞争上岗 1032
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 1034
试论建立领导干部积极淘汰机制 1035
第七章 激励与惩罚启示录 1039
司马穰苴杀监军树威 1039
吴起的励士之道 1039
林肯用人奖惩分明 1040
第十三编 职务风险防范 1045
第一章 权力误区 1045
第一节 权力腐败 1045
第二节 政治权力腐败 1047
第三节 司法权力腐败 1054
第四节 经济权力腐败 1060
第五节 生活作风腐败 1065
第二章 决策误区及其防范 1068
第一节 决策误区概述 1068
第二节 决策误区的表现 1070
第三节 决策误区的防范 1073
第三章 用人误区及其防范 1077
第一节 用人误区概述 1077
第二节 用人误区的危害及表现 1079
第三节 用人误区的防范 1081
第四章 公关误区及其防范 1083
第一节 公关误区的表现 1083
第二节 公关误区的危害 1085
第三节 公关误区的根源 1086
第四节 公关误区的防范 1087
第五章 权力的丧失及重新获得 1090
第一节 权力丧失的原因及表现 1090
第二节 重新获取权力的途径 1094
第六章 机关干部经验谈 1096
值得注意的集体跑官要官现象 1096
如何有效防止权力蜕变 1097
权力的几种负效应 1099
论浮躁与腐败 1099
提拔、任用干部应以“德”为先 1101
居官四败:“昏、傲、贪、诈” 1103
何人决策易失误 1104
领导干部要慎交友 1105
第七章 职务风险启示录 1107
霉变的权力——原鹤壁市市长朱振江受贿案警示录 1107
成克杰因收受巨额贿赂被判处死刑 1110
公贿——经济犯罪新浊流 1112
杜绝官职市场化 1114
谁对贪官不“敏感”?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