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交通心理学 1
1 关於交通心理学 1
2 交通心理学之对象与研究方法 2
3 交通心理学之课题与邻接领域之科学 3
3-1 为保护行人心理学的使命与趋势 4
3-2 驾驶人心目中应由道路交通排除之不合格因子及检查之标准化 4
3-3 操纵汽车之人间特性 5
3-4 道路构造与交通环境心理学的研究 6
第二章 人间特性 8
1 移动与需求 8
2 操纵特性 10
3 反应特性 11
4 学习特性 16
4-4 练习 17
4-3 赏罚之效果 17
4-2 引起动机 17
4-1 Readiness 17
4-5 记忆 18
5 个人差 18
5-1 关於性别与差距 18
5-2 关於年龄 20
第三章 视觉特性 24
1 静止视力 24
2 动体视力 26
3 夜间视力 27
4 暗顺应与明顺应 31
5 耀眼度 32
6 烟雾 33
7 深进知觉 34
8 视野 34
9 行驶中视空间之特性 35
10-1 色之物理的特性 37
10 色觉 37
10-2 色彩所具生理与心理的作用 38
10-3 色彩调和与安全色彩 39
11 视觉之反应时间 39
第四章 驾驶适性 41
1 所谓驾驶适性 41
2 事故多发倾向者 42
3 狭义的驾驶适性 42
4 感觉机能之特性 43
5 动作反应之特性 44
6 知能与性格 46
7 事故多发倾向者与无事故者之性格 50
8 驾驶适性检查 51
8-1 动作、机能检查 51
8-2 深层心理分析检查 52
8-3 质问纸法检查 59
1 饮酒驾驶与事故 61
第五章 酒精与驾驶 61
2 饮酒量与体内酒精浓度 62
3 酒精与个人差 64
4 醉的评价 65
4-1 醉的主观的评价 66
4-2 醉的客观的评价 68
5 酒精与记忆障害 71
6 体内酒精浓度与驾驶机能 72
6-1 比较少量的体内酒精浓度 72
6-2 比较多量的体内酒精浓度 75
7 呼气中酒精检知法 77
第六章 驾驶疲劳 80
1 所谓驾驶疲劳 80
2 驾驶疲劳之主因 81
3-1 驾驶疲劳与事故 82
3 驾驶疲劳之症状 82
3-2 长期间连续驾驶与疲劳 83
3-3 长时间长距离驾驶与疲劳 84
3-4 驾驶与疲劳感——所谓疲劳自觉症状 87
3-5 高速驾驶与疲劳 89
4 驾驶疲劳与路线条件 91
5 驾驶疲劳与驾驶失误 93
6 疲劳测定法 95
6-1 Flicker检查 96
6-2 触两点辨别阈值法 97
6-3 皮肤电气抵抗测定法 97
6-4 疲劳测定应考虑之事项 98
第七章 行人心理 101
1 行人事故之实况 101
1-1 与各外国之比较 101
1-3 步行类型与死亡事故 102
1-2 事故类型 102
1-4 被害最多之年龄层 105
2 行人事故例研究 105
2-1 行人事故与道路形状 105
2-2 道路幅员与行人事故 105
2-3 肇事时之汽车速度与道路幅员 106
2-4 行人心理条件与事故 107
3 穿越时行人之特性 108
3-1 穿越道危险程度之算定与事故类型 108
3-2 穿越行人之实态 110
3-3 穿越行人之交通知识与等待穿越之时间 113
3-4 穿越行人对於安全设施之利用率 121
4 儿童之交通心理 124
4-1 儿童之交通事故 124
4-2 儿童事故之直接原因 126
4-3 儿童之跳出事故 129
4-4 易肇生跳出事故儿童的特性与心理背景 130
第八章 事故心理 133
1 事故之原因与主因 133
1-1 间接的主因 133
1-2 中间的主因 134
1-3 直接的主因 135
2 驾驶错误之构成 136
3 事故心理之主因 137
3-1 肇事人之特性与背景 138
3-2 驾驶错误之主因 147
4 事故分析 151
4-1 事故分析之目的 151
4-2 事例分析 152
第九章 交通安全教育与交通安全管理 171
1 交通安全教育 171
2 交通安全教育之必要 171
3 交通安全教育二方向 172
4 企业内之交通安全教育 173
4-1 驾驶人之采用 173
4-2 安全教育之内容 174
4-3 安全教育之方法 176
4-4 安全教育之机会 177
5 企业内安全管理之实际 178
6 学校中之交通安全教育 179
6-1 交通安全教育中应考虑之事故心理的主要因素 180
6-2 态度与指导 181
6-3 知觉、运动 181
6-4 情绪与指导 182
7 交通安全管理与交通安全教育之关系 183
7-1 安全行动上心理学的顾虑 183
7-2 提高安全意欲心理学的顾虑 184
索引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