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目录 1
第一章 劳动力的招收 9
第一节 劳动力招收的原则和劳动用工制度 9
第二节 劳动力招收的程序与方法 16
第二章 劳动分工 28
第一节 劳动分工的形式与原则 28
第二节 劳动分工的演变与发展趋向 32
第三节 多面手和多设备看管的组织 39
第一节 组织工人劳动小组的必要性与作用 47
第三 章劳动协作(一)——工人劳动小组的组织 47
第二节 企业劳动小组的发展过程 50
第三节 班组的合理组织与管理 53
第四章 劳动协作(二)——工作班制的组织 60
第一节 三班制的组织 60
第二节 四班制的组织 65
第三节 区别行业特点采用不同的班制 68
第五章 企业的组织机构 72
第一节 企业组织机构的概念 72
第二节 设置组织机构的基本原理 75
第三节 组织结构的基本模式 82
第四节 我国企业组织机构的变革 90
第六章 劳动定员和定员管理 96
第一节 劳动定员的概念和范围 96
第二节 劳动定员的作用和要求 98
第三节 劳动定员的管理 103
第七章 劳动定员的数量确定 110
第一节 劳动定员数量 110
第二节 劳动定员标准 125
第八章 劳动定员的质量分析 131
第一节 人员的个体素质和整体素质 131
第二节 企业人员结构的比较研究 139
第九章 劳动定额的制定 148
第一节 劳动定额的形式、种类和作用 148
第二节 制定劳动定额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153
第三节 工作日写实、测时和工时抽样 157
第十章 劳动定额管理 173
第一节 劳动定额的贯彻执行和统计分析 173
第二节 劳动定额的修订 182
第三节 劳动定额水平 186
第四节 劳动定额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190
第一节 程序分析 194
第十一章 操作方法研究 194
第二节 动作分析 211
第十二章 时间结构的设计 214
第一节 时间结构的演变 214
第二节 劳动时间的缩短 218
第三节 软化工时模式 227
第十三章 劳动环境 233
第一节 劳动环境及其优化 233
第二节 影响劳动环境的物质因素 238
第三节 劳动环境中有关自然因素的优化 247
第一节 职工教育的意义 254
第十四章 职工教育 254
第二节 职工教育的内容 257
第三节 职工教育的管理 260
第十五章 劳动行为激励 266
第一节 劳动行为激励的原理 266
第二节 物质激励 270
第三节 精神激励 278
第十六章 残疾、老年职工的组织与管理 285
第一节 残疾职工的组织与管理 285
第二节 老年职工的组织与管理 291
第十七章 女性职工的组织与管理 300
第一节 妇女就业的重要意义 300
第二节 女职工劳动能力的分析 303
第三节 改善女职工组织管理的措施 307
第十八章 企业劳动计划 312
第一节 劳动计划的内容和作用 312
第二节 编制劳动计划的原则和程序 314
第三节 职工人数计划 316
第四节 劳动生产率计划 319
第五节 工资计划 324
第六节 劳动计划管理 327
第十九章 提高劳动生产率 334
第一节 劳动生产率 334
第二节 影响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336
第三节 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方法 341
第二十章 企业劳动力流动 351
第一节 企业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351
第二节 企业劳动力流动的途径 357
第三节 企业劳动力输出的管理 362
主要参考书目录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