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文化意义——对一种恰当的阐释态度的探寻 1
一 当前古代文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二 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意义何在? 7
三 走向文化诗学 11
上编 观念分析 23
第一章 子学时代的诗学观念 23
一 文化话语权力的转移 23
二 处于主体与功能之间的士人阶层 27
三 子学时代文化意义的生成模式 34
四 诸子之学的几种基本价值取向 38
五 子学时代的诗学观念(上) 54
六 子学时代的诗学观念(下) 59
第二章 经学与汉代诗学 69
一 汉代士人社会境遇的改变 69
二 汉代统治者对士人阶层的态度 71
三 汉代士人两面性的文化策略 73
四 汉代经学旨趣 78
五 经学语境中的诗学观念 83
第三章 玄学话语向诗学话语的转换 90
一 魏晋六朝士族文人心态 90
二 魏晋玄学之基本旨趣 95
三 玄学语境中的诗学观念 111
第四章 道学与诗学 118
一 “体用”论的阐释模式 118
二 “体用”论模式在诗学上的运用 123
三 诗文审美特性的把握 126
四 两种意义生成模式之关系 132
中编 范畴分析 143
第五章 “文”与“道” 143
一 “文”之内涵的历史演变及其所表征的文化意义 143
二 关于“文”与“道”之关系的思想的历史演变 148
第六章 “自然”与“丽” 160
一 “自然”作为一种诗的风格与境界 160
二 “自然”作为一种人生理想 164
三 “自然”范畴的认识论内涵 168
四 “丽”范畴的含义及其演变 173
第七章 “情性”与“意” 177
一 “情性”内涵辨析 177
二 “吟咏情性”所负载的诗学本体论观点 180
三 “以意为主”与宋代诗学本体论的基本倾向 182
四 “吟咏情性”与“以意为主”的比较 184
五 两大诗学本体论观点产生的原因 187
下编 文本分析 193
第八章 诗人言愁,所愁何事——魏晋之际若干诗歌的文本意义与文化意蕴 193
一 引言:如何进入诗歌文本 193
二 对“建安”时期几首诗歌文本意义与文化意蕴的分析 195
三 对几首“正始”诗歌的文本分析 197
四 余论 200
第九章 心中之景与眼中之景——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之比较 202
一 对若干陶诗的文本分析 202
二 对几首谢诗的文本分析 205
三 陶诗、谢诗的主要差异及其文化原因 207
第十章 宋诗与唐诗究竟何异——尝试一种文本分析 214
一 小引 214
二 通过对李白与苏轼诗歌的文本分析看唐诗与宋诗之异 215
三 杜甫与黄庭坚诗歌文本的比较分析 218
四 唐诗、宋诗相异之文化原因 221
五 结语 223
第十一章 宋词的兴起与宋代士人人格结构之关系 225
一 词之兴起与士人新型文化人格 225
二 对北宋中期几位重要政治人物词作的文本分析 228
三 词对于宋代士人之独特意义 231
四 豪放词出现的文化意义 234
五 元曲的解构功能 237
第十二章 《水浒传》的文本结构与文化意蕴 241
一 《水浒传》的意义生成模式 241
二 重建文化历史语境的意义生成模式 244
三 回到文本世界 247
第十三章 在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之间 251
一 《三国演义》文本意义的生成机制 251
二 重建文化历史语境中的意义生成模式 253
三 在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之间 255
第十四章 《西游记》的文本分析 260
一 文本的意义结构剖析 260
二 换一个角度看 262
三 重建文化语境 264
四 回到文本世界 266
第十五章 《红楼梦》文本意义及其生成模式 271
一 《红楼梦》的文本因素及其关系维度 271
二 《红楼梦》的文化语境分析 273
三 在文本与文化语境之间 276
四 第二个文本意义的生成模式 278
后记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