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部分 文化主体性与异国形象 21
第一章 “自我”与“他者”相互观照下的中国——赛珍珠笔下的异国形象 22
一、古老的与现代的“土地” 24
二、现实的与想象的差异 30
三、相异的与相同的风俗人情 34
四、看见的与看不见的“社会集体想象物” 39
第二章 “自我”主体性的此长彼消——林语堂英文小说中的自塑形象 45
一、以道家精神和儒家伦理构筑中国人的生活 48
二、以“抗战”打造中国民族精神 53
三、以传奇追溯中国古代文化 57
四、远离中国、幻想文化的大同世界 61
第三章 “自我”主体性的混杂与迷思——汤亭亭笔下漂移的中国形象 71
一、“故事”及缝隙里的中国文化 73
二、历史记忆深处的变形与置换 78
三、“说故事”背后的文化意图 84
第二部分 文化身份与“东方主义” 95
第四章 西方文化精神与“东方主义”——赛珍珠文化的体认与殖民体系立场 97
一、历史中的追寻 97
二、“母亲”和“父亲”形象 99
三、殖民体系下的“东方主义” 103
第五章 中国文化精神与“自我东方主义”——林语堂对中国文化的自然体认 105
一、双重世界里对中国文化的自然体认 105
二、无法逃脱的“自我东方主义” 109
一、对中国文化价值的怀疑 120
第六章 后殖民语境与“东方主义”——汤亭亭在怀疑和疏离中的文化认同 120
二、“边缘人”形象的危机隐喻 123
三、“精神世界”的回望 124
四、后殖民语境下的“东方主义” 126
五、两种文化身份的特定表现 127
第三部分 跨语境叙事策略和文化利用 131
第七章 中国小说与“母题”之变奏 132
一、《中国小说》 132
二、“中国最佳小说体裁”与“中国故事” 133
三、“花木兰”形象之变奏 135
第八章 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日常生活描写 139
一、《京华烟云》的“日常生活”描写 139
二、日常生活描写的文化人类学意义 142
一、“自内殖民”存在与形态 144
第九章 历史去魅的“自内解殖” 144
二、“越界”与“迁移”的文化策略 146
第十章 西方语境下的中国文化利用 148
一、几个世纪以来西方的中国形象 148
二、不同身份文化利用的不同性 152
结语 跨文化中国叙事与“异”的文化幻象 155
附录 158
想象与记忆的共同体——旅美作家群笔下的中国想象 158
林语堂英文小说《京华烟云》的文化叙事 168
马华诗人的“生命树”——吴岸作品的本土意识与文化认同关系 180
比较文学对华文文学研究的启示与作用 191
主要参考书目 199
后记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