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上篇 1
魅力与艺术(引言) 1
报道者的空间意识 3
追踪“热点”空间 3
面对面地空间突前 6
空间变迁的同步流动感 8
未知与不确定的空间 11
博里纳奇——转变的空间 14
社会新闻中的屏幕肖像 17
正面肖像质疑 18
“残缺构图”及其它 21
面对面的责任感 25
“匿形象”的必要性 30
渴望接触人 35
尽量清晰地勾画出性格 36
提供构成情节的典型形象 39
选择最佳的叙述视角 43
从孩子的视角窥望世界 46
利用孩子的呼喊 46
利用孩子的创作 50
利用孩子的讲述 55
群像个性化 59
捕捉动情点 64
在情感上参与事件 70
马国光见母亲 71
场面的实质 76
台胞归来会亲人 77
用心灵去摄录景物 85
创作中的辩证法 97
对主题的辩证理解 99
遵循情感运动的辩证规律 103
大巧若拙的辩证处理 105
万取一收 108
军事片的崛起 115
一支年青而又能打硬仗 116
的队伍 116
一股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 117
一种可贵的创新勇气 120
反射式表现 122
不便出场的她 122
不愿出场的她 125
不宜出场的她 131
中篇 137
不该藏时不可藏 137
登上月球与离开楼兰 146
假如阿姆斯特朗拍摄失误 146
假如离开楼兰没有拍摄失误 149
观众感知摄影组在场 156
没有砍掉摄影师的脑壳 156
给“不真实”注入可信 159
因素 159
王锡爵驾机归来的第一 162
个画面 162
看镜头 168
特殊的韵味 168
长久的凝视 171
对画外惊扰的回报 175
隐身的摄影机 177
《五平太流传》获奖的 177
启示 177
观众为何不对摄影机作 180
出反应 180
机作出反应 184
被拍摄者为何不对摄影 184
“挥手”是突现出来的符号 192
组织拍摄 199
古老而至今的课题 199
令人费解的纠缠 201
可能发生但没发生 203
发生了但拍不到 207
补拍 212
扮演 218
插画面 224
完整讲话镜头的必要性 226
慎用剪刀术 230
为何要插10个画面 232
技术故障怎么办 235
对情绪缺陷的认识 237
记者的“脸面” 241
下篇 241
摄影机伙伴 241
与“草帽”绝缘 243
谨防雨水 244
摄影机不能脱手 245
十戒 247
记住自己的过失 253
五个基本功 254
摄影机眼里无静物 257
《花的奇迹》的惊异 257
《日环食》的缺憾 261
黑背景与静物表现 264
心理上的第四维 269
力的戏剧性爆发点 269
情感转达的承接点 271
动态意蕴的分解点 272
文学抒发的介入点 274
视觉刺激的缓冲点 275
“谜的11秒”的启示 278
突现暗杀现场的人物疑点 282
突现录像镜头的事件空白 285
突现单身赴死的道德色彩 289
“日航事件”的电视战 291
象抢救生命那样抓消息 291
与事件同步进展的报道 293
平生之愿就是震动舆论 296
界一次 296
再创作的可能性 300
残疾人上电视 306
教授为何要拍他的学生 307
马克·希克斯的出场 308
盲姑娘的眼睛 312
展亚平的半截身子 315
当碰到孩子 316
不能表现脸的战土 319
现场的困惑 321
报道者的心态 322
收视者的非议 325
同行们的疑问 328
同期声的魅力 334
视觉的注意点 336
空间余裕的延伸 338
环境诱惑力 340
“我在场”意识 344
微型无线话筒 347
十忌 348
对自己的临别赠言(后记)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