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数学学习与数学认知结构 12
第一节 关于学习的理论 12
一 国外的学习理论 13
二 中国的学习理论 20
第二节 数学学习的实质、特点和类型 24
一 学生的学习活动的特点 24
二 数学学习及其特点 25
三 数学学习的类型 25
第三节 学习的迁移 29
第二章 数学学习的认知过程 32
第一节 数学学习的一般过程 32
一 学习过程的几种模式 32
二 数学学习的四个阶段 35
三 数学学习的“建构学说” 36
第二节 数学知识的学习 38
一 数学概念的学习 38
二 定理(公式、法则)的学习 45
第三节 数学技能的学习 49
一 数学技能的涵义 49
二 数学技能的学习过程 50
三 数学技能学习的注意事项 52
第四节 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 53
一 从一个例子谈起 53
二 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过程 54
第三章 数学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59
第一节 数学问题及其解决 60
一 数学问题的涵义 60
二 数学问题的结构 61
三 数学问题解决的涵义 63
四 数学问题解决的结构 64
第二节 数学问题解决的方法 67
一 探索解题方法的基本要素 68
二 探索解题方法的主要思想和基本方法 68
第三节 数学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74
第四节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77
一 问题情境因素 77
二 学习者个人的特征 78
三 问题解决中的认知策略 79
第五节 数学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的培养 80
第四章 思维发展与数学思维方式 86
第一节 思维及其类型 86
第二节 思维发展与数学学习 88
一 认知发展阶段论 88
二 思维发展的年龄特征 89
三 思维发展与数学学习 91
第三节 思维定势 94
一 思维定势 94
二 思维定势的正迁移作用 94
三 思维定势的负迁移作用 95
四 应当培养什么样的思维定势 97
五 消除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的方法 100
第四节 数学思维及其方式 101
一 数学思维及其性质 101
二 数学思维的方式 101
三 函数思维与空间思维 106
第五节 思维品质及其培养 108
一 思维的广阔性 108
二 思维的深刻性 109
三 思维的灵活性 110
四 思维的批判性 111
五 思维的独创性 112
第五章 数学能力与数学自学能力 113
第一节 数学能力与数学学习 114
一 数学能力的意义 114
二 数学学习与数学能力的关系 115
第二节 数学能力结构分析 116
一 数学能力的成分 116
二 数学能力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120
三 数学能力的层次 122
第三节 形成和发展数学能力的基本途径 123
一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 123
二 重视一般科学思想方法的训练 125
三 知识的精炼与其应用相结合 126
四 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 128
第四节 元认知和元认知能力 129
一 元认知知识 130
二 元认知体验 132
三 元认知监控 133
四 元认知能力及其培养 134
第五节 数学自学能力及其培养 136
第六章 数学学习的非认知因素 141
第一节 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142
一 学习动机的意义和作用 142
二 对学习动机的分析 144
三 归因理论与学习动机的引发 146
四 学习兴趣及对其分析 148
五 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增强 150
第二节 学习情感与学习意志 153
一 学习情感的意义及其作用 153
二 学习情感的产生与增强 154
三 学习意志的意义及其作用 155
四 意志品质的培养 156
第三节 学习态度 157
第七章 数学学习的环境因素 160
第一节 家庭环境的影响 161
一 父母的期望和数学学习的关系 162
二 配合数学教学,搞好校外学习 163
第二节 学校教育的影响 165
一 数学教师的重大影响 165
二 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 169
三 数学书籍的影响 171
第三节 社会环境的影响 173
一 社会舆论的影响 173
二 文化传统的影响 174
第八章 数学学习观、数学学习的原则和方法 176
第一节 数学学习观 177
一 数学价值观 177
二 数学禀赋和勤奋学习观 178
三 数学学习的高目标观 178
四 自主学习观 179
第二节 数学学习基本原则 180
一 主动性和积极性原则 181
二 循序渐进原则 182
三 及时反馈原则 184
四 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原则 186
第三节 数学学习基本方法 188
一 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的方法 189
二 “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方法 194
三 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196
第四节 认知策略和学习策略 197
一 认知策略 197
二 学习策略 202
第五节 形成符合自己个性的学习方法 206
主要参考文献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