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1
岗位评价的涵义 1
岗位评价的意义 3
岗位评价的原则 7
岗位评价的沿革 11
第二章 岗位评价的第一步:岗位分析和岗位写实 15
岗位分析 16
岗位鉴定 17
岗位信息的收集 19
收集岗位信息的方法 20
岗位写实 22
第三章 非分析法 27
排列法 27
步骤 28
优点与缺点 31
分类法 32
步骤 33
优点与缺点 37
第四章 分析法 39
评分法 39
步骤 40
优点与缺点 49
要素比较法 52
步骤 53
优点与缺点 57
第五章 岗位评价的一些新方法和近来的研究 59
单一因素法 61
自由决策的时间跨度法 61
决策分组法 63
混合法 64
Hay-MSL指导图表表象法 65
尤威科欧尔形象法 67
直接统一意见法 68
传递评价法 70
要素评价法 72
改进传统方法的运用 73
第六章 岗位评价方案运用中的实际问题 76
运用程序 77
委员会 77
工人参与 79
培训 80
通知有关人员 80
把岗位等级转换成工资结构 81
建立工资结构 82
新工资标准的运用 83
建立报酬等级 84
工资等级数和工资标准的交叉 87
岗位评价方案的维护 90
日常维护 91
定期检查 92
第七章 岗位评价方案的选择 93
判断工资结构存在的问题 93
法律依据和社会背景 97
方法选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97
组织机构与技术 98
管理方式和人事政策 99
劳资关系 100
岗位评价的时间成本与资金费用 101
评价工作的人员问题 103
第八章 国际上应用岗位评价的趋势 107
工业化的市场经济国家 107
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 119
发展中国家 127
实行同工同酬的难点:男女岗位有别 131
第九章 同工同酬与岗位评价 131
岗位评价和有关同工同酬的国际劳工标准 133
传统岗位评价方法的局限性 134
标杆岗位的选择 135
影响岗位评价的诸要素及其重要性 135
岗位评价计划的基本框架 136
岗位评价—减少工资歧视方法的试验 136
问题和前景 143
第十章 雇主、工会和工人对岗位评价的态度 146
雇主的态度 146
工会和工人代表的态度 148
意见是否趋于一致 155
第十一章 结束语 159
岗位评价的优点 159
岗位评价的缺点 160
附录一 国际公职人员、职业技术人员联盟关于岗位评价的指导方针 163
导言 163
基本标准 164
附录二 1983年国际劳工组织关于选择、设计和管理适当工资制度的专家会议上所制定的指导方针的摘录 168
导言 168
建立工资结构的基础 169
岗位评价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