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
1.1 货币政策行为与效应:现代市场经济宏观金融问题的核心 1
1.2 宏观金融博弈:货币政策制定者与调节对象的理性较量 2
1.3 宏观金融博弈分析:理解货币政策行为与效应问题的重要工具 3
1.4 博弈论:宏观金融博弈分析的方法论基础 6
1.5 本书的内容和结构 10
2 完全信息宏观金融博弈分析 12
2.1 分析前提 12
2.2 中央银行和公众的决策目标 13
2.2.1 中央银行的决策目标 13
2.2.2 公众的决策目标 15
2.3 中央银行决策规则、公众理性预期与博弈均衡 18
2.3.1 中央银行决策规则 18
2.3.2 公众的理性预期 20
2.3.3 博弈均衡 21
2.4 完全信息条件下相机选择与单一规则货币政策效应比较 23
2.4.1 相机选择货币政策效应 24
2.4.2 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效应 25
2.5 小结 28
附录2A 对我国经济运行中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和通货膨胀预期的实证分析 29
附录2A.1 我国经济是否存在菲利普斯曲线关系 30
附录2A.2 我国经济存在什么样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 34
附录2A.3 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机制 36
附录2A.4 正确认识我国经济运行中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 39
附录2B 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AD—AS模拟分析 41
附录2B.1 模型结构 42
附录2B.2 模型检验 53
附录2B.3 模型的初步应用 56
3 中央银行具有最小信息优势的宏观金融博弈分析 61
3.1 引言 61
3.2 分析前提 62
3.3 中央银行决策目标函数及其最小信息优势 63
3.3.1 中央银行决策目标函数 63
3.3.2 中央银行决策目标的最小信息优势 64
3.4 公众理性预期、中央银行决策规则与博弈均衡 66
3.4.1 公众的理性预期 66
3.4.2 中央银行决策规则与博弈均衡 69
3.5 不同信息博弈的政策行为及其效应比较 73
3.5.1 完全信息博弈的相机选择政策行为及效应 73
3.5.2 对称信息博弈的相机选择政策行为及效应 73
3.5.3 对称与非对称信息博弈的政策行为及其效应比较 75
3.5.4 影响对称与非对称信息博弈货币政策效应的因素 76
3.6 持久目标变化与暂时控制误差之间的模糊 79
3.7 小结 80
4 中央银行具有扩展信息优势的宏观金融博弈分析基本模型 82
4.1 引言 82
4.2 分析前提 84
4.3 中央银行决策目标、信息优势及其信息披露 86
4.3.1 中央银行的决策目标 86
4.3.2 中央银行的扩展信息优势 87
4.3.3 货币政策计划信息的披露 89
4.4 中央银行具有扩展信息优势的公众理性预期 90
4.5 中央银行具有扩展信息优势的决策规则 92
附录4A 公众理性预期求解(一) 96
附录4B 公众理性预期求解(二) 101
附录4C 中央银行决策规则求解(一) 102
附录4D 中央银行决策规则求解(二) 103
附录4E δ为r递减函数的证明 104
5 不同信息条件下宏观金融博弈的政策效应比较 105
5.1 引言 105
5.2 对称与非对称信息博弈的相机选择政策效应比较 106
5.2.1 对称信息博弈的相机选择政策效应 106
5.2.2 无披露非对称信息博弈的相机选择政策效应 107
5.2.3 对称与非对称信息博弈的平均通胀倾向和波动性比较 109
5.3 有无政策信息披露的政策效应比较 110
5.3.1 有无政策信息披露的相机选择政策效应比较 110
5.3.2 有披露的相机选择与单一规则的政策效应比较 112
5.4 披露信息准确度对政策效应的影响 115
5.4.1 披露信息准确度对政策主动性的影响 116
5.4.2 披露信息准确度对通胀分布的影响 117
5.5 小结 118
附录5A V(e)<V(e)的证明 121
附录5B ?为σ?递增函数的证明 123
附录5C ?为σ?递增函数的证明 124
6 公众学习速度的决定及其影响因素 126
6.1 公众学习速度及其对政策效应的影响 126
6.2 影响公众学习速度的主要因素 128
6.3 政策制定者的目标偏好和时间偏好的影响 129
6.3.1 目标偏好的变动性和持续性的影响 129
6.3.2 政策制定者时间偏好的影响 131
6.4 货币需求预测、供给控制和信息披露误差的影响 132
6.4.1 货币需求预测误差的影响 132
6.4.2 货币政策信息披露误差的影响 132
6.4.3 货币供给控制误差的影响 133
6.5 其他因素的影响 134
6.6 小结 135
附录6A δ为β递增函数的证明 136
附录6B δ为σ?递增函数的证明 137
7 违规获利的诱惑与信誉损失的强制 139
7.1 引言 139
7.2 基本模型 140
7.2.1 分析前提 140
7.2.2 中央银行的决策目标 141
7.2.3 相机选择与单一规则的政策效应 142
7.3 违规获利的诱惑与信誉损失的强制 144
7.3.1 违规获利的诱惑 144
7.3.2 信誉损失的强制 145
7.4 最优可强制规则与因事而宜规则 148
7.4.1 最优可强制规则 148
7.4.2 因事而宜规则 151
7.4.3 理想的因事而宜规则 153
7.4.4 可强制因事而宜规则 154
7.5 小结 156
8 非对称信息博弈中的政策制定者信誉 158
8.1 引言 158
8.2 只有两种政策制定者的信誉模型 161
8.2.1 模型结构 161
8.2.2 政策制定者的动机 164
8.2.3 均衡的特性 167
8.3 逐步调整的信誉模型 172
8.3.1 模型特点 172
8.3.2 信誉的影响因素 173
8.4 小结 176
9 政策可信度的决定及其影响 179
9.1 引言 179
9.2 完全信息博弈的政策可信度 180
9.3 非对称信息博弈的政策可信度 181
9.3.1 政策可信性的度量 181
9.3.2 政策可信度对政策效应的影响 182
9.3.3 政策可信度的决定 184
9.4 披露政策信息的可信度 189
9.4.1 披露政策信息的平均可信度 190
9.4.2 披露政策信息的边际可信度 193
9.5 小结 196
附录9A 命题9.4的证明 197
附录9B 中央银行具有扩展信息优势的政策可信度决定公式推导 198
附录9C AC是δ和θ递减函数的证明 200
10 通货膨胀持续性与货币供给适应性 202
10.1 引言 202
10.2 基本模型 204
10.2.1 中央银行决策目标和信息优势 204
10.2.2 公众理性预期与中央银行决策规则 207
10.3 通货膨胀持续性与货币政策适应性 211
10.3.1 公众预期的调整 212
10.3.2 货币政策的适应 213
10.4 对称与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通货膨胀分布 215
10.4.1 对称信息条件下的通货膨胀分布 215
10.4.2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通货膨胀分布 217
10.5 影响通货膨胀持续性的因素 218
10.6 小结 219
附录10A 公众预期求解 220
附录10B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通货膨胀求解 222
11 时间交错合同和工资利率指数化对通胀持续性的影响机制 225
11.1 引言 225
11.2 时间交错合同对通胀持续性的影响 227
11.2.1 模型结构 227
11.2.2 通货膨胀的逐步调整过程 230
11.2.3 影响通货膨胀持续时间的因素 232
11.2.4 三部门与两部门模型比较 234
11.3 工资和利率指数化对通胀持续性的影响 235
11.4 小结 237
附录11A 博弈均衡的求解 238
12 通货膨胀的预算融资动机 240
12.1 引言 240
12.2 分析前提 242
12.3 能够带来最大发行收益的“最优货币扩张率” 243
12.4 与发行收益相关的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 246
12.4.1 政府决策目标 247
12.4.2 决策规则、理性预期与博弈均衡 249
12.4.3 相机选择和单一规则货币政策效应比较 253
12.5 与名义债务相关的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 255
12.5.1 相机选择的政策效应 255
12.5.2 单一规则的政策效应 258
12.6 小结 259
附录12A 相机选择政策的货币扩张率求解 260
附录12B 单一规则政策的货币扩张率求解 261
13 稳定金融与银行不良资产、金融风险和通货膨胀 262
13.1 引言 262
13.2 分析前提 263
13.3 中央银行决策的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和信息优势 264
13.3.1 中央银行决策目标 264
13.3.2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平衡关系的约束 268
13.3.3 中央银行的最小信息优势 270
13.4 公众理性预期、中央银行决策规则与博弈均衡 272
13.4.1 公众的理性预期 272
13.4.2 中央银行决策规则 273
13.4.3 博弈均衡 273
13.5 银行不良资产对金融风险和通货膨胀的影响 274
13.5.1 银行不良资产与金融风险和通货膨胀的关系 274
13.5.2 正确认识银行不良资产与金融风险和通货膨胀的关系 278
13.6 影响不良资产与金融风险和通货膨胀关系的主要因素 283
13.6.1 存款供给收入弹性和利率弹性 284
13.6.2 贷款需求收入弹性和利率弹性 285
13.6.3 银行其他负债比例 285
13.6.4 非预期通货膨胀影响经济增长因子 286
13.6.5 政策制定者的目标偏好和时间偏好 286
13.7 小结 287
附录13A 公众理性预期求解 288
附录13B 中央银行决策规则求解 289
附录13C 不良资产与金融风险和通胀关系证明 292
附录13D 主要影响因素关系证明 293
14 国际收支平衡与货币贬值效应 296
14.1 引言 296
14.2 货币政策的经常项目平衡效应 298
14.2.1 分析前提 298
14.2.2 中央银行决策目标 299
14.2.3 中央银行决策规则和公众理性预期 304
14.2.4 博弈均衡 305
14.3 影响贬值倾向的因素 308
14.3.1 经常项目赤字 309
14.3.2 期初政府债务 309
14.3.3 实际利率 310
14.3.4 公众期望实际工资率 310
14.4 资本自由流动时货币政策的国际收支平衡效应 311
14.4.1 基本模型 311
14.4.2 平衡国际收支的短期政策行为与效应 315
14.4.3 平衡国际收支的长期政策行为与效应 315
14.5 小结 316
附录14A 经常项目平衡模型的中央银行决策规则求解 321
附录14B 资本自由流动时国际收支平衡模型决策规则求解 324
15 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效应 326
15.1 引言 326
15.2 存在目标偏好差异时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影响 327
15.3 存在时间偏好差异时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影响 331
15.4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不确定性及其影响 336
15.5 小结 338
参考文献 341
后记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