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道教气功养生学概述 1
第一节 道教历史简介 2
第二节 道教气功养生学产生的背景及其发展的主要阶段 13
第三节 道教气功养生学的基本理论 27
一 重人贵生的人生哲学 28
二 形神统一的生命观念 33
三 性命双修的内炼体系 37
四 逆修返源的仙道理论 43
第四节 道教气功养生的各种方法 47
一 静功--养性积德的各种功法 48
二 动功--强身健体的各种功法 59
三 气功--呼吸锻炼的各种功法 63
四 房中--两性生活的卫生之术 69
五 外丹--服食丹药以求长生的方法 74
六 内丹--道教炼养功夫的综合集成 80
第五节 道教气功养生学的影响及其研究 89
第二章 早期史上重要人物及其内炼学说 94
第一节 方仙道与老庄派 94
一 方仙道--战国时期的三派神仙 95
二 《老子》“归根复命”学说及其影响 107
三 《庄子》“恬淡无为”的养神之道 116
第二节 《想尔注》与《太平经》中的内炼要旨 125
一 《想尔注》中的内炼方法 126
二 《太平经》中的“守一”法诀 134
第三节 《周易参同契》的理论体系及其影响 149
一 魏伯阳与《参同契》 150
二 《参同契》的理论体系 156
三 《参同契》的内炼方法 168
四 《参同契》的影响及其历史地位 175
第四节 《抱朴子内篇》“众术合修”的养生学说 178
一 葛洪的生平及著述 180
二 “众术合修”的养生学说 182
三 内修与外养的各种方法 187
第五节 《黄庭经》与《养性延命录》 194
一 魏华存与《黄庭经》 195
二 《黄庭经》的影响及其衍变 207
三 陶弘景与《养性延命录》 209
第三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重要人物及其内炼学说 218
第一节 苏元朗与内丹说 222
第二节 张果其人及其内炼思想 232
第三节 孙思邈的医学养生成就 240
一 孙思邈的生平与著作 240
二 “抑情养性”的养生理论 243
三 行气与食疗配合的内炼方法 247
第四节 司马承祯“主静去欲”的内炼理论 253
第五节 崔希范《入药镜》的内丹理论 263
一 《入药镜》的基本思想 263
二 天人合一的炼养体系 268
三 系统完整的炼丹功诀 271
第六节 钟离权吕洞宾及其内丹学说 277
一 钟离权、吕洞宾的生平和著述 278
二 钟吕丹道十八论 283
三 渐次修炼的三成丹法 292
第七节 陈朴“九转内丹诀”概念 300
第八节 陈抟《无极图》丹法及其影响 312
一 传奇似的生平 312
二 多渠道的思想渊源 316
三 融贯三家的内丹体系 321
四 历史地位与深远的影响 338
第四章 两宋时期内丹派南宗概述 348
第一节 南宗五祖及其流派 349
第二节 张伯端《悟真篇》的内炼学说 363
一 《悟真篇》的基本思想 366
二 先命后性的内炼法诀 372
三 四阶段的炼养功法 376
第三节 白玉蟾《无极图说》及其丹法十九诀 383
第四节 清修丹法与阴阳双修丹法 396
一 清修派及其丹法思想 397
二 阴阳双修派的丹法思想 410
第五节 陈致虚融贯南北二宗的金丹学说 416
一 一个显赫神秘的金丹法统 417
二 金丹修炼须知 421
三 丹法要诀概述 426
第五章 金元时期内丹派北宗概述 432
第一节 王重阳与北七真 432
第二节 北宗丹法的理论特点 449
一 何谓“全真”之道 450
二 明心见性与先性后命的内丹理论 454
三 绝对禁欲与清静无为的修持学说 460
四 三乘丹法与九转功夫 466
第三节 李道纯“守中致和”的内炼学说 478
一 三教合一的性命之学 479
二 “守中致和”的虚静之道 486
三 顿渐四乘与九品丹法 491
第四节 王道渊的性命混融学说 497
第六章 明清时期主要内丹派别的炼养理论 506
第一节 张三丰的内炼学说及其流派 509
第二节 陆西星东派与李西月西派 519
一 陆西星东派丹法旨要 520
二 李西月西派丹法旨要 527
第三节 伍柳派丹法旨要 533
第四节 刘一明“易道同一”的内炼学说 549
一 “易道同一”的炼养理论 550
二 “九要”“八法”为主的修持功诀 559
第五节 女子内丹派的理论与功法 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