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页 1
序言 1
第一辑 评论 3
关于真实性 3
论艺术的真实 7
从革命的高处看现实 17
在斗争中认识生活 23
生活现象的提高和概括 31
关于认识生活 39
活得伟大才写得伟大 44
为什么把动人的故事写得无血无肉 50
英雄事迹的“垄断” 61
仿佛是一部录音机 63
生活应当和思想感情相融合 65
素材、灵感和干劲 74
马克思主义会妨碍创作吗? 78
求实精神与革命热情相结合 86
良好的开端 97
砌砖铺瓦的精神 101
二者必舍其一 104
探索是为了什么? 110
惊险场面不能填补生活的不足 114
离开生活去探求提高准会落空 120
从生活出发 126
小说不是生活的任意再现 130
论主题的普遍意义 139
关于主题思想 156
关于作品的积极意义 161
向文学汲取精神力量 165
关于找题材 186
开拓题材,提高艺术质量 206
《伤痕》是“眼泪文学”吗? 221
能纳入批判现实主义吗? 227
典型形象——熟悉的陌生人 244
人物和作者的爱憎 265
泛论写真人真事 271
作品为什么和它所歌颂的真人的生平不完全一样 278
悲剧、题材及其它 282
论人物的转变与新人物的描写 285
他们用的是什么武器? 287
狠批“三突出”,努力创造高大的英雄形象 299
应当写出与人物言行相适应的性格 313
为什么不能发掘得更深些? 319
谈谈人物的个性化 328
脱离典型环境去追求性格,行吗? 333
论小说中的故事和人物 354
人物·情节·主题 371
人物和故事 376
戏剧冲突和性格冲突 384
离开了人物的真实关系,作品的情节只会悬空 387
谈写景 393
关于生活细节的描写 403
文学作品的感染力 406
关于形象 410
形象和构思 416
形象思维——艺术创造的必由之路 423
论思想性、真实性及其它 427
个别观察和艺术概括 442
事件的个别性与艺术的典型性 458
图解不是艺术方法 468
作品概念化的原因何在? 475
议论能代替生活描写吗? 482
典型、本质、形象与图解政策 486
文艺批评的歧路 493
分析作品能“先政治、后艺术”吗? 514
写作有秘诀吗? 517
关于提问题 520
谈练笔 530
要在基本功上多下功夫 533
多练习素描 536
辅导很必要,但不能过分依赖 540
向群众口语学习 545
一条走不通的歪路 556
关于诗的形式 560
谈写诗 563
民歌应当是新诗发展的基础 584
把社会主义的激情唱出来 587
关于散文的立意 606
革命的内容和戏曲的特点 611
谈谈写孩子 621
关于文学评论的方法 626
如何写作品评论? 633
艺术构思和作品效果为什么会脱节 639
发挥文艺编辑培养新人的作用 660
关于文学期刊的编辑工作 666
第二辑 小说散文特写 675
乌龟 675
疯子 684
狗运的一生 695
生路 704
父与女 712
除夕之前 718
年关杂写 723
芋园 732
灾 741
倒闭 753
沉落 764
一夜 771
车夫阿火 777
井圪塔的血 785
五月间 791
天旱的时候 805
在深山里 828
高经理 843
严寒的夜晚 872
桃子又熟了 882
月夜 908
在柳庄 925
伤疤 942
附录:我怎样走上文学道路 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