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子 1
目 录 1
第一章被迫求师 3
第一位启蒙老师 3
不当“马后炮” (1 3
了解读者的需要 (21 4
“马后炮”复活的启示 (22 7
向理论学习 8
多请教编辑 12
以报纸为师 17
“高下在心” (1 21
实践是课堂 21
着眼于新 (1 25
要有责任感 26
第二章雾海探路 30
一个概念的获得:快! 30
“快,并不等于新” 35
“豆腐干”的风波 39
“观点加事例”不是好稿 43
头条新闻要有头等工作 48
“报纸不是光荣榜” 53
“比较出新闻” 57
黑板报的启示 61
“吃透”对象 66
生动性从哪里来? 71
见物与见人 75
经验与精神 80
解开通讯特写之谜 84
学点人物速写手法 89
艰难中的起点 93
第三章深水涉步 98
“飞”宽眼界 98
“跳出来” 107
“断其一指” 111
从“滴水穿石”想到的 116
两张照片说明的问题 130
一次有意义的探讨 135
“红花需要绿叶衬” 139
“以一当十” 144
情见乎辞 148
第四章编辑部学艺 154
三天“冷板凳” 155
编辑的“秘密” 159
一篇没有编完的稿子 163
责任在肩 168
要有大局 172
洞察下情 177
“在家靠朋友” 181
“徇私”云云 186
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190
是编辑也是“读者” 195
重在精雕 200
一份“礼物” 204
第五章 探求读者 210
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 211
把自己摆在读者的地位 219
要有点理论色彩 223
共同兴趣的交叉点在哪儿? 232
从个性中求共性 236
这个“禁区”应突破 241
要有平等的态度 246
权威性根于哪里? 251
莫到“理浅词俗”时 256
第六章 求实求真 260
在“补充”材料的背后 261
在“他想”之中 265
在“集中”的时候 269
该相信谁的? 274
能“信手拈来”吗? 279
新闻不同于文学 283
“火候”在分寸上 288
轻信不得 292
多问几个“为什么” 297
要有“开顶风船”的精神 301
还是“飞鸽牌”好 306
关键在于转变思想 310
第七章转变作风 315
两下灯连 316
抓住“闪光”的思想 325
关键在采访 329
把耳朵的“触角”伸长些 334
要“眼睛向下” 338
“打破沙锅问到底” 343
开动两腿 348
多想多分析 352
笔记与心记 356
调动“对象”的积极性 361
实行“全感”采访 365
事先要有准备 370
第八章 “特殊”教训 376
大比武报道带来的“麻烦” 377
思想革命化落实到哪里? 381
在运动高涨的日子里 386
“绝对权威”的风波 391
模式化的典型 396
词穷意尽的通讯 400
火上加油的消息 405
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 410
尾声 415
后 记 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