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期望一价值理论 1
第一节 期望—价值理论的基本观点 1
一 期望与价值 1
二 期望—价值理论的基本假设 2
三 弗罗姆的期望价值公式 2
第二节 勒温的合成效价理论 5
一 志向水平研究 5
二 合成效价理论 7
第三节 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 8
一 罗特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 8
二 行为的决定因素 9
三 类化期望 10
四 控制点 11
第四节 期望—价值与学生的学习 12
一 抱负水平与学生的学习 12
二 控制点与学生的学习 13
三 埃克尔斯的学业期望—价值研究 14
第二章 成就动机理论 19
第一节 成就动机理论的早期发展 19
一 默里的贡献 19
二 麦克里兰成就动机研究 20
第二节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25
一 追求成功 25
二 避免失败 26
三 成就动机的合成 27
四 TAT与TA Q的评定与合成 27
五 成就动机对成就行为的影响 28
第三节 学生的成就动机与学习 29
一 学生成就动机的不同理解与测量 30
二 成就动机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30
三 奥苏贝尔的学校成就动机观 33
四 影响成就动机形成的因素 38
五 成就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40
第三章 成就归因理论 42
第一节 早期归因理论的发展 42
一 海德的归因研究 43
二 琼斯、戴维斯的理论 43
三 凯利的理论 44
四 罗特的控制点分析 46
第二节 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 46
一 成败归因的基本因素与维度 47
二 归因与成功期望、情绪情感 49
三 归因对成就行为的作用模式 53
第三节 学生成就归因与学习 54
一 学业成就归因与学业成就 54
二 归因训练的作用 55
第四章 自我效能理论 59
第一节 自我效能理论的基本观点 59
一 自我效能理论的提出 59
二 自我效能的概念及其含义 61
三 自我效能的形成 61
四 自我效能对行为的动机作用 63
五 影响自我效能发展的因素 65
第二节 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业成就 68
一 学业自我效能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69
二 学业自我效能的不同理解与测量 72
三 学业自我效能发生作用模式 75
第三节 学业自我效能与各种认知信念的关系 76
一 自我效能与结果期望 76
二 自我效能与自我概念 77
三 自我效能与能力知觉、能力自我概念 79
四 自我效能与归因信念 80
五 自我效能与控制点、控制知觉 81
六 自我效能与动机定向 81
七 自我效能与其他动机因素 83
第四节 学业自我效能与自我调节学习的关系 83
一 自我调节学习 83
二 自我调节学习的阶段 85
三 自我效能与自我调节学习关系的模型 87
第五章 自我概念理论 89
第一节 自我概念理论的基本观点 89
一 自我概念成分维度的元分析 89
二 哈特的自我概念多维阶段理论模型 91
三 莎沃森的自我概念多维层次理论模型 93
四 马什对莎沃森自我概念理论模型的修订 95
五 森与汉提对莎沃森自我概念理论模型的修订 97
六 魏斯鄱对莎沃森自我概念理论模型的补充 97
七 对自我概念理论模型建构的评析 99
第二节 学业自我概念研究 100
一 学业自我概念及其层次结构 100
二 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的关系 102
三 内外在推断模式(I/E Model) 103
四 小池大鱼效应 104
五 学业自我概念的性别差异 105
第三节 自我图式与可能自我研究 106
一 自我图式 106
二 可能自我 107
三 自我图式、可能自我的作用模式 108
第四节 自尊研究 109
一 自尊与自我概念 109
二 自尊的结构分析 110
三 自尊的形成和发展 111
四 自尊与学业成就动机的关系 113
五 自尊和学业成就的关系 113
第五节 自我价值理论 115
一 自我价值理论的基本观点 115
二 自我价值维护的原因 117
三 自我价值维护的策略 118
四 自我价值维护的类型 119
五 自我价值理论对教育教学的意义 120
第六章 自我决定理论 122
第一节 内部动机 122
一 内部动机的含义 122
二 内部动机的作用 124
三 外部报偿与内部动机 127
四 社会赞许与内部动机 128
五 内部动机的增强 132
第二节 兴趣 134
一 什么是兴趣 134
二 兴趣的类型 135
三 兴趣转变的四阶段理论 142
四 学习兴趣对学习的影响 144
第三节 自我决定理论 147
一 自我决定的基本观点 147
二 外部动机的调节类型 149
三 基本心理需要与自我决定 151
四 因果知觉点理论对内部动机的解释 154
五 认知评价理论对内部动机的解释 155
六 环境支持与自我决定 157
第七章 成就目标理论 160
第一节 成就目标理论的基本观点 160
一 成就目标与成就目标定向 160
二 个人取向成就目标 162
三 个人取向成就目标观的发展 166
第二节 社会取向的成就目标 171
一 社会目标的类型 172
二 社会目标定向与学业成就的关系 174
第三节 学习环境对成就目标定向影响 176
一 课堂学习环境与成就目标定向 176
二 学校整体文化环境与成就目标定向 180
第四节 建构主义教学与成就目标定向 182
一 建构主义学习 182
二 建构主义教学 183
三 建构主义教学与成就目标定向 186
第五节 成就目标理论对教育教学的意义 187
一 成就目标理论的价值 187
二 成就目标理论与教育教学改革 188
第八章 学习动机认知理论的应用 190
第一节 学习动机认知理论关注的中心问题 190
一 成功的期望 191
二 情绪情感 192
三 自我认知 194
四 能力概念 194
五 努力与坚持性 195
六 社会比较 196
七 学习策略 197
第二节 学习动机认知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197
一 基于各种理论的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 198
二 学生学习动机发展与教育 201
第三节 学习动机认知理论的发展趋势 204
一 认知信念动机作用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204
二 认知平衡的动机作用需要得到重视 206
三 成就追求的动机作用成为永恒的主题 206
四 情感激励作用研究的新拓展 207
五 自我认知动机作用备受关注 207
六 社会文化因素的新视野 208
七 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与其他学习动机理论的综合化 208
参考文献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