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管仲的人才鉴别方法 1
荀子对管理人才的理解 4
文王观人法 5
庄子识人九法 7
刘向六正六邪鉴人法 10
刘劭的识人法 12
第二章 相其貌面部如命,气色如运 15
容止圣端 肃敬威严 18
胸中正,则眸子瞭 20
声畅于气,则实存貌色 23
眉生早成,须主晚运 24
第三章 闻其言言为心声,显露性情 28
善接论者,度所长而论之 31
看清形势,因人而言 34
夸夸其谈者,不可大用 36
与通人言,同解而心喻 38
善喻者,以一言明数事 41
善攻强者,必成大器 43
言语圆滑者,则弃之 46
长于辞令,能言则善变 48
第四章 听其音内心所示,声气为先 51
考其声情,而推其征 53
声深雄厚重,能胜福贵 55
容之动作,发乎心气 57
音乃心声,闻声辨认 59
鸟鸣无声,兽叫无音 61
闻声相思,其人斯在 63
第五章 察其行观其言,更要察其行 66
一举一动,心之反映 68
似能非能,乱德之辈 71
行为不端,避之为宜 74
轻诺之人,必寡信也 76
仁而不恤者,不足以托事 79
第六章 观其态观其情态,察其品性 83
弱态之人,多冲劲不足 85
狂态之人,多折戟沉沙 87
疏懒之人,多释怀淡然 89
周旋之人,多能伸能缩 91
卑庸可耻,不足与论事 93
妇人之仁,不足与谈心 95
第七章 鉴其神骨健人强,骨柔人弱 99
欲辨邪正,先观动静 101
“神”正人正,“神”邪人奸 104
神不足,则力衰竭 106
不了处看其脱略,做了处看其针线 108
骨法不同,命运有别 110
第八章 识其性狷介之人,难以变通 113
沉静之人,难与捷速 115
修动之人,难与持后 117
雄悍之人,失在多忌 119
惧慎之人,难与立节 121
固执之人,难以附众 123
韬谲之人,难与矫违 125
观其情机,以辨恕惑 128
第九章 审其誉骨直气清,休名生焉 131
忠孝仁义,任名生焉 133
气清力劲,则生烈名 136
劲智精理,干练为名 138
观其所至,可知异名之所生 140
以谦下之则悦,驳其所伐则婟 141
第十章 揆其德观其爱敬,识其前程 145
德行高妙,容止可法 149
慈而不仁者,则吝夺之 151
谋而不己,伪诈者也 153
有礼而不骄,有德者也 155
安乐而不奢,有守者也 157
恭敬以事君,忠孝者也 160
言忠而行夷,仁心者也 162
有知而不伐,慎谦良者也 165
第十一章 考其志胸无大志,必无高能 168
不流于俗,高雅之志 170
治学成才,贵在立志 171
固守心志,不以物喜 173
胸襟宏阔,可成大事 176
不获其志则戚,不杼其能则怨 178
第十二章 量其才才有大小,量才而用 181
才有所宜,非大小之谓 183
若量其材质,稽诸五物 185
思想通化,策谋奇伟 189
三才皆备,是谓国体 191
中庸之德,圣人之才 193
德才兼备,国之栋梁 195
偏才之能,可独当一面 197
第十三章 衡其短既悦其直,不可非其讦 200
既悦其刚,不可非其厉 203
既悦其和,不可非其懦 206
既悦其介,不可非其拘 207
明白之士,暗于玄虑 209
第十四章 任其能物尽其用,人尽其能 211
用人如器,尽其所长 214
不论出身,唯才是用 216
所能不同,故能君众材 219
审时度势,合理使用 222
才无好坏,只有短长 223
第十五章 窥其隐阴行以取名,此隐于交友 226
言行不类,毁志者也 228
小施而好得,此隐于仁贤 230
问则不对,此隐于艺文也 232
损利以合,贪鄙者也 233
高言以为廉,此隐于廉勇 236
发名以君亲,此隐于忠孝 238
第十六章 知其邪中实险诐,此奸臣也 240
与世沉浮,此具臣也 243
虚美隐恶,此谗臣也 245
偷合苟容,此谀臣也 247
专权擅势,此贼臣也 249
谄主以佞邪,亡国之臣也 251
第十七章 明其智观其聪明,可知所达 255
苟无聪明,无以能遂 257
明智之极,能撑大局 259
明益盛者,所见及远 261
以明为晦,谓其智也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