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考试内容与方法 1
第一节1分钟杠铃连续挺举 1
第二节 立定跳远 2
第三节100米跑 3
第四节800米跑 5
第二章 力量素质 6
第一节 力量素质概述与意义 6
第二节 力量素质的种类与特点 8
第三节 影响力量素质的因素分析 12
第四节 力量素质练习的方法与手段 25
第五节 力量素质练习注意的事项 51
第三章 耐力素质 58
第一节 耐力素质的概述与意义 58
第二节 耐力素质的种类与特点 60
第三节 影响耐力素质的因素分析 63
第四节 耐力素质的练习方法与手段 67
第五节 发展耐力素质的注意事项 92
第四章 速度素质 97
第一节 速度素质的概述与意义 97
第二节 速度素质的种类与特点 100
第三节 影响速度素质的因素分析 103
第四节 速度素质练习的方法与手段 108
第五节 发展速度素质注意的事项 135
第五章 灵敏素质 140
第一节 灵敏素质的概念与意义 140
第二节 灵敏素质的种类与特点 142
第三节 影响灵敏素质的因素分析 144
第四节 灵敏素质练习的方法与手段 150
第五节 灵敏素质的注意事项 159
第六章 柔韧素质 163
第一节 柔韧素质的概念与意义 163
第二节 柔韧素质的种类与特点 166
第三节 影响柔韧素质的因素分析 167
第四节 柔韧素质练习的方法与手段 173
第五节 发展柔韧素质注意的事项 180
第七章 器械技术练习 184
第八章 疲劳与恢复 209
第一节 适宜负荷的原则 210
第二节 运动性疲劳的变化 211
第三节 运动疲劳产生的机制 213
第四节 运动性疲劳的恢复 217
第五节 疲劳的分类 221
第六节 疲劳与营养 222
附录 224
附录1 224
附录2 226
附录3 227
参考文献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