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心中理想的中国教师 1
第一章 回眸教育发展:教育轨迹的梳理 9
一、教育的概念 9
二、学校教育制度 10
(一)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0
(二)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 11
(三)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2
三、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 13
(一)古代教育 13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17
(三)近代教育 18
(四)当代世界教育 20
四、中国教育的发展 26
(一)建国初17年的教育历程 27
(二)“文革”十年“教育革命” 29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教育改革 31
(四)中国教育的现状 32
第二章 拓宽教育视界:教育分支学科解读 40
一、教育哲学 40
二、教育社会学 43
三、教育心理学 48
四、教育经济学 53
五、教育统计学 58
六、比较教育学 60
七、教育管理学 65
八、教育技术学 71
九、教育未来学 74
第三章 走近教育大师:教育名家导引 78
一、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 78
二、国民教育之父——裴斯泰洛齐 80
三、教育科学化之父——赫尔巴特 83
四、世界幼儿教育之父——福禄培尔 85
五、教育界的“哥白尼”——杜威 88
六、“第三种力量”教育家——罗杰斯 90
七、扎根农村学校的教育院士——苏霍姆林斯基 92
八、“实验教学论体系”创始人——赞可夫 94
九、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97
十、杰出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蔡元培 99
第四章 倾听圣贤心声:教育名著导读 102
一、经典著作导读 102
(一)柏拉图《理想国》:西方教育思想的“家园” 102
(二)卢梭《爱弥儿》:近代教育思想史上的丰碑 105
(三)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现代教育史上的“哥白尼式革命” 108
(四)《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111
(五)《学记》: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论文 113
(六)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 115
(七)洛克《教育漫话》:培养绅士的教育 116
(八)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让教育焕发出生命活力 118
(九)《陶行知文集》:以生活改造教育,以教育改造社会 120
(十)《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回应一个不断动荡的世界的“大建议” 122
二、重要学术流派的代表性著作导读 123
(一)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 123
(二)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 125
(三)涂尔干《教育与社会》 126
(四)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127
(五)小原国芳《论全人教育》 129
(六)赞可夫《教学与发展》 130
(七)布鲁纳《教育过程》 131
(八)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 133
(九)蔡元培《论美育》 134
(十)晏阳初《平民教育概论》和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 136
第五章 追寻太阳光辉:教师的身份和地位 138
一、教师的身份 138
(一)教师的身份 138
(二)教师的身份史 140
二、教师的地位 151
(一)尊师和尊师论 152
(二)非师和非师论 156
第六章 超越今日之我:教师成长探踪 170
一、教育人才的劳动特点 171
二、教育家的素质特征 175
三、教育家成功的心理发展规律 184
第七章 守望道德星空:教师职业道德建构 187
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187
(一)教师从事的职业活动,自古以来就有鲜明的伦理本性 188
(二)教师职业的道德性具体地体现在教师的工作过程中 193
二、当代教育的大变革对师德建设的呼唤 195
三、中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得与失 198
四、教师要在自己的未来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 202
第八章 步入教育法轨:教育法制概述 206
一、教育法概述 206
二、教育法的种类和体系 210
三、教育立法、司法必须解决的几种矛盾 217
四、教育法制的发展趋势 222
第九章 开启思想之门:教育科研方法 227
一、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 227
二、通过教育研究获得自我成长的能力 232
三、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特点 234
四、我们需要什么才能搞科研 239
五、研究策略:研究主题与研究问题 240
六、事实研究和价值研究:两种基本的研究范式 242
七、论文写作和课题申报 248
第十章 摄取教育信息:教育报刊综览 262
一、综合类 263
二、理论类 270
三、德育类 275
四、教学类 277
后记 286